Zn,Co雙原子摻雜石墨烯氧還原反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O643.36;TM911.4
【圖文】:
圖 1-1 燃料電池工作原理示意圖交換膜燃料電池優(yōu)點量轉化率高。傳統(tǒng)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將燃料中的化學能先為機械能,最后再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 PEMFC 可直電能。本身不受卡諾循環(huán)的限制,理論轉化率高達 85 %燃料電池的產物一般只有水,相對于傳統(tǒng)化石能源,減溫室氣體的排放;(3)應用范圍廣。燃料電池結構簡單的靈活性;(4)運行噪音低,可靠性高,響應速度快。輪機、鍋爐等大型設備,運行時只有氣體和液體的流動應外路負載的變動;(5)比能量高。液氫燃料電池的比,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比能量是鋰離子電池的十倍以上。只有理論狀態(tài)的十分之一,但仍遠超普通電池。
圖 1-2 氧還原反應的反應機理圖選題依據(jù)、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解決未來人類能源短缺問題的一種關鍵技術,但反應速率遠低于相應對電極的氧還原反應,很難金屬催化劑被用于陰極的氧還原反應,而貴金屬了燃料電池大規(guī)模的實際應用。因此開發(fā)高效、貴金屬催化劑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目前,已有于氧還原反應的研究報道。一方面,過渡金屬儲量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優(yōu)異的導電性和電化學載位點,還可以與過渡金屬復合,表現(xiàn)出更優(yōu)異的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方法不僅可以在原子層面上對過渡金屬摻雜石墨入研究過渡金屬摻雜石墨烯在氧還原反應中的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娟;在石墨及聚酞菁化合物電極上氧還原的電催化[J];催化學報;1988年01期
2 吳智遠;周運鴻;高榮;;二氧化錳對氧還原的電催化行為[J];武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年03期
3 郝佳瑜;劉易斯;李文章;李潔;;形貌可控的鉑類貴金屬氧還原電催化劑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9年01期
4 杜誠;高小惠;陳衛(wèi);;銅基非貴金屬氧還原電催化劑的研究進展(英文)[J];催化學報;2016年07期
5 林立光;孟阿蘭;;Ag/MoO_2/MWCNTs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催化氧還原性能[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年01期
6 楊德隆;顧軍;劉曉夢;黃潤生;;鉑基催化劑氧還原測試技術的研究進展[J];電源技術;2019年12期
7 王瀛;張麗敏;胡天軍;;金屬空氣電池陰極氧還原催化劑研究進展[J];化學學報;2015年04期
8 黃幼菊;李偉善;黃青丹;李偉;張慶龍;蔣臘生;;氫鉬青銅對鉑催化氧還原反應的促進作用[J];高等學;瘜W學報;2007年05期
9 余希立;李平;鄭俊生;吳云霞;周興貴;;不同微結構納米碳纖維電極的氧還原性能[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苗鶴;薛業(yè)建;周旭峰;劉兆平;;石墨烯基氧還原催化劑在金屬空氣電池中的應用[J];化學進展;2015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昊亮;張慧娟;李祥太;趙斌;楊俊和;;預處理對鈷基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性能影響的研究[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陳艷霞;;對氧還原電催化中的一些基本科學問題的思考[A];第31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3 沈岸麗;王雙印;;電荷轉移誘導增強石墨烯催化氧還原反應[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3分會:電催化與潔凈能源電化學轉化[C];2014年
4 蔣雨霏;楊立軍;胡征;;硼氮共摻雜微結構對碳納米管氧還原電催化性能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3分會:電催化與潔凈能源電化學轉化[C];2014年
5 張盾;;堿性燃料電池中氧還原反應的催化劑-納米氧化錳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新能源與能源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楊立軍;蔣雨霏;;碳基材料氧還原活性結構的理論與實驗探索[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十八分會:電子結構理論方法的發(fā)展與應用[C];2016年
7 熊中平;司玉軍;張英;李敏嬌;;取代基修飾碳納米管電催化氧還原反應活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3分會:電催化與潔凈能源電化學轉化[C];2014年
8 王靜;王勇;;S、N共摻雜石墨炭材料的制備及催化氧還原性能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張云;胡勁松;魏子棟;萬立駿;;基于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3分會:電催化與潔凈能源電化學轉化[C];2014年
10 楊立軍;蔣雨霏;胡征;;開發(fā)在酸/堿性介質中有高氧還原催化活性的碳基納米材料[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7分會:能源納米科學與技術[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劉霞;新陳代謝是如何開始的?[N];科技日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李禾;給生活垃圾找條“回去”的路[N];科技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亞男;ZIFs衍生碳納米復合材料設計、制備及其電催化氧還原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2 來慶學;MOF衍生碳基氧還原催化劑的可控構建及其催化機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3 曾沙;碳納米管交聯(lián)網絡復合電極的構筑及其電催化性能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4 羅二桂;摻雜型碳基氧還原電催化劑的組成與結構調控[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5 劉柏辰;氮摻雜碳氧還原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6 鄧怡杰;高性能碳基非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及氧還原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7 張曉華;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氧還原歷程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8年
8 曾黎明;基于氧還原和析出反應的金屬復合催化劑設計和制備[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8年
9 趙宇;新型碳基無金屬氧還原電催化劑的制備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10 Syed Shoaib Ahmad Shah;金屬有機框架(MOF)衍生的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金鈺;鈷基氧還原催化劑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9年
2 王澤美;高效低鉑/非鉑燃料電池陰極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3 王波;Zn,Co雙原子摻雜石墨烯氧還原反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學;2019年
4 周宗上;氮摻雜碳基非貴金屬催化劑的制備、表征及氧還原應用研究[D];上海應用技術大學;2019年
5 尹淑麗;形貌和成分對鉑族納米氧還原電催化劑性能影響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9年
6 宋藝玲;基于H_2O_2探針分子的電催化氧還原反應路徑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9年
7 朱兆鑫;針對SrCoO_(3-δ)基外延薄膜電極的氧還原反應活性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9年
8 李s舠
本文編號:27206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2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