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氣論文 >

考慮數(shù)字控制延時影響的LCL型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穩(wěn)定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6-12 12:56

  本文選題:LCL型濾波器 + 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 ; 參考:《電工技術學報》2017年14期


【摘要】:介紹一種考慮數(shù)字控制延時影響時LCL型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D-STATCOM)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研究方法。通過分析延時給有源阻尼及其等效的虛擬電阻帶來的影響,揭示延時環(huán)節(jié)與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內在聯(lián)系。引入一個有源阻尼系數(shù)的臨界值,將濾波器諧振頻率劃分成高、低兩個頻域,再通過判斷有源阻尼系數(shù)與臨界值之間的大小關系,分別在兩個不同的諧振頻域內推導出計入數(shù)字控制延時影響時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條件。仿真和實驗分別對研究方法進行了驗證。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ystem stability study method of LCL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D-STATCOM)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digital control delay.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delay on active damping and its equivalent virtual resistance,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delay and system stability is revealed. By introducing a critical value of the active damping coefficient,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the filter is divided into high and low frequency domains,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e damping coefficient and the critical value is judge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control delay are derived in two different resonant frequency domains.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資助項目(2016YFB0100700)
【分類號】:TM761.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霍群海;韓立博;韋統(tǒng)振;賈東強;;D-FACTS裝置交互影響分析及協(xié)調控制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15年S1期

2 陳新;韋徵;胡雪峰;陳軼涵;龔春英;;三相并網(wǎng)逆變器LCL濾波器的研究及新型有源阻尼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4年06期

3 李軍;李玉玲;陳國柱;;無阻尼LCL濾波器的并網(wǎng)變流器穩(wěn)定性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12年04期

4 王存平;尹項根;張哲;文明浩;;配電網(wǎng)STATCOM輸出LCL濾波器特性分析及參數(shù)設計[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曉笛;李子欣;楚遵方;王平;李耀華;;三相四線三電平APF并聯(lián)運行有源阻尼方法[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7年07期

2 張磊;王曉聲;孫凱;周洪偉;;多模塊并聯(lián)逆變器系統(tǒng)中網(wǎng)側電抗對諧振特性的影響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17年13期

3 夏偉;康勁松;;考慮數(shù)字控制延時影響的LCL型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穩(wěn)定性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17年14期

4 李曉東;;單臺三相逆變器的設計與分析[J];電子世界;2017年11期

5 周立;鄭丹花;;采用LCL濾波器的三相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準PR控制[J];高壓電器;2017年05期

6 朱曉娟;胡海濤;陶海東;何正友;;光伏并網(wǎng)系統(tǒng)的諧波不穩(wěn)定產(chǎn)生機理及影響規(guī)律[J];電工技術學報;2017年10期

7 孟準;王議鋒;楊良;;一種適用于小功率可再生能源的單相高頻雙Buck全橋并網(wǎng)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17年08期

8 趙曉君;張純江;劉明;;串并聯(lián)補償式不間斷電源四象限360°運行機理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17年08期

9 鹿峪寧;劉佳璇;樊露丹;馬曉偉;張廷忠;;一種改進復合重復控制在級聯(lián)STATCOM中的應用[J];電力電容器與無功補償;2017年02期

10 葉德武;孟德全;朱銳超;宋揚;方勃;張福峰;徐恩澤;;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研究綜述[J];電氣開關;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偉;孫建軍;馬謙;劉飛;查曉明;;多個并網(wǎng)逆變器間的交互影響分析[J];電網(wǎng)技術;2014年09期

2 賈東強;韋統(tǒng)振;霍群海;;UPQC切換運行模式的小信號分析及協(xié)調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13期

3 陳繼開;王振浩;姚艷菊;;配電系統(tǒng)中DFACTS設備運行交互影響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4年09期

4 王振浩;姚艷菊;陳繼開;;基于SVD方法的多臺配電網(wǎng)靜止無功補償器交互影響分析[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4年07期

5 賈東強;韋統(tǒng)振;霍群海;;新型分散式電能質量調節(jié)器運行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13年S2期

6 賈東強;韋統(tǒng)振;霍群海;;DSTATCOM交直流控制回路交互影響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13年S2期

7 盛曉光;韋統(tǒng)振;馬明;霍群海;;配電網(wǎng)中多臺動態(tài)電壓恢復器的優(yōu)化配置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13年10期

8 賈東強;韋統(tǒng)振;霍群海;齊智平;;雙DVR協(xié)同補償?shù)倪\行模式研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年09期

9 潘冬華;阮新波;王學華;鮑陳磊;李巍巍;;提高LCL型并網(wǎng)逆變器魯棒性的電容電流即時反饋有源阻尼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年18期

10 馮興田;韋統(tǒng)振;齊智平;;電壓質量調節(jié)器功率流協(xié)調控制策略[J];電網(wǎng)技術;201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青林;;靜止同步補償器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年11期

2 袁愿;李志錦;劉浩;;靜止同步補償器運行與維護[J];云南電力技術;2013年05期

3 張敏,朱紅萍,王俊年,劉孫賢;靜止同步補償器的非線性魯棒H_∞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5年05期

4 李紅;;一種改進的靜止同步補償器[J];江蘇電機工程;2006年06期

5 茅靖峰;孫玉坤;;一種采用多重化結構的靜止同步補償器主電路[J];低壓電器;2007年03期

6 同向前;焦妍瑩;申煒;;靜止同步補償器濾波電感的選擇[J];電力電子技術;2007年02期

7 趙劉;張小聰;;基于帶前饋閉環(huán)控制的靜止同步補償器分析及仿真[J];江蘇電器;2007年02期

8 許軍山;張超武;曾賢虎;;靜止同步補償器原理與應用研究[J];移動電源與車輛;2007年02期

9 金玉潔;毛承雄;王丹;曾杰;;靜止同步補償器的最優(yōu)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2007年05期

10 鄭宏;白雪飛;文維娟;羅林;楊祥令;;靜止同步補償器在配電網(wǎng)的應用仿真[J];電氣應用;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敏;周少武;羅安;;靜止同步補償器的非線性魯棒H_∞控制[A];湖南省電工技術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趙慶亮;趙瑞雪;陳宗祥;;靜止同步補償器三種電流檢測方法的研究與仿真[A];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徐晨;戴珂;陳晶晶;彭繁;康勇;;基于分散控制的級聯(lián)型靜止同步補償器直流側電壓均衡控制[A];第二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鄭宏;陳靈奎;郭凱;;大容量鏈式靜止同步補償器的非線性雙輸出解耦控制[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八分冊)[控制理論與應用(?[C];2009年

5 孟燕妮;張賢洪;楊曉萍;;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DSTATCOM)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A];湖北省電工技術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桂子娟;;考慮靜止同步補償器的Matlab風力發(fā)電動態(tài)仿真分析[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7 薛艷紅;胡立坤;;基于粒子群優(yōu)化的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PI控制器整定[A];中南六。▍^(qū))自動化學會第二十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任明煒;嵇小輔;;實現(xiàn)動態(tài)無功補償功能的混合電源控制系統(tǒng)[A];201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分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軒 張逸飛;移動式靜止同步補償器研制獲重大進展[N];國家電網(wǎng)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昆;鏈式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何志興;級聯(lián)多電平靜止同步補償器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3 楊曉萍;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不平衡控制策略研究及系統(tǒng)設計[D];西安理工大學;2009年

4 茅靖峰;靜止同步補償器滑模變結構控制及數(shù)字系統(tǒng)設計[D];江蘇大學;2008年

5 榮飛;配電網(wǎng)靜止同步補償器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傳明;靜止同步補償器控制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閆志強;級聯(lián)多電平靜止同步補償器及其控制技術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偉明;級聯(lián)H橋靜止同步補償器關鍵技術研究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趙磊;分布式并聯(lián)運行的靜止同步補償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5 陳偉;三角形鏈式靜止同步補償器補償不平衡負載能力分析及控制[D];重慶大學;2015年

6 師賀;基于交—交直接變換技術的靜止同步補償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

7 代亞培;配電靜止同步補償器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8 黃小梅;民用建筑供電系統(tǒng)靜止同步補償器的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0年

9 楊鑫;基于微分博弈理論的靜止同步補償器協(xié)同控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10 歐劍波;配電靜止同步補償器關鍵技術研究和裝置的研制[D];湖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20097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0097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398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