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氣論文 >

等離子體改性納米粒子對聚酰亞胺復合薄膜耐電暈性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4-03 12:19

  本文選題:等離子體 切入點:納米粒子 出處:《高電壓技術》2017年09期


【摘要】:為提高聚酰亞胺納米復合薄膜的耐電暈性能,利用大氣壓空氣等離子體和硅烷偶聯(lián)劑對納米粒子表面進行改性,通過原位聚合法制備聚酰亞胺納米復合薄膜,利用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分析等離子體處理對納米粒子表面化學鍵的影響,利用掃描電鏡(SEM)分析了納米粒子在薄膜中的分散特性,測試了聚酰亞胺納米復合薄膜的介電頻率譜和耐電暈時間。研究結果表明:納米粒子經過等離子體處理后,通過氫鍵在其表面吸附大量的硅烷偶聯(lián)劑,薄膜內團聚體顆粒大小下降了約60%;復合薄膜的介電常數有所下降,但電導損耗有所增加,納米復合薄膜耐電暈壽命提高了28.12%。研究發(fā)現(xiàn),等離子體改性納米粒子后,增強了納米粒子和聚合物基體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界面的耐電暈能力,同時增加了薄膜內界面體積分數,使界面區(qū)域介電雙層結構發(fā)生重疊,提高了薄膜的電導率,促進薄膜內部電荷的消散,從而提高了薄膜的耐電暈壽命。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ona resistance of polyimide nanocomposite films, the surface of nanoparticles was modifi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plasma and silane coupling agent. Polyimide nano-composite films were prepared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lasma treatment on the surface chemical bond of nanoparticles, and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films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The dielectric frequency spectrum and corona resistance time of polyimide nanocomposite film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plasma treatment, a large amount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s are adsorbed by hydrogen bond on the surface of the nanoparticles,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agglomerates in the films decreases by about 60%, and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composite films decreases.However, the conductivity loss is increased, and the corona resistance life of nano composite film is increased by 28.12%.It was found that plasma modified nanoparticles enhanc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polymer matrix, improved the corona resistance of the interface, and increase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interface in the film.The dielectric double layer structure in the interface area is overlapped,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film is improved, the internal charge dissipates, and the corona resistance lifetime of the film is improved.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基金(51325704) 哈爾濱理工大學工程電介質及其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金(KF20151109)~~
【分類號】:TM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淑艷,鄧佳宜,方萍;H級復合薄膜及單玻包銅扁線的生產與應用[J];電線電纜;1997年02期

2 張明玉;劉立柱;翁凌;崔巍巍;朱興松;;離子交換法制備聚酰亞胺/氧化鋁復合薄膜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3年05期

3 白曉飛;查俊偉;方也;趙航;黨智敏;;嵌入式電容用鈦酸鋇/聚酰亞胺復合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絕緣材料;2012年04期

4 曾廣根;黎兵;鄭家貴;武莉莉;張靜全;雷智;李衛(wèi);馮良桓;;CdTe太陽電池前電極SnO_2:F/SnO_2復合薄膜性能分析[J];物理學報;2010年10期

5 陳月輝,陳思浩,劉鴻志,甘文君,張燕,施克煒;新型F級功能化復合薄膜的研制[J];絕緣材料;2002年01期

6 張沛紅;薛玉翠;楊春;;無機納米-聚酰亞胺復合薄膜介電性研究[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7 ;聚酰亞胺—氟46復合薄膜繞包銅圓扁線[J];機電新產品導報;1998年Z3期

8 于仙仙;胡志強;王一;高巖;李國;;ZnO/TiO_2復合薄膜的制備及性能表征[J];電源技術;2007年07期

9 朱永安;宋輝英;王國華;;多孔SiO_2-TiO_2復合薄膜的制備及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10 翁凌;閆利文;夏乾善;;PI/TiC@Al_2O_3復合薄膜的制備及其電性能研究[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廣;殷景華;劉曉旭;馮宇;田付強;雷清泉;;組分對PI/AlN納米復合薄膜微結構與介電性能影響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工程電介質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唐立文;杜丕一;翁文劍;韓高榮;;銀摻雜鈦酸鉛復合薄膜的制備研究[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湯紅;王秀麗;谷長棟;涂江平;;鋰離子電池Si/NiO納米多孔復合薄膜的合成及其電化學性能[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晉文;Ⅱ-Ⅵ族半導體/氧化鋅納米結構復合薄膜的制備及其光電化學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2 付威;多孔及二維無機材料的復合和其催化、電化學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u新亮;1-3型MnZnFe_2O_4-Pb(ZrTi)O_3磁介電復合薄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羅龍;染料敏化電池ZnO復合薄膜光陽極制備及其光電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陳強寧;BNTM-LSMO多鐵性復合薄膜的制備及磁電性能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4 彭臣志;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陽極復合薄膜及優(yōu)化的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5 呂笑松;多鐵性復合薄膜的磁電效應研究[D];湘潭大學;2013年

6 鐘家剛;多鐵性無鉛復合薄膜的制備和鐵電、鐵磁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相金;氧化鈦基復合薄膜的制備及光電轉換性質[D];安徽大學;2013年

8 石慧;耐電暈納米Al_2O_3聚酰亞胺復合薄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9 秦利明;ZnO復合薄膜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吳士超;有序介孔TiO_2薄膜的制備及其光電化學性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051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7051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ea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