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備和電化學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 MOFs材料 羧酸類配體 溶劑熱法制備 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出處:《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金屬有機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由有機配體與中心金屬離子通過配位鍵,π-π鍵或氫鍵等作用自行組裝而成的具有二維層狀或三維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迷人的拓撲結(jié)構(gòu)和永久的孔隙率,比表面積大、結(jié)構(gòu)易控可調(diào)、功能多樣化,在催化、分子識別、磁性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此外,目前以MOFs材料為前軀體熱解后得到的金屬氧化物已廣泛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且顯示了優(yōu)異的電化學性能。但隨著大功率電子設備的迅速發(fā)展,目前商業(yè)化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穩(wěn)定性能、倍率性能及安全性亟待進一步提高,故開發(fā)具有優(yōu)異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利用兩種羧酸類配體3,3',5,5'-偶氮聯(lián)苯四羧酸(3,3',5,5'-azo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H_4ABTC)和4-苯并咪唑-1-苯甲酸(4-bezimidazole-1-benzoic acid,HCPBm)與金屬離子Co~(2+)、Ni~(2+)、La~(3+)、Eu~(3+)、Tb~(3+)、Gd~(3+)通過溶劑熱法制備了7種結(jié)構(gòu)新穎的MOFs材料:{[Eu(HABTC)(H_2O)_2]·2H_2O}_n(1),{[Tb(HABTC)(H_2O)_2]·2H_2O}_n(2),{[Gd(HABTC)(H_2O)_2]·2H_2O}_n(3),{[La_2(ABTC)(H_2O)_6]·2H_2O}_n(4),{[Ni_2(ABTC)(H_2O)_3(DMF)]·2H_2O}_n(5),[Co(CPBm))2]_n(6)和[Ni(CPBm)_2]_n(7);其中,MOFs材料1-3配位模式相同,MOFs材料1-4皆為二維層狀結(jié)構(gòu),MOFs材料5具有三維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MOFs材料6和7均為二維層狀結(jié)構(gòu),具有一維孔道;深入分析MOFs材料的結(jié)構(gòu)特點,以MOFs材料6和7為前軀體熱解后成功制備了Co_3O_4和Ni O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對其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并對充放電循環(huán)前后的Co_3O_4和NiO電極材料進行了SEM、TEM及高分辨TEM表征,結(jié)果顯示,在2000 m A/g高電流密度下充放電循環(huán)50次后,Co_3O_4和Ni O電極材料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形態(tài),維持98.0%和96.2%的高庫倫效率,此外,Co_3O_4電極材料依然能保持569.9 m Ah/g的高比容量,展示了更為優(yōu)異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
[Abstract]:Metal organic skeleton metal organic frames (MOFs) is a novel functional material composed of organic ligands and central metal ions through coordination bonds, 蟺-蟺 bonds or hydrogen bonds. Attractive topology and permanent porosity,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djustable structure, diverse function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 molecular recognition, magnetism and so on. Metal oxides obtained by pyrolysis of MOFs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electrode materials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have shown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At present, the stability, rate performance and safety of commercial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de material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carboxylic acid ligands, 3AZA3, Tacarboxylic acid (H4ABTCm) and 4-bezimidazidazidazidazidazidazole-1-benzoic acid (HCPBm), are used in this paper. Seven novel MOFs materials have been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Eu(HABTC)(H_2O)_2] 路2H _ 2O} NJ _ 1, {[Tb(HABTC)(H_2O)_2] 路2H _ 2O} n _ 2n _ 2s, {[Gd(HABTC)(H_2O)_2] 路2H _ 2O} n _ 2s _ 3, {[La_2(ABTC)(H_2O)_6] 路2H _ 2O} n _ 4, {[La_2(ABTC)(H_2O)_6] 路2H _ 2O} n _ 4, {[Ni2ABT _ 2H _ 2O _ 2O _ 3DMF] 路2H _ 2O} n _ 5o _ 5, [Co(CPBm))2] n6s) and [Ni(CPBm)_2] n6s] and [Ni(CPBm)_2] nfs ~ (7) and [Ni(CPBm)_2] nfs ~ (7).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of Co_3O_4 and Ni O lithium-ion batteri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pyrolysis of MOFs materials 6 and 7. Co_3O_4 and NiO electrode materials before and after charge-discharge cycle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_3O_4 and high resolution TEM. At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2000mA-1 / g, after 50 cycles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s, Co3OStup4 and NiO electrode materials can still maintain good morphology and maintain high Coulomb efficiency of 98.0% and 96.2%. In addition, Co3OSn4 electrode materials can still maintain a high specific capacity of 569.9m Ah/g. Better cyclic stability is shown.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O641.4;TM9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材料的分類[J];電鍍與精飾;2010年03期
2 陸長華,丁宏發(fā);復合梭子的維修與應用效果[J];上海紡織科技;1987年01期
3 杜彥良;;智能性材料結(jié)構(gòu)特性及其應用[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1992年01期
4 詹武;材料的結(jié)構(gòu)探討[J];天津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5 詹武;環(huán)境對材料的作用[J];天津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6 羅陽軍;王彥飛;岳珠峰;;雙材料結(jié)構(gòu)非概率可靠性拓撲優(yōu)化設計[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19期
7 劉登瀛,楊院生;超急速傳熱對材料結(jié)構(gòu)性能的影響[J];中國科學基金;1998年02期
8 王笑天;結(jié)構(gòu)用毫微米材料的開發(fā)[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1990年05期
9 肖紀美;通論材料的性能·結(jié)構(gòu)和工藝──拾貝與貝雕──[J];材料科學與工程;1995年01期
10 ;二硫化鉬的物理、化學性能及潤滑原理[J];電碳技術;1977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詹武;;論材料的強化[A];中國電子學會生產(chǎn)技術分會第五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年會論文集(一)[C];1994年
2 郄富昌;彭慶文;唐致遠;;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Li_2ZnTi_3O_8/C納米顆粒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徐葉新;陳翠仙;楊麗彬;孫本惠;李繼定;;聚酰亞胺滲透汽化膜材料結(jié)構(gòu)對溶脹特性的影響[A];第三屆中國膜科學與技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7年
4 衛(wèi)振海;王夢恕;張頂立;;材料結(jié)構(gòu)全狀態(tài)函數(shù)本構(gòu)關系模型研究[A];第21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5 李良超;郝仕油;林秋月;應桃開;;納米氧化錳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6 劉志超;黨海軍;陳廣宇;張自祿;;氟化石墨的制備與電化學性能[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張森;李志勇;;氟化處理對儲氫合金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8 季益剛;周益明;邵陽;戴躍華;俞燕青;王青;唐亞文;陸天虹;沈濤;;氫氧化鎳的低熱固相合成及其電化學性能[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9 董怡辰;王振波;秦華;;炭包覆對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影響[A];第22屆炭—石墨材料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高力明;;計算材料學與材料結(jié)構(gòu)的層次[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孟晶;“973”攻關節(jié)能環(huán)保復合新材料[N];中國化工報;2008年
2 曾志 廣東海事局宣傳處;寫好材料要有“五心”[N];中國人事報;2009年
3 郭海宇 高建敏;“靜厚新”:走向?qū)崙?zhàn)的科研團隊[N];科技日報;2009年
4 ;磁材料專利引發(fā)爭議[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5 王競;“863”計劃導航新材料發(fā)展加速[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3年
6 記者:向杰;材料奧妙一算解竅[N];科技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玉富達;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形貌與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2 郭陽;非自然機械性能材料結(jié)構(gòu)的復雜網(wǎng)絡模擬與設計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肖稱茂;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多孔Si和Ge基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應用[D];浙江大學;2015年
4 杜江勇;鋰離子電池富鋰三元正極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5 黃威;鋰(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電子顯微學表征[D];浙江大學;2016年
6 夏書標;層狀鋰鎳鈷鋁氧正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7 王紅霞;先進功能二維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其在能源轉(zhuǎn)化方面的應用[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8 王秀娟;二烯類橡膠及聚碳酸酯材料的老化性能分析及分子模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9 許清華;幾種亞胺鍵COFs的合成及其在Th(IV)吸附和光催化方面的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10 何巍;層狀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合成與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方法[D];武漢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威威;新型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備和電化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2 李南;高容量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制備與改性研究[D];上海應用技術大學;2017年
3 張t9;基于材料特性的兒童坐具設計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4 夏云飛;層狀三元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的燒結(jié)工藝及其Al離子摻雜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5 徐文;幼兒園科學區(qū)活動材料的現(xiàn)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6 李海燕;尖晶石鎳錳酸鋰材料的氟化及性能研究[D];上海應用技術學院;2015年
7 桑楠楠;共價有機聚合物材料熒光傳感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8 杜妍;新型人工電磁防護材料的研究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周藝偉;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10 談靜;基于3D打印材料局限性的個性化設計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049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50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