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風電不確定性的用戶側分時電價研究
本文關鍵詞:考慮風電不確定性的用戶側分時電價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需求響應 分時電價 不確定性 場景法 虛擬發(fā)電廠
【摘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接入電網(wǎng)增加了系統(tǒng)運行中的不確定性,虛擬發(fā)電廠通過整合需求側資源可促進新能源消納,提高系統(tǒng)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時電價是一種基于價格的需求響應措施,可有效調整用戶用電行為。重點研究了不確定條件下尤其是含風力發(fā)電的情況下,用戶側分時電價的制定方法。在對風電、用戶用電量、用戶的需求價格彈性特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蒙特卡洛模擬生成了不確定場景,并進行了場景縮減以減輕計算負擔。采用聚類分析方法優(yōu)化了不確定條件下的峰谷平時段劃分。以系統(tǒng)凈負荷期望值峰谷差最小為目標函數(shù),建立了用戶側的分時電價定價模型,最后通過算例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新能源電力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
【關鍵詞】: 需求響應 分時電價 不確定性 場景法 虛擬發(fā)電廠
【基金】:國家863高技術基金項目(2015AA0501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111122) 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111計劃)(B08013) 國家電網(wǎng)公司基礎性前瞻性科技項目(EPRIYDKJ-2014-3317)~~
【分類號】:TM614
【正文快照】: Introducing Talents of Discipline to Universities(B08013);The Basic andProspec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SGCC(EPRIYDKJ-2014-3317).化了不確定條件下的峰谷平時段劃分。以系統(tǒng)凈負荷期望值峰谷差最小為目標函數(shù),建立了用戶側的分時電價定價模型,最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娟,譚忠富,李曉軍;分時電價下供電公司盈虧風險分析模型[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5年01期
2 寧紅;;合肥推廣分時電價的經(jīng)驗[J];華東電力;2006年01期
3 金武,,王浣塵,陳蕓;分時電價設計研究[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1996年06期
4 唐文升,仇新宇;江蘇省試行分時電價概況[J];華東電力;2000年07期
5 盧振信;上海率先試行居民分時電價[J];大眾用電;2000年06期
6 吳運生,胡雪冰;實行分時電價的理性思考[J];大眾用電;2000年12期
7 周偉;執(zhí)行居民用戶分時電價,您準備好了嗎?[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4年02期
8 ;我國應加快推動分時電價[J];大眾用電;2004年04期
9 劉觀起,張建,劉瀚;基于用戶對電價反應曲線的分時電價的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10 劉嚴,譚忠富,張艷紅;探析我國分時電價設計的相關問題[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汪訓昌;;對現(xiàn)行分時電價政策的三點思考——從發(fā)展蓄冷空調角度評現(xiàn)行分時電價政策[A];新世紀中國蓄冷空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陸暢;李海星;王俊良;;分時電價對夏季負荷的削峰分析[A];第二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汪超;趙洋;宮赤霄;劉忠寶;;冰箱新式蓄冷方案的可行性分析[A];第二屆中國制冷空調專業(yè)產(chǎn)學研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汪訓昌;;淺談蓄冷空調在尖峰用電時段的冷負荷轉移系數(shù)——在分割式三段制分時電價下一個值得商確的認識與政策問題[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1998年學術年會資料集(1)[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大緯 邵生余;行家細說“分時電價”[N];新華日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賈運華;分時電價試點方案未確定[N];華夏時報;2006年
3 劉星燦;湖北商家苦臉面對分時電價[N];中國電力報;2004年
4 彭敏;分時電價9月1日起試行[N];海南日報;2004年
5 齊澤萍;省城分時電價“一個巴掌拍不響”[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6 羅昌平;分時電價欲享“雙贏”尚待時日[N];中國商報;2003年
7 記者 林光華 通訊員 賴榕生;福建省試行分時電價[N];中國電力報;2005年
8 孫玉春;安徽4月1日起推行分時電價[N];工人日報;2004年
9 鄒平;湖北實施“新版”分時電價[N];中國電力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邵捷 張耀平;分時電價,改變你的用電習慣[N];中國電力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曉丹;計及配電網(wǎng)損耗的分時電價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范文飛;光伏發(fā)電接入電網(wǎng)后的分時電價優(yōu)化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李翔;基于用戶響應的分時電價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4 吳水軍;云南電力系統(tǒng)分時電價及煤電聯(lián)動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5 劉志剛;分時電價在烏蘭察布地區(qū)高載能用戶中的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6 李俊;基于博弈論的需求側分時電價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7 羅伶;基于模糊c均值聚類的分類分時電價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王辰;電力客戶分時電價預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魏國輝;基于用戶反應和需求彈性的分時電價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6年
10 余冬先;基于減少雅安電網(wǎng)棄水窩電現(xiàn)象的分時電價聯(lián)動優(yōu)化模型[D];西華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995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09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