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SSIM平臺應用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VISSIM平臺應用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VISSIM 交通仿真 優(yōu)化配時 行人對交通流的影響
【摘要】:由于機動車所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擁擠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交通仿真技術的發(fā)展,交通流仿真軟件在交通管理和規(guī)劃中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交通流仿真軟件可以測試和優(yōu)化各種交通設計方案,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做出正確決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學依據。VISSIM是一種基于時間間隔和駕駛行為的微觀仿真建模工具,具有直觀性,廣泛性,快捷靈活和安全的特點,在國際上被廣泛的使用。本文針對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利用VISSIM平臺軟件,對交通管理中的交通信號配時優(yōu)化等關鍵問題進行研究,試圖對解決目前西安的交通的擁堵問題提供有效的參考和依據。該項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本文的具體研究工作內容如下:(1)對VISSIM軟件進行研究學習,研究VISSIM中的基本原理,分析VISSIM的內部組成和行駛規(guī)則,從理論角度說明VISSIM的有效性。(2)針對VISSIM路網搭建中數據的自動提取問題進行研究。在分析Map Info電子地圖格式,以及研究VISSIM路網的數據文件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動生成路網數據的詳細策略和方法。實驗結果證明了此方法生成的路網滿足仿真要求,并且此方法大幅度提高了VISSIM基礎路網建模的效率。(3)針對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擁堵問題,在研究交通信號配時算法(WEBSTER算法)及道路交叉口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單點定時控制的交叉路口,選取車流量最大的時間段,使用WEBSTER算法對交通配時進行優(yōu)化,并使用VISSIM對計算結果進行二次優(yōu)化,最后以機動車的平均延誤為判斷標準證明了結果的最優(yōu)性。(4)針對混合交通流中行人穿越道路造成的交通延誤問題,分析混合交通流中的行人的行為特點,并使用經典延誤模型(HCM2000)驗證VISSIM延誤模型的準確性。同時將優(yōu)先規(guī)則應用于行人與機動車沖突模型中,使用軟件模擬行人強行穿越道路的行為,最后評估了行人強行穿越道路對交通的影響。
【關鍵詞】:VISSIM 交通仿真 優(yōu)化配時 行人對交通流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9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4
- 1.1 選題背景9-10
- 1.2 交通系統(tǒng)仿真技術綜述10-12
- 1.2.1 國外交通系統(tǒng)仿真技術10-11
- 1.2.2 國內交通系統(tǒng)仿真技術11-12
- 1.3 研究意義12
-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12-14
- 第二章 VISSIM交通仿真平臺14-19
- 2.1 VISSIM基本原理14-16
- 2.2 VISSIM仿真系統(tǒng)的組成16
- 2.3 VISSIM中的行駛規(guī)則16-17
- 2.4 VISSIM交通仿真模型的搭建17-18
- 2.5 本章小結18-19
- 第三章 路網數據提取19-29
- 3.1 MapInfo簡介19-20
- 3.1.1 地理信息系統(tǒng)19
- 3.1.2 MapInfo軟件19-20
- 3.1.3 MapX介紹20
- 3.2 電子地圖數據格式和路網文件格式20-24
- 3.2.1 MapInfo電子地圖數據結構20-23
- 3.2.2 VISSIM路網數據結構23-24
- 3.3 MapInfo數據提取模型24-26
- 3.3.1 從MapInfo地圖中提取25
- 3.3.2 對圖元的處理25-26
- 3.3.3 對屬性數據的操作26
- 3.4 提取數據實例26-28
- 3.5 本章小結28-29
- 第四章 十字交叉路口的配時優(yōu)化應用29-40
- 4.1 平面交叉路口29-30
- 4.2 交通控制30-31
- 4.2.1 信號燈控制交叉路口30-31
- 4.2.2 非信號燈控制交叉路口31
- 4.3 交通控制路口的參數31-34
- 4.3.1 交通信號燈參數31-33
- 4.3.2 交通流參數33
- 4.3.3 性能指標參數33-34
- 4.4 十字交叉路口配時算法34-37
- 4.4.1 韋伯斯特算法34-36
- 4.4.2 VISSIM交通信號配時仿真36-37
- 4.5 案例分析37-39
- 4.5.1 交通流量37
- 4.5.2 配時方案評價37-39
- 4.6 本章小結39-40
- 第五章 混合交通流中的行人對交通的影響40-49
- 5.1 混合交通40-41
- 5.1.1 混合交通流成因40
- 5.1.2 混合交通流的特性40-41
- 5.2 十字交叉口的行人延誤41-45
- 5.2.1 延誤的基本概念42
- 5.2.2 VISSIM的延誤計算42-43
- 5.2.3 HCM2000延誤模型43-44
- 5.2.4 行人-機動車仿真44-45
- 5.3 案例分析45-48
- 5.4 本章小結48-49
- 總結與展望49-51
- 本文工作總結49
- 展望49-51
- 參考文獻51-54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54-55
- 致謝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和生;王建軍;;基于VISSIM仿真的主干道支路接入控制方式研究[J];交通標準化;2011年08期
2 周廣林;孫耀杰;高騫;才琳;;基于VISSIM的交通控制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1年15期
3 伍雄斌;王世龍;黃劍豐;;基于VISSIM的公交車輛運行仿真[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1年06期
4 王軼;何杰;李旭宏;蔡曉華;杭文;;基于VISSIM的九華山隧道交通尾氣污染模擬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5 盧火平;羅典;許偉立;;基于Synchro-VISSIM的干道綠波協調控制仿真研究[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13年02期
6 王玉鵬;;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延誤分析[J];中國市政工程;2006年02期
7 劉麗莎;王亞;;基于VISSIM的交通微觀仿真探討[J];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8 秦雅琴;熊堅;;基于VISSIM仿真系統(tǒng)的城市路網評價——以昆明城市路網整治為例[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2006年06期
9 孫立勇;廣曉平;馬文鈺;;VISSIM仿真系統(tǒng)在商業(yè)步行街交通影響評價中的應用[J];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10 毛順茂;查偉雄;陳志鋼;;VISSIM軟件對某市地鐵出入口交通的仿真分析與應用[J];科技廣場;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胡智敏;;基于VISSIM仿真技術的交通擁堵收費效果驗證[A];第八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孫浩;鄭小燕;張衛(wèi)華;;基于VISSIM仿真的畸形交叉口延誤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A];2007第三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周永順;朱中;楊雅鈞;馮遠宏;;基于模擬信號機和VISSIM的仿真系統(tǒng)[A];2008第四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劉洋;羅一鳴;;VISSIM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應用[A];構建生態(tài)人文交通 促進經濟跨越發(fā)展——第十九屆海峽兩岸都市交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C];2011年
5 韓偉;陳艷艷;;突發(fā)事件情況下失效路段與相關路段的相關性研究[A];第二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熊娟;張輝;;VISSIM與Synchro在交叉口優(yōu)化中的結合應用[A];2008第四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丁U,
本文編號:9459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4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