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橋面板U肋與頂板焊根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對比分析
本文關鍵詞:鋼橋面板U肋與頂板焊根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對比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鋼橋面板 疲勞壽命預測 輪載橫向分布 有限元模型
【摘要】:為了對正交異性鋼橋面板U肋與頂板焊縫疲勞細節(jié)進行輪載作用下受力分析及損傷度預測影響因素分析,以南京長江三橋及實測車流數(shù)據(jù)為背景,建立多種有限元模型,對不同的疲勞效應計算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鋼橋面板的應力幅計算中,采用國內車輪橫向分布模型所計算的輪跡修正系數(shù)約為歐洲規(guī)范車輪橫向分布模型的0.7~0.8倍.基于累計損傷破壞準則,名義應力法偏安全;有效缺口應力法的預測穩(wěn)定性不夠;針對文中鋼橋面板細節(jié)的有限元疲勞壽命預測,1 mm熱點應力法理論性強,結果穩(wěn)定性好,結果最為精確.建議使用該方法對鋼橋面板頂板與橫隔板細節(jié)進行疲勞預測.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蘇州市航道管理處;
【關鍵詞】: 鋼橋面板 疲勞壽命預測 輪載橫向分布 有限元模型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8166)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20094110009) 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1Y09-1,2012Y13)
【分類號】:U441.4
【正文快照】: 0引言正交異性鋼橋面板在國內外大跨徑鋼橋中得到廣泛應用.日本、歐美等國家較早使用正交異性鋼橋面板,這些國家發(fā)現(xiàn)鋼橋面板焊接結構疲勞開裂問題普遍存在,有些甚至在短時間內引發(fā)橋梁脆斷事故[1~2].國內一些大跨徑纜索支承橋梁在建成運營不久后,也發(fā)現(xiàn)有疲勞開裂的情況,主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泳濤;劉延芳;翟輝;鮑衛(wèi)剛;;公路鋼橋疲勞設計橫向多車效應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2 童樂為,沈祖炎;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驗算[J];土木工程學報;2000年03期
3 郭彤;李愛群;;基于長期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橋面板焊接細節(jié)疲勞壽命評估[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衛(wèi),張曉春,胡光偉;大跨徑鋼橋面鋪裝理論與設計的研究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2 范洪軍;劉鐵英;;閉口肋正交異性板鋼橋面的疲勞裂紋及檢測[J];中外公路;2009年05期
3 許紅勝;顏東煌;楊晶;;未鋪裝鋼橋面板在輪壓作用下的安全性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5期
4 劉興;王輝;方興;;公路鋼橋疲勞設計荷載的研究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5 鄧揚;丁幼亮;李愛群;林日長;;鋼箱梁橋焊接細節(jié)的疲勞斷裂可靠性分析[J];工程力學;2012年10期
6 陳斌;邵旭東;曹君輝;;正交異性鋼橋面疲勞開裂研究[J];工程力學;2012年12期
7 吳臻旺;鄭凱鋒;茍超;栗懷廣;;公路懸索橋鋼箱梁正交異性板橋面局部應力影響面和包絡面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8 張德佳;葉奮;袁金鳳;蔣國杰;;基于實橋加載的鋼橋面鋪裝數(shù)值模型優(yōu)化[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7期
9 包龍生;朱春瑩;于玲;曹鑫;;高坎橋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的疲勞分析[J];世界橋梁;2013年06期
10 張高楠;石廣玉;王曉丹;;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焊縫的疲勞壽命評估方法[J];固體力學學報;2013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曹君輝;邵旭東;張哲;易篤韜;陳斌;黃政宇;;正交異性鋼板—薄層RPC組合橋面結構理論與試驗研究[A];第二十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朱紅兵;公路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疲勞試驗與剩余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李立峰;正交異性鋼箱梁局部穩(wěn)定分析理論及模型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3 胡光偉;大跨徑鋼橋面鋪裝體系力學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D];東南大學;2005年
4 張敏;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受力特性、計算方法、橋面疲勞和防腐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閆亞杰;空間網(wǎng)格結構中鋼管—焊接空心球連接節(jié)點疲勞性能的理論與試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6 陳一馨;車輛載荷作用下鋼橋面板細部焊接結構疲勞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7 周尚猛;鋼橋雙軸疲勞理論及設計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8 高立強;鐵路橋鋼箱梁正交異性橋面板的靜力行為與疲勞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9 萬利軍;鋼—砼疊合梁自錨式懸索橋靜動力特性模型試驗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志凱;基于殘余應力場分析的焊接鋼結構疲勞強度預測理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興;正交異性鋼橋面板構造細節(jié)對疲勞性能的影響及優(yōu)化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張凱斌;正交異性鋼橋面板截面形式與疲勞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4 張精衛(wèi);公路橋梁車輛荷載橫向折減系數(shù)[D];長安大學;2011年
5 蔣豐慶;基于WIM數(shù)據(jù)的斜拉橋鋼箱梁有限元應力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6 郁春松;正交異性鋼箱梁橋面板的優(yōu)化設計[D];湖南大學;2011年
7 孫旭霞;鋼箱梁正交異性橋面板的構造對鋪裝的影響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8 何武超;公軌兩用斜拉橋鋼錨箱式索梁錨固區(qū)足尺模型疲勞試驗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魏奇芬;鋼箱梁橋面鋪裝若干力學問題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10 華愛婭;鋼掛梁橋面鋪裝力學分析與材料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越;崔鑫;;大跨度鐵路橋梁疲勞設計6線系數(shù)研究[J];鋼結構;2007年04期
2 馮兆祥;張磊;吳沖;;泰州長江大橋鋼塔疲勞計算隨機車輛荷載模擬[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3 衛(wèi)星;李俊;強士中;;鋼桁加勁梁懸索橋耳板節(jié)點抗疲勞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4 衛(wèi)星;李俊;強士中;;鋼桁梁整體節(jié)點典型構造細節(jié)的抗疲勞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7期
5 周泳濤;鮑衛(wèi)剛;翟輝;劉延芳;;我國高速公路交通荷載標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6 顧興宇;吳一鳴;;鋼橋橋面鋪裝層間剪應力影響因素及簡化計算[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7年03期
7 陳團結;黃衛(wèi);汪雙杰;;鋼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疲勞裂縫擴展數(shù)值分析[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8 楊軍;朱浩然;崔娟;;鋼橋面鋪裝混合料三軸重復加載試驗變形特性[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6期
9 童樂為,沈祖炎,陳忠延;正變異性鋼橋面板疲勞驗算時的結構分析[J];上海力學;1998年03期
10 童樂為,沈祖炎;鋼橋面板縱肋現(xiàn)場對焊接頭的疲勞性能[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旭霞;鋼箱梁正交異性橋面板的構造對鋪裝的影響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順鵬;黃洪鐘;謝里陽;;考慮小載荷強化的模糊疲勞壽命預測理論[J];航空學報;2009年06期
2 張國慶;王成燾;徐濱士;;幾種疲勞壽命預測方法的探討及評價[J];機械強度;2011年03期
3 涂柏林;;《工程材料高低循環(huán)復合疲勞》講座(四)——高、低循環(huán)復合疲勞壽命預測[J];機械強度;1987年03期
4 董照欽,段作祥,何晉瑞;損傷法則在時間相關疲勞壽命預測中的應用[J];航空動力學報;1988年03期
5 蘇翰生;;優(yōu)化計算在蠕變-疲勞壽命預測中的應用[J];航空材料學報;1990年01期
6 唐俊武;王建國;王紅纓;穆向榮;;磁致伸縮效應在疲勞壽命預測中的應用[J];物理測試;1991年05期
7 陳勝軍;基于隸屬函數(shù)的疲勞壽命預測模型[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3年S1期
8 陳勝軍;模糊疲勞壽命預測理論的建立與驗證[J];機械設計;2003年12期
9 石洋;唐玲;;疲勞壽命預測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12期
10 李向偉;王劍;黃永生;兆文忠;于連友;;貨車焊接結構疲勞壽命預測系統(tǒng)開發(fā)與關鍵技術[J];中國機械工程;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勝利;姚磊江;童小燕;;復合材料修補結構的疲勞壽命預測方法[A];第十二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兆文忠;;基于虛擬樣機技術的高速動車組疲勞壽命預測與控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小影;石凱;周建宏;盧雪峰;;連續(xù)管疲勞壽命預測研究現(xiàn)狀[A];陜西省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謝素明;周曉坤;李向偉;李曉峰;;基于美國ASME標準的重載貨車車體焊縫疲勞壽命預測[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5 龍老虎;張邦強;;疲勞壽命預測方法概述[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透平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戚東濤;程光旭;魏生桂;;纖維纏繞復合材料管道雙軸疲勞壽命預測研究[A];第六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壓力容器先進技術精選集[C];2005年
7 張行;崔德渝;;變幅加載疲勞問題損傷力學分析方法[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8 趙欣欣;王正道;;PI無機雜化薄膜疲勞壽命預測模型[A];北京力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郭平;林塏;楊昌軍;;基于場強法的疲勞壽命預測[A];中國航空學會第七屆動力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龍老虎;張邦強;;疲勞壽命預測方法概述[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透平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S01汽輪機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旭亮;不確定性疲勞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2 雷冬;疲勞壽命預測若干方法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3 朱順鵬;高溫復雜結構的混合概率故障物理建模與疲勞壽命預測[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4 張國慶;零件剩余疲勞壽命預測方法與產(chǎn)品可再制造性評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周澤;基于真實路譜重現(xiàn)的虛擬臺架及汽車疲勞壽命預測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6 王濰;42CrMo鋼疲勞短裂紋演化行為及疲勞壽命預測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李曉峰;基于虛擬疲勞試驗的鐵路車輛焊接結構疲勞壽命預測[D];大連交通大學;2008年
8 陽光武;機車車輛零部件的疲勞壽命預測仿真[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9 Vu Tuan Dat(武俊達);液壓模塊組合掛車動態(tài)響應及疲勞壽命預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婷;驅動輪結構強度分析及疲勞壽命預測[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2 張營;基于初始應力條件的發(fā)動機連桿剩余疲勞壽命預測[D];山東大學;2012年
3 胡震;功率器件的故障診斷及疲勞壽命預測[D];天津理工大學;2014年
4 汪宏;基于MATLAB的疲勞壽命預測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5 陳志超;多軸非比例載荷下金屬材料的疲勞壽命預測[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6 侯亞丁;基于疲勞理論和能量分析的機械設備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7 趙海翔;基于斷裂力學的疲勞壽命預測工具箱的開發(fā)[D];東北大學;2012年
8 O綽,
本文編號:9279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2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