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交通體系綜合評價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4 07:49
自行車交通體系作為城市綜合交通系統(tǒng)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眾多城市開始了以“綠色出行”為理念的自行車交通規(guī)劃,但是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規(guī)劃方法和規(guī)劃策略上,針對自行車交通體系評價方面缺乏一套標準和體系,亦或是僅選擇自行車交通體系某一方面進行評價開展研究。本文對城市自行車交通體系進行評價研究。首先,論文分析了自行車交通體系的系統(tǒng)特性和存在問題。以對自行車交通概念的界定和功能定位為基礎,為實現可達性、安全性、舒適性和便捷性規(guī)劃目標,分析目前自行車交通體系中存在問題,為構建指標體系尋找相關性指標提供依據。其次,依據指標選取原則對評價指標進行初選,以單指標測試和相關性分析法對指標體系進行優(yōu)化,構建了自行車交通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包含可達性、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適性4個評價指標,從自行車交通空間等6個所屬子系統(tǒng)選取了自行車道路密度等12個關聯性指標。最后,運用層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組合賦權確定權重,構建物元分析模型和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分別對自行車交通體系進行評價。以泰興市老城區(qū)為例,采用兩種模型對該區(qū)域自行車交通進行測試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明確存在的問題和需完善的方法,同時通過對比兩種模型對研究區(qū)域...
【文章來源】:南京林業(yè)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7第二章城市自行車交通體系特征分析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2.1自行車交通體系的基本內容自行車交通體系是指與自行車交通系統(tǒng)相關聯所有事物的統(tǒng)稱,包括騎行者、騎行者所處的交通環(huán)境以及在騎行過程中與其他系統(tǒng)的銜接等,事物之間形成規(guī)模,互補接駁。目前,對于自行車交通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界定,一直將其列入慢行交通的概念當中。慢行交通的概念最早是出現在2002年編制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書》,其定義為: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步行和非機動車出行,適合短距離出行,并為機動車交通提供接駁服務[23]。但在我國由于電動自行車的大規(guī)模無序發(fā)展,各城市對于電動自行車發(fā)展趨勢持不同態(tài)度,各方意見褒貶不一。且電動自行車因速度過快的特點也模糊了其作為機動車交通方式與非機動車交通方式的界定。因此,本文只對自行車交通和公共自行車交通進行研究,不包括電動自行車。2.1.1自行車交通體系組成自行車交通體系由自行車道路與自行車停車設施組成。(1)自行車道路自行車道路包括普通自行車道和自行車專用道路。普通自行車道路一般依附于城市道路設計,主要分布在城市道路兩側,也包括人非混行道路,如圖2-1所示。圖2-1自行車道斷面圖Fig.2-1Bicyclelanesection自行車專用道是指專為自行車騎行者設計提供的道路或通道空間。一般包括只允許自行車通行的步行街區(qū);環(huán)山、濱河、景區(qū)、廣嘗公園的自行車綠道;較窄的胡同、街坊路,自身寬度只允許自行車出行;其他形式的自行車專用車道。(2)自行車停車設施自行車停車設施主要包括商業(yè)、住宅和辦公區(qū)的配建自行車停車嘗路外自行車停車嘗路側自行車停車場(區(qū)域)。
11強調人在自行車交通規(guī)劃中的核心地位,自行車交通網絡布局、停車場設置等符合居民的出行需要,自行車交通設施的形式、尺度等都應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心理要求。目前,評價指標體系初選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1)綜合法在前人研究以及對現有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完善新的指標體系。(2)交叉法[30]把評價對象做二維或者多維的交叉,直至得到指標體系。(3)指標屬性分組法只考慮對象的屬性而非結構的方式構造評價指標體系。(4)分析法把評價對象分成不同組成部分,并逐步細分,直至可以對每個子系統(tǒng)都有相應的描述。目前我國自行車交通體系的研究還處于較低水平,專家學者更關注自行車交通規(guī)劃,對該體系的評價研究資料很少,基本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所以不能使用綜合法。本文以分析法來初選評價指標體系,以可達性、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適性為基準,逐步在每個基準下尋找合適的指標,直到每個部分都可用具體的統(tǒng)計指標來描述和實現。本文構建自行車交通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流程如圖2-2所示。圖2-2自行車指標體系初選流程Fig.2-2Bicycleindicatorsystemprimaryselectionproces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歸不同炮制品的UPLC指紋圖譜與多成分含量測定研究[J]. 嚴維花,曹虹虹,郭爽,顧麗亞,胡瑋,成銘,白德濤,陳杰,毛春芹,李林,陸兔林. 中國中藥雜志. 2019(12)
[2]基于模糊綜合評判和層次分析法的中子管故障風險評估[J]. 雷柏茂,李江燕,梁佩博,楊林森,孫強.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9(11)
[3]基于灰色關聯度和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地區(qū)API綜合評價[J]. 李景瑞,李丹丹,孫浩.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8(03)
[4]基于層次熵物元可拓模型的水閘工程安全評價[J]. 李凱,周利軍,李浩宇,王雪松,戚國強.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8(07)
[5]灰色組合模型視角下公共自行車站點運營評價[J]. 楊珺,李濤,詹鋒,徐慧剛.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 2017(05)
[6]自行車交通安全的模糊綜合評價及優(yōu)化——以衢州市為例[J]. 李濤,楊珺,陳維,徐慧剛,鄭輝.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7(15)
[7]城市行人-非機動車共享道慢行交通特性研究[J]. 于姍姍,陳峻. 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7(03)
[8]基于騎行感受的自行車出行品質評價應用研究[J]. 王維鳳,葉建紅,方雪麗,陳小鴻,陳錦秀. 城市交通. 2016(05)
[9]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tǒng)評價指標體系[J]. 滕愛兵,韓竹斌,李旭宏,費錦鳳,安明娟. 城市交通. 2016(05)
[10]基于層次分析法與物元分析法的水安全評價[J]. 劉傳旺,吳建平,任勝偉,張旭. 水資源保護. 2015(03)
博士論文
[1]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空間資源優(yōu)化研究[D]. 馬俊來.東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CNG加氣站安全評價方法研究[D]. 胥朝波.蘭州理工大學 2018
[2]地鐵安全施工風險因素綜合評價分析研究[D]. 張思戩.西安理工大學 2018
[3]水資源管理的優(yōu)化模型建立及算法研究[D]. 申夢陽.新疆大學 2018
[4]大學科技園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評價方法研究[D]. 王路路.東北農業(yè)大學 2016
[5]城市慢行交通系統(tǒng)規(guī)劃研究[D]. 吳潔.中南大學 2014
[6]中國地級以上城市工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空間格局研究[D]. 杜志威.廣州大學 2013
[7]輸變電建設項目后評價模型與實證研究[D]. 郭向錚.華北電力大學 2012
[8]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綜合評價研究[D]. 周建琴.北京交通大學 2011
[9]城市區(qū)域慢行交通系統(tǒng)化研究[D]. 夏天.北京交通大學 2011
[10]中等城市慢行交通規(guī)劃研究[D]. 魏煒.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06177
【文章來源】:南京林業(yè)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7第二章城市自行車交通體系特征分析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2.1自行車交通體系的基本內容自行車交通體系是指與自行車交通系統(tǒng)相關聯所有事物的統(tǒng)稱,包括騎行者、騎行者所處的交通環(huán)境以及在騎行過程中與其他系統(tǒng)的銜接等,事物之間形成規(guī)模,互補接駁。目前,對于自行車交通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界定,一直將其列入慢行交通的概念當中。慢行交通的概念最早是出現在2002年編制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書》,其定義為: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步行和非機動車出行,適合短距離出行,并為機動車交通提供接駁服務[23]。但在我國由于電動自行車的大規(guī)模無序發(fā)展,各城市對于電動自行車發(fā)展趨勢持不同態(tài)度,各方意見褒貶不一。且電動自行車因速度過快的特點也模糊了其作為機動車交通方式與非機動車交通方式的界定。因此,本文只對自行車交通和公共自行車交通進行研究,不包括電動自行車。2.1.1自行車交通體系組成自行車交通體系由自行車道路與自行車停車設施組成。(1)自行車道路自行車道路包括普通自行車道和自行車專用道路。普通自行車道路一般依附于城市道路設計,主要分布在城市道路兩側,也包括人非混行道路,如圖2-1所示。圖2-1自行車道斷面圖Fig.2-1Bicyclelanesection自行車專用道是指專為自行車騎行者設計提供的道路或通道空間。一般包括只允許自行車通行的步行街區(qū);環(huán)山、濱河、景區(qū)、廣嘗公園的自行車綠道;較窄的胡同、街坊路,自身寬度只允許自行車出行;其他形式的自行車專用車道。(2)自行車停車設施自行車停車設施主要包括商業(yè)、住宅和辦公區(qū)的配建自行車停車嘗路外自行車停車嘗路側自行車停車場(區(qū)域)。
11強調人在自行車交通規(guī)劃中的核心地位,自行車交通網絡布局、停車場設置等符合居民的出行需要,自行車交通設施的形式、尺度等都應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心理要求。目前,評價指標體系初選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1)綜合法在前人研究以及對現有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完善新的指標體系。(2)交叉法[30]把評價對象做二維或者多維的交叉,直至得到指標體系。(3)指標屬性分組法只考慮對象的屬性而非結構的方式構造評價指標體系。(4)分析法把評價對象分成不同組成部分,并逐步細分,直至可以對每個子系統(tǒng)都有相應的描述。目前我國自行車交通體系的研究還處于較低水平,專家學者更關注自行車交通規(guī)劃,對該體系的評價研究資料很少,基本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所以不能使用綜合法。本文以分析法來初選評價指標體系,以可達性、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適性為基準,逐步在每個基準下尋找合適的指標,直到每個部分都可用具體的統(tǒng)計指標來描述和實現。本文構建自行車交通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流程如圖2-2所示。圖2-2自行車指標體系初選流程Fig.2-2Bicycleindicatorsystemprimaryselectionproces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歸不同炮制品的UPLC指紋圖譜與多成分含量測定研究[J]. 嚴維花,曹虹虹,郭爽,顧麗亞,胡瑋,成銘,白德濤,陳杰,毛春芹,李林,陸兔林. 中國中藥雜志. 2019(12)
[2]基于模糊綜合評判和層次分析法的中子管故障風險評估[J]. 雷柏茂,李江燕,梁佩博,楊林森,孫強.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9(11)
[3]基于灰色關聯度和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地區(qū)API綜合評價[J]. 李景瑞,李丹丹,孫浩. 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8(03)
[4]基于層次熵物元可拓模型的水閘工程安全評價[J]. 李凱,周利軍,李浩宇,王雪松,戚國強.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8(07)
[5]灰色組合模型視角下公共自行車站點運營評價[J]. 楊珺,李濤,詹鋒,徐慧剛.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 2017(05)
[6]自行車交通安全的模糊綜合評價及優(yōu)化——以衢州市為例[J]. 李濤,楊珺,陳維,徐慧剛,鄭輝.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7(15)
[7]城市行人-非機動車共享道慢行交通特性研究[J]. 于姍姍,陳峻. 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7(03)
[8]基于騎行感受的自行車出行品質評價應用研究[J]. 王維鳳,葉建紅,方雪麗,陳小鴻,陳錦秀. 城市交通. 2016(05)
[9]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tǒng)評價指標體系[J]. 滕愛兵,韓竹斌,李旭宏,費錦鳳,安明娟. 城市交通. 2016(05)
[10]基于層次分析法與物元分析法的水安全評價[J]. 劉傳旺,吳建平,任勝偉,張旭. 水資源保護. 2015(03)
博士論文
[1]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空間資源優(yōu)化研究[D]. 馬俊來.東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CNG加氣站安全評價方法研究[D]. 胥朝波.蘭州理工大學 2018
[2]地鐵安全施工風險因素綜合評價分析研究[D]. 張思戩.西安理工大學 2018
[3]水資源管理的優(yōu)化模型建立及算法研究[D]. 申夢陽.新疆大學 2018
[4]大學科技園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評價方法研究[D]. 王路路.東北農業(yè)大學 2016
[5]城市慢行交通系統(tǒng)規(guī)劃研究[D]. 吳潔.中南大學 2014
[6]中國地級以上城市工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空間格局研究[D]. 杜志威.廣州大學 2013
[7]輸變電建設項目后評價模型與實證研究[D]. 郭向錚.華北電力大學 2012
[8]城市慢行交通友好性綜合評價研究[D]. 周建琴.北京交通大學 2011
[9]城市區(qū)域慢行交通系統(tǒng)化研究[D]. 夏天.北京交通大學 2011
[10]中等城市慢行交通規(guī)劃研究[D]. 魏煒.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061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60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