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港口網絡的結構特征與弱連接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05:37
“一帶一路”作為我國外交戰(zhàn)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發(fā)展港口經濟,提升海洋實力,實現海洋強國的至關重要的一步。港口城市應當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明確各個港口在整體網絡中的優(yōu)勢與劣勢,因地制宜,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加快港口產業(yè)的升級來實現城市自身的發(fā)展。港口集群化現象在全球經濟化、和區(qū)域經濟化的當下,已經發(fā)展成為普遍現象,越來越多的港口依靠著港口群內部優(yōu)勢互補,良性競爭的特點,從而實現了港區(qū)的經濟貿易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城市的經濟發(fā)展。而港口集群的出現也有利于適應船舶大型化的發(fā)展趨勢,可以會更好的實現海上運輸的規(guī)模經濟。想要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港口集群化的優(yōu)勢,就要了解港口在區(qū)域網絡甚至整體網絡中所承擔的角色,了解整體網絡對港口自身的影響。本文對國內外有關于復雜網絡、港口體系、弱連接理論以及結構方程模型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并總結了現有研究的不足。引出本文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框架。并介紹了復雜網絡理論、港口網絡、弱連接理論和結構方程模型的相關理論基礎,為下文的東北亞港口網絡的網絡結構研究和弱連接強度研究做出鋪墊。通過界定了東北亞港口群所包含的范圍,運用UCINET對收集到的港口航線數據進行分析,選取合適的港...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海運網絡研究現狀
1.2.2 港口體系研究現狀
1.2.3 弱連接理論研究現狀
1.2.4 結構方程模型
1.2.5 現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擬研究內容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框架
2 復雜網絡理論與弱連接理論
2.1 復雜網絡基本理論
2.1.1 復雜網絡的定義
2.1.2 復雜網絡的統(tǒng)計性質
2.1.3 復雜網絡機制模型
2.2 弱連接理論
2.3 強連接理論
3 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東北亞港口網絡結構分析
3.1 東北亞區(qū)域的范圍界定
3.2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構建
3.2.1 數據來源及說明
3.2.2 L空間與P空間
3.2.3 基于核心值的港口節(jié)點選取
3.2.4 網絡繪制
3.3 東北亞港口網絡結構特征分析
3.3.1 平均路徑長度
3.3.2 度分布
3.3.3 網絡結構熵
3.3.4 結論
4 東北亞港口網絡弱連接強度分析
4.1 建立假設體系
4.2 建立結構方程模型
4.2.1 結構方程模型及變量定義
4.2.2 結構方程模型的解釋
4.3 因子分析的應用
4.3.1 數據處理
4.3.2 因子分析可行性驗證
4.4 結構方程的驗證
4.4.1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弱連接分析
4.4.2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路徑系數分析
5 結論與展望
5.1 研究結論
5.1.1 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東北亞港口網絡結構分析
5.1.2 東北亞港口網絡弱連接強度分析
5.2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發(fā)展建議
5.2.1 針對樞紐港的相關建議
5.2.2 針對船公司的相關建議
5.3 論文不足及后續(xù)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A 東北亞范圍內部分港口的班輪航線連接次數表
附錄B Amos運行結果
致謝
作者簡歷及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197190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海運網絡研究現狀
1.2.2 港口體系研究現狀
1.2.3 弱連接理論研究現狀
1.2.4 結構方程模型
1.2.5 現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擬研究內容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框架
2 復雜網絡理論與弱連接理論
2.1 復雜網絡基本理論
2.1.1 復雜網絡的定義
2.1.2 復雜網絡的統(tǒng)計性質
2.1.3 復雜網絡機制模型
2.2 弱連接理論
2.3 強連接理論
3 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東北亞港口網絡結構分析
3.1 東北亞區(qū)域的范圍界定
3.2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構建
3.2.1 數據來源及說明
3.2.2 L空間與P空間
3.2.3 基于核心值的港口節(jié)點選取
3.2.4 網絡繪制
3.3 東北亞港口網絡結構特征分析
3.3.1 平均路徑長度
3.3.2 度分布
3.3.3 網絡結構熵
3.3.4 結論
4 東北亞港口網絡弱連接強度分析
4.1 建立假設體系
4.2 建立結構方程模型
4.2.1 結構方程模型及變量定義
4.2.2 結構方程模型的解釋
4.3 因子分析的應用
4.3.1 數據處理
4.3.2 因子分析可行性驗證
4.4 結構方程的驗證
4.4.1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弱連接分析
4.4.2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路徑系數分析
5 結論與展望
5.1 研究結論
5.1.1 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的東北亞港口網絡結構分析
5.1.2 東北亞港口網絡弱連接強度分析
5.2 東北亞港口網絡的發(fā)展建議
5.2.1 針對樞紐港的相關建議
5.2.2 針對船公司的相關建議
5.3 論文不足及后續(xù)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A 東北亞范圍內部分港口的班輪航線連接次數表
附錄B Amos運行結果
致謝
作者簡歷及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1971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9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