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動臺試驗的擴孔微型樁受力和變形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新型半整體式橋臺橋梁 + 擴孔微型樁 ; 參考:《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摘要】:為了研究擴孔微型樁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變形性能,在有無擴孔、不同擴孔深度、不同擴孔孔徑、不同擴孔材料4種參數(shù)下對微型樁進行了振動臺試驗研究,計算得到了擴孔微型樁樁身彎矩和側(cè)向位移,并分析得到了不同擴孔參數(shù)下微型樁的樁身彎矩與側(cè)向峰值位移對應的埋深位置及樁身彎矩與位移的分布規(guī)律。結(jié)果表明:擴孔微型樁樁身峰值位移最大值出現(xiàn)在土體表面位置,并隨樁深不斷減小,擴孔后微型樁樁身峰值彎矩和峰值位移增大;隨著擴孔深度的增加,樁身峰值位移和樁身峰值彎矩也增大,并且樁身峰值彎矩最大值點有向下移動的趨勢;所得結(jié)論可為地震作用下擴孔微型樁受力和變形性能研究奠定基礎,同時為新型半整體式橋臺橋梁中擴孔微型樁的設計和應用提供參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reaming micro-pile under seismic action, the shaking table test of miniature pile was carried out under four parameters: with or without reaming hole, with different reaming depth, with different pore diameter and with different reaming material. The bending moment and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miniature pile with reaming hole are calculated, and the burying depth of pile bending moment and lateral peak displace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bending moment and displacement of pile body are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reaming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peak displacement of the miniature pile body appears in the soil surfac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depth of the pile, and the peak bending moment and the peak displacement of the pile body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of the enlarged hole,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pile bod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of the pile. The peak displacement of pile body and the peak moment of pile body also increase, and the maximum point of peak moment of pile body tends to move downwards, which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reaming micro-pile under earthquake.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ype semi-integral bridge.
【作者單位】: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278126,51578161)
【分類號】:U443.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清軍,趙云峰,王漢東,樓夢麟;振動臺模型試驗中地基土域的數(shù)值模擬[J];力學季刊;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莊一舟;程俊峰;李增鋒;王勝智;;基于振動臺試驗的擴孔微型樁受力和變形性能研究[J];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2 莊一舟;陳云;黃福云;錢海敏;;頻率對微型樁-土動力相互作用影響的試驗研究[J];世界橋梁;2016年05期
3 袁勇;黃偉東;禹海濤;;地下結(jié)構(gòu)振動臺試驗模型箱應用現(xiàn)狀[J];結(jié)構(gòu)工程師;2014年01期
4 袁林娟;劉小生;汪小剛;楊正權;楊玉生;;振動臺土-箱結(jié)構(gòu)模型動力特性及反應的解析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12年06期
5 方林;蔣樹屏;林志;王芳其;;穿越斷層隧道振動臺模型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11年09期
6 李振寶;李曉亮;唐貞云;紀金豹;;土-結(jié)構(gòu)動力相互作用的振動臺試驗研究綜述[J];震災防御技術;2010年04期
7 杜建國;林皋;張洪海;;結(jié)構(gòu)-地基相互作用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工業(yè)建筑;2009年S1期
8 朱長安;高波;索然緒;;強震區(qū)隧道洞口段振動臺模型試驗研究[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08年01期
9 陶連金;王沛霖;邊金;;典型地鐵車站結(jié)構(gòu)振動臺模型試驗[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翔;微型樁設計及施工[J];工程勘察;2003年06期
2 陳素青;微型樁在某廠房改建中的設計應用[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4年12期
3 ;微型樁[J];巖土工程界;2006年08期
4 張振;;微型樁的構(gòu)造及施工工藝[J];中華建設;2011年07期
5 鄭雷;;建筑物改造中微型樁基礎替換技術的應用[J];科技風;2011年22期
6 閆金凱;殷躍平;馬娟;;滑坡防治獨立微型樁性狀的大型物理模型試驗研究[J];水文地質(zhì)工程地質(zhì);2012年04期
7 吳璋;何坤;王增琪;田華光;;微型樁的被動錨固作用機理[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12年06期
8 胡明;雷用;李林;陳平;;微型樁計算方法研究綜述[J];重慶建筑;2012年12期
9 張瑛;何計彬;梁炯;李乾坤;;抗滑工程中微型樁工作機理研究現(xiàn)狀[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13年01期
10 徐小林;王全才;王浩;吳清;;排架式微型樁組合結(jié)構(gòu)受力分析[J];水土保持通報;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光文;;微型樁處理滑坡的設計方法[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2 趙斌;劉國輝;;微型樁若干問題的探討[A];山東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jié)構(gòu)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戶巧梅;龔雯;張會明;;空間剛架微型樁體系加固邊坡的內(nèi)力初步探討[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環(huán)境地質(zhì)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白;劉小麗;黃敏;;微型樁在基坑工程中的應用與思考[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zhì)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孫書偉;朱本珍;馬惠民;;框架微型樁結(jié)構(gòu)抗滑特性的模型試驗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孫劍平;陳啟輝;尹燕池;田文寶;;微型樁在建筑物室內(nèi)增層改造中的應用[A];第九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7 陳仁朋;龔健;陳云敏;呂凡任;應建國;程光明;;軟土地基中微型樁原型試驗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8 王喚龍;周德培;肖維民;;微型樁組合結(jié)構(gòu)合理單元間距的探討[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許珂;;微型樁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方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10 肖國平;李金霞;孫文濤;刁魯明;王靜娣;;微型樁在高爐改造地基托換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劉津邋陳利;±800kV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微型樁基礎試驗進展順利[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喚龍;微型樁組合抗滑結(jié)構(gòu)受力機理與防腐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2 王樹豐;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樁防治工程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3 孫書偉;微型樁結(jié)構(gòu)加固邊坡受力機制和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世剛;黃土滑坡中抗滑微型樁工作機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鄭振通;微型樁加固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對比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3 范叩鑫;微型樁加固堆積層膨脹土滑坡模型試驗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牛文慶;微型樁支擋結(jié)構(gòu)地震動力特性試驗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6年
5 李昌龍;山區(qū)公路滑坡微型樁受力機理及應用研究[D];貴州大學;2016年
6 張本祿;基于邊坡應急處治的微型樁設計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7 劉華飛;雨水作用下土坡微型樁群加固機理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陳佳星;微型樁與錨索復合支護輸電塔高邊坡應用研究[D];南昌工程學院;2017年
9 馬廷雷;微型樁組合抗滑結(jié)構(gòu)程序化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10 張益鋒;微型樁抗滑組合結(jié)構(gòu)受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356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3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