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巡航控制車輛跟馳模型綜述
本文選題:交通工程 + 車輛跟馳模型 ; 參考:《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分析了自動駕駛汽車自適應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和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車輛跟馳模型,從系統(tǒng)控制原理、車車通信技術與車間時距方面闡述了ACC與CACC車輛的異同點;將目前主流ACC/CACC車輛跟馳模型分為3類:基于智能駕駛的車輛跟馳模型、加州伯克利大學PATH實驗室車輛跟馳模型與基于控制論的車輛跟馳模型,總結3類車輛跟馳模型的建模思路與主要優(yōu)缺點;從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穩(wěn)定性3方面,分析了ACC/CACC車輛對交通流特性的影響,及其研究現(xiàn)狀與未來發(fā)展趨勢。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ACC/CACC車輛跟馳模型對通行能力的影響存在較大差別,ACC/CACC車輛有利于提升交通安全性,但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安全性評價指標,難以量化ACC/CACC車輛對交通安全性的影響程度;小規(guī)模實車試驗驗證了ACC車輛具有不穩(wěn)定的交通流特性,否定了ACC車輛穩(wěn)定性數(shù)值仿真結果,而數(shù)值仿真試驗和小規(guī)模實車試驗均表明CACC車輛可較好提升交通流穩(wěn)定性,因此,完全依賴于計算機仿真試驗無法獲得令人信服的結論,實車試驗是ACC/CACC研究的必要途徑;為了完善ACC/CACC在交通領域的研究,應構建不同ACC/CACC車輛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圖模型、智能網(wǎng)聯(lián)環(huán)境下的ACC/CACC車輛跟馳模型建模方法與ACC/CACC混合交通流穩(wěn)定性解析方法。
[Abstract]:The model of auto-driving vehicl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nd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CC and CACC vehicle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control principle, vehicle-vehic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workshop time distance. The current mainstream ACC/CACC car-following model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telligent driver-based car-following model, PATH lab car-following model and cybernetic-based car-following model. The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ree kinds of car-following model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ACC/CACC vehicles on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road capacity, traffic safety and traffic flow s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CC/CACC car-following models on traffic capacity is quite different. ACC-CACC vehicles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raffic safety, but there is no uniform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It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ACC/CACC vehicles on traffic safety. Small scale real vehicle tests verify the unstable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CC vehicles and negat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ACC vehicle 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 and small scale vehicle test show that CACC vehicle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raffic flow. Therefore, it is impossible to obtain a convincing conclusion by computer simulation test. The real vehicle test is a necessary approach to ACC/CACC research.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research of ACC/CACC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basic graph model of mixed traffic flow under different ACC/CACC vehicle proportions, the modeling method of ACC/CACC vehicle following model and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ACC/CACC mixed traffic flow stabilit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lligent network connection.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江蘇省城市智能交通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現(xiàn)代城市交通技術江蘇高校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馬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78113)
【分類號】:U463.6;U491.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洪飛,雋志才,王曉原;基于模糊推斷的車輛跟馳模型[J];中國公路學報;2001年02期
2 趙淑芝,張梟雄,賈洪飛,韓左慈;利用五輪儀實驗數(shù)據(jù)建立車輛跟馳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3 任雪梅,朱英平,王武宏,黃鴻;基于徑向基函數(shù)神經網(wǎng)絡車輛跟馳模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4 王曉原,雋志才,賈洪飛,孟昭為;基于安全間距的車輛跟馳模型研究綜述[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5 熊烈強,王富,李杰;考慮前后車速度關系的車輛跟馳模型[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9期
6 魏慶曜,陳斌,金煒東,高利;基于Multi-Agent System的跟馳模型[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王浩;馬壽峰;;適用于彎度與坡度的跟馳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5年11期
8 陳斌,金煒東,高利;特殊過程下的車輛跟馳模型數(shù)值模擬分析[J];中國公路學報;2005年01期
9 徐學明;榮建;王麗;;混合神經網(wǎng)絡跟馳模型的建立[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10 姜杰;;車輛跟馳模型對比研究[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譙志;田川;馬璐;易富君;;基于駕駛員延遲效應的跟馳模型及其數(shù)值仿真[A];第24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徐榮改;徐鑒;;車輛時滯跟馳模型中Bautin分岔誘發(fā)的交通模式[A];第九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學術會議會議手冊[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白翰;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車輛安全運行順適過渡理論相關基礎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楊達;考慮后車的車輛跟馳行為建模及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3 唐毅;基于前后多車信息的跟馳模型及其車流平穩(wěn)性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4 李永福;面向T-CPS的微觀交通認知方法及相關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少鋒;新型非機動車微觀運動模型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
2 崔煜;反饋控制理論在跟馳模型和格子流體模型中的應用[D];寧波大學;2015年
3 呂峰;城市交通流中的若干非線性密度波方程[D];寧波大學;2015年
4 杜君;車輛跟馳模型仿真實驗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6年
5 趙順;基于修正優(yōu)化速度函數(shù)的多前車跟馳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唐榛;降雪天氣下新疆高速公路車輛跟馳模型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6年
7 徐龍;面向排放測算的車輛跟馳模型對比分析與優(yōu)化[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8 劉亞帝;冰雪條件下城市主干道車輛跟馳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劉巖;車輛跟馳模型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06年
10 徐學明;基于人工神經網(wǎng)絡的車輛跟馳模型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284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28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