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鐵路極高地應力隧道施工控制技術
本文關鍵詞:渝黔鐵路極高地應力隧道施工控制技術
更多相關文章: 高地應力 隧道 變形 監(jiān)控量測 支護參數(shù) 二次襯砌
【摘要】:研究目的:渝黔鐵路天坪隧道長為13.928 km,是全線控制性工程,地質情況極為復雜,其中進入斜井施工后,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初支變形嚴重、底板隆起等現(xiàn)象,經(jīng)實測判定該地段為極高地應力區(qū),易發(fā)生大變形現(xiàn)象。因此,應研究安全可靠的施工措施完成高地應力區(qū)段的施工。研究結論:通過在天坪隧道的施工實踐,總結出以下施工措施確保極高地應力施工安全質量:(1)應增加預留變形量,確保高地應力軟巖變形后不侵限;(2)應加強監(jiān)控量測,預測圍巖變形量,以便指導施工;(3)應及時調整支護參數(shù),動態(tài)適應圍巖;(4)當初支變形速率7 d連續(xù)小于1 mm/d時,及時施作二次襯砌混凝土;(5)本研究結論可為類似高地應力隧道施工提供參考與借鑒。
【作者單位】: 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中鐵隧道集團一處有限公司;
【基金】:重慶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cstc2012gg-yyjs30002)
【分類號】:U455.4
【正文快照】: ~~渝黔鐵路極高地應力隧道施工控制技術@王明慧$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重慶400014 @張忠愛$中鐵隧道集團一處有限公司!重慶401121 @張橋$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重慶400014研究目的:渝黔鐵路天坪隧道長為13.928 km,是全線控制性工程,地質情況極為復雜,其中進入斜井施工后,發(f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水善;;堡鎮(zhèn)隧道軟巖高地應力地層大變形控制關鍵技術[J];隧道建設;2009年02期
2 吳廣明;;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隧道施工技術[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帥建兵;;老東山隧道軟弱圍巖變形開裂控制技術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1期
2 楊春杰;;茶林頂隧道初期支護大變形的整治[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年05期
3 石少帥;李術才;李利平;隋斌;周宗青;;軟弱夾層對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規(guī)律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3年04期
4 孫健家;;軟弱淺埋隧道圍巖大變形控制技術研究[J];安徽建筑;2014年01期
5 薛曉輝;張軍;宿鐘鳴;孫志杰;員康鋒;;高地應力軟巖隧道大變形失穩(wěn)機理及支護對策研究[J];公路;2015年03期
6 葉康慨;;木寨嶺隧道大坪有軌斜井施工大變形段分析及處理技術[J];隧道建設;2010年02期
7 張獻偉;;木寨嶺隧道炭質板巖段大變形控制技術[J];隧道建設;2010年06期
8 李小坤;;滇中紅層軟弱圍巖隧道變形開裂原因分析及處治措施研究[J];隧道建設;2012年01期
9 周紅;李柏林;;紙坊隧道大變形控制技術[J];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10 崔嵐;鄭俊杰;章榮軍;余舜;;軟弱破碎帶隧道圍巖變形及初期支護受力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樹棟;復雜地應力區(qū)隧道軟弱圍巖大變形控制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王更峰;炭質板巖蠕變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變形控制中的應用[D];重慶大學;2012年
3 李文江;軟弱圍巖隧道變形特征與控制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永林;二郎山隧道在高地應力條件下大變形破壞機理的研究及治理原則[J];公路;2000年12期
2 張旭;;宜萬鐵路堡鎮(zhèn)隧道仰拱施工技術[J];建筑;2007年12期
3 吳克紹;高地應力大斷層中用錨噴網(wǎng)鋼支架復合支護[J];江蘇煤炭;1998年04期
4 張群健;;監(jiān)測技術在堡鎮(zhèn)隧道極高地應力段施工的應用[J];隧道建設;2008年02期
5 張旭;;堡鎮(zhèn)隧道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地段施工技術要點及體會[J];山東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6 張浚厚;;堡鎮(zhèn)隧道高地應力軟巖地層施工力學行為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4期
7 張志強,鄭鴻泰;高地應力條件下隧道大變形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0年S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旭峰;擠壓性圍巖隧道施工時空效應及其大變形控制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樹軍;;高地應力大變形隧道變形特性及工程應對措施分析[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2 王水善;;堡鎮(zhèn)隧道軟巖高地應力地層大變形控制關鍵技術[J];隧道建設;2009年02期
3 胡文濤;;極高地應力軟巖擠壓變形特征及支護結構工作性態(tài)分析[J];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2012年04期
4 劉高,諶文武,韓文峰,彭恒逸;黃河黑山峽小觀音壩址高地應力問題探討[J];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5 張群健;;監(jiān)測技術在堡鎮(zhèn)隧道極高地應力段施工的應用[J];鐵道建筑;2007年12期
6 張旭;;堡鎮(zhèn)隧道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地段施工技術要點及體會[J];山東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7 韓星俊;;高地應力軟巖隧道圍巖加固圈合理厚度分析[J];鐵道建筑;2008年08期
8 許延波;;高地應力地區(qū)大斷面隧洞快速掘進施工[J];水利水電施工;2012年04期
9 張群健;;監(jiān)測技術在堡鎮(zhèn)隧道極高地應力段施工的應用[J];隧道建設;2008年02期
10 段少國;;高地應力下TBM轉渣系統(tǒng)及其施工技術研究[J];鐵道建筑;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吳成剛;何川;李訊;張峰;;高地應力下隧道結構力學的模型試驗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祁生文;伍法權;;高地應力地區(qū)河谷應力場特征[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3 吳江敏;;高地應力條件下隧道合理洞軸方位及斷面形狀的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1994年
4 段汝健;胡香偉;;高地應力地區(qū)地下洞室施工的幾個問題探討[A];南方十三。▍^(qū)、市)水力發(fā)電學會秘書長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郭宏海;;硬巖高地應力下的巖爆處理施工[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6 張丕界;張旭東;王更峰;;高地應力層狀圍巖隧道大變形控制工程試驗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張春生;;高地應力地區(qū)大型水電工程中的巖體分區(qū)破裂問題及思考[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21:深部巖石工程圍巖分區(qū)破裂化效應[C];2008年
8 韓常領;;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工程勘察設計[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公路設計與施工卷[C];2002年
9 楊天俊;;拉西瓦水電站地下硐室?guī)r爆現(xiàn)象典型實例分析[A];西北五。▍^(qū))水電學會聯(lián)系網(wǎng)第20次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龔渝新 蒲森 李國松 何志平;科技攻關創(chuàng)奇跡[N];人民鐵道;2008年
2 黃寰 徐治國;加強研究,遏制中國西部地災[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景濤;高地應力下硬巖本構模型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2 陳志敏;高地應力軟巖隧道圍巖壓力研究和圍巖與支護結構相互作用機理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揚;超長深埋隧洞高地應力巖爆的數(shù)值模擬預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徐大華;高地應力破碎圍巖大變形控制技術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3年
3 賈慶穩(wěn);高地應力下山嶺隧道的地震破壞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肖海波;高地應力區(qū)域TBM組裝洞室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與錨桿參數(shù)優(yōu)化[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5 劉俊鵬;峽口隧道軟巖高地應力大變形施工技術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3年
6 鄧成語;高地應力炭質千枚巖隧道支護及襯砌結構形式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4年
7 嚴駿;強震后都汶路特殊高地應力現(xiàn)象與隧道巖爆防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8 王樹洪;高地應力高外水壓隧洞圍巖穩(wěn)定和支護結構研究及應用[D];河海大學;2004年
9 劉士海;高地應力軟巖隧道施工期時空效應及初期支護選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10 田智慧;高地應力軟巖隧道施工技術的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631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6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