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壓開采陷落柱的精準圈定及注漿加固技術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4-07 02:29
團柏煤礦生產時期陷落柱發(fā)育,在全區(qū)域帶壓的下組煤不到6 km2的采掘范圍內,揭露陷落柱達107個,其中,導含水的有46個,因此在水源的判別、陷落柱的精準圈定以及綜合治理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以10-215工作面陷落柱的初步圈定、精準探查以及注漿加固杜絕水害發(fā)生為主要闡述內容,介紹推廣相關防治水技術經驗。
【文章來源】:能源與節(jié)能. 2020,(04)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X2導水陷落柱注漿鉆孔施工情況
根據長時間的采掘經驗及各類技術報告成果分析,10號煤層開采范圍內的斷層落差基本在3 m以內,對防治水工作的開展影響有限,大多數隱伏構造經實際探查驗證后均為陷落柱。團柏煤礦也總結了常規(guī)鉆探過程中陷落柱的辨識特征[3],為陷落柱的精準確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a)在鉆機恒壓推進過程中,巖石突然變軟,進尺突然加快;或者在總體變軟、進尺加快的情況下,還出現時軟時硬且變化頻率很高的情況,鉆機給壓出現一定范圍的波動。b)出現不同程度的出水現象,出水量與陷落柱導含水性密切相關。陷落柱含水性、導水性的強弱主要取決于柱體內部巖石風化程度的高低,風化程度越高,柱體內部破碎巖石之間的空隙充填得越密實,其含水性、導水性就越差,甚至不出水;如果柱內巖石風化程度低,柱體內部破碎巖石之間的空隙沒有充填物或充填稀松,那么此陷落柱是強導水陷落柱。c)鉆進中往往出現糊鉆、卡鉆、孔內漏水現象。糊鉆的原因是柱內巖石風化成泥,把鉆頭糊住,使鉆桿無法過水;卡鉆的原因是柱內巖石破碎塊掉進孔內,把鉆具卡住;出現漏水現象,即孔內不返水或返出部分水,其原因是柱內破碎巖石之間有空隙,鉆孔進入柱體內部。d)鉆進中返出的水突然由清變渾,類似于泥漿,而且保持很大距離,這在所有鉆孔見陷落柱時均有表現,只是程度稍有不同。清水變?yōu)闇喫脑蚴侵w內巖石風化成泥后,經鉆孔水沖后變渾返出。返出水發(fā)渾的程度與柱體內巖石性質及風化程度有關,巖石越松軟、風化程度越高,返出來的水渾的程度越高。
為防止突水事故的發(fā)生,團柏煤礦對此陷落柱共施工底板注漿孔9個,終孔深度平均為底板下20 m,鉆探總進尺為830 m,注水泥漿541.5 t,終壓至3 MPa。經掃孔檢驗后,單孔涌水量均在2 m3/h以下。X3導水陷落柱注漿鉆孔施工情況見圖3。4.4 綜合異常區(qū)Z2和Z3驗證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音頻電透視法在東龐礦北井防探水中的應用[J]. 李文峰. 河北煤炭. 2008(01)
本文編號:3122621
【文章來源】:能源與節(jié)能. 2020,(04)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X2導水陷落柱注漿鉆孔施工情況
根據長時間的采掘經驗及各類技術報告成果分析,10號煤層開采范圍內的斷層落差基本在3 m以內,對防治水工作的開展影響有限,大多數隱伏構造經實際探查驗證后均為陷落柱。團柏煤礦也總結了常規(guī)鉆探過程中陷落柱的辨識特征[3],為陷落柱的精準確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a)在鉆機恒壓推進過程中,巖石突然變軟,進尺突然加快;或者在總體變軟、進尺加快的情況下,還出現時軟時硬且變化頻率很高的情況,鉆機給壓出現一定范圍的波動。b)出現不同程度的出水現象,出水量與陷落柱導含水性密切相關。陷落柱含水性、導水性的強弱主要取決于柱體內部巖石風化程度的高低,風化程度越高,柱體內部破碎巖石之間的空隙充填得越密實,其含水性、導水性就越差,甚至不出水;如果柱內巖石風化程度低,柱體內部破碎巖石之間的空隙沒有充填物或充填稀松,那么此陷落柱是強導水陷落柱。c)鉆進中往往出現糊鉆、卡鉆、孔內漏水現象。糊鉆的原因是柱內巖石風化成泥,把鉆頭糊住,使鉆桿無法過水;卡鉆的原因是柱內巖石破碎塊掉進孔內,把鉆具卡住;出現漏水現象,即孔內不返水或返出部分水,其原因是柱內破碎巖石之間有空隙,鉆孔進入柱體內部。d)鉆進中返出的水突然由清變渾,類似于泥漿,而且保持很大距離,這在所有鉆孔見陷落柱時均有表現,只是程度稍有不同。清水變?yōu)闇喫脑蚴侵w內巖石風化成泥后,經鉆孔水沖后變渾返出。返出水發(fā)渾的程度與柱體內巖石性質及風化程度有關,巖石越松軟、風化程度越高,返出來的水渾的程度越高。
為防止突水事故的發(fā)生,團柏煤礦對此陷落柱共施工底板注漿孔9個,終孔深度平均為底板下20 m,鉆探總進尺為830 m,注水泥漿541.5 t,終壓至3 MPa。經掃孔檢驗后,單孔涌水量均在2 m3/h以下。X3導水陷落柱注漿鉆孔施工情況見圖3。4.4 綜合異常區(qū)Z2和Z3驗證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音頻電透視法在東龐礦北井防探水中的應用[J]. 李文峰. 河北煤炭. 2008(01)
本文編號:31226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2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