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彈簧操動機構凸輪機構設計分析
本文關鍵詞: 彈簧操動機構 凸輪機構 機構設計 輸出力特性 出處:《機械設計與研究》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彈簧操動機構是否與斷路器負載特性很好地匹配,關鍵在于凸輪機構的合理設計。介紹一種按輸出力特性設計彈簧操動機構凸輪機構的方法,采用該方法開發(fā)了一款合閘操作功達6 600 J的大功率彈簧操動機構,并成功應用在550 k V SF6斷路器上。仿真與試驗結果表明,采用這種方法設計凸輪機構,不僅實現(xiàn)了彈簧操動的輸出力特性和負載特性的最佳匹配,而且可有效減小機構操作功、緩解機構的沖擊,從而提高機構的使用壽命。
[Abstract]:Whether the spring operating mechanism is well matched with the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depends on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cam mechanism.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designing the cam mechanism of the spring operating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force characteristic. By using this method, a high power spring operating mechanism with operating power of 6 600J has been developed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550kV SF6 circuit breaker. The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chanism can be used in 550kV SF6 circuit breakers. Using this method to design the cam mechanism, not only the optimum matching of the output force characteristic and load characteristic of spring operation is realized, but also the operating work of the mechanism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impact of the mechanism can be alleviated. Thu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echanism is increased.
【作者單位】: 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分類號】:TH112.2;TM561
【正文快照】: 操動機構是決定斷路器性能的關鍵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到斷路器的技術性能。其中彈簧操動機構以其結構簡單、體積小、壽命長、對環(huán)境無污染、耐氣候條件好、免運行維護、可靠性高等優(yōu)點在高壓斷路器中得到廣泛使用,然而由于技術水平所限,現(xiàn)有的彈簧機構操作功不能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衛(wèi),張建峰,王京;蝸形凸輪機構的設計和使用[J];燈與照明;2000年02期
2 鄭衛(wèi);蝸形凸輪機構的設計和使用[J];中國照明電器;2000年10期
3 鄭衛(wèi),張建峰,王京;蝸形凸輪機構的設計和使用[J];機械制造;2001年04期
4 王慶,肖正揚,陶學恒;分度凸輪機構的三維實體顯示與運動仿真[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4年03期
5 賀煒,曹巨江,楊芙蓮,曹西京,劉言松;我國凸輪機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06期
6 何富春,張玉華;平行分度凸輪機構運動譜設計[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7 王致堅;;凸輪機構的參數(shù)化設計及運動仿真[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6年05期
8 李福海;張宏文;李勇;張智明;;摘錠式采棉機凸輪機構的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3年04期
9 胡鴻;;凸輪機構的研究綜述及發(fā)展概況[J];河南科技;2013年23期
10 尚漢冀;;凸輪機構動力學方程的漸近解[J];振動與沖擊;198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芙蓮;葛正浩;彭國勛;;平行分度凸輪機構的多樣化設計[A];第十一屆全國機構學年會暨首屆青年機構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2 曹巨江;肖正揚;楊玉琥;周以齊;郭為忠;于煥文;戴樂明;;前言[A];全國印刷、包裝機械凸輪、連桿機構學術研討會(第6屆全國凸輪機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關于籌備成立凸輪機構專業(yè)學組的通知[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曹巨江;賀煒;葛正浩;曹西京;;我國凸輪機構研究十年回顧[A];第五屆全國凸輪機構學術會議暨中日凸輪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王慶;肖正揚;陶學恒;王艷霞;;分度凸輪機構的三維實體顯示與運動仿真[A];第五屆全國凸輪機構學術會議暨中日凸輪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高培仁;應瑞森;;平行分度凸輪機構的工作原理和設計方法[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包裝與食品工程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7 李小敏;楊光;段彬禮;;凸輪機構的動態(tài)設計[A];2005年十二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湖北專集)[C];2005年
8 常宗瑜;張彬;丁壽賓;楊咸啟;劉貴杰;朱春濤;譚登山;;分度凸輪機構虛擬原型系統(tǒng)的開發(fā)[A];全國印刷、包裝機械凸輪、連桿機構學術研討會(第6屆全國凸輪機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曹巨江;陳雪峰;王宏;吳兆明;;凸輪及凸輪機構企業(yè)標準的制定[A];第五屆全國凸輪機構學術會議暨中日凸輪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3年
10 劉遠偉;常勇;;關于擺桿槽道凸輪機構最小尺寸問題的研究討論[A];第五屆全國凸輪機構學術會議暨中日凸輪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沈煜;活齒分度凸輪機構的創(chuàng)新設計與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2 李蕾;滾珠型弧面分度凸輪機構的動力學分析及其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劉明濤;行星分度凸輪機構的創(chuàng)新設計與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瑞凱;基于Unity3D的凸輪機構虛擬實驗平臺的研究與應用[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
2 陳港;內平動分度凸輪機構動力學與實驗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3年
3 尚偉;凸輪彈性流體動力潤滑油膜厚度測試裝置設計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4 尚彥鑫;內平動分度凸輪機構的減振降噪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5年
5 張興鈺;平行分度凸輪機構剛柔耦合動力學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6年
6 吳秋平;浮動負滾子推桿凸輪機構尺寸綜合/軟件/虛擬樣機[D];集美大學;2016年
7 劉龍;浮動正滾子推桿凸輪機構尺寸綜合/軟件/虛擬樣機[D];集美大學;2016年
8 羅亞琴;凸輪機構可靠性分析[D];西華大學;2016年
9 翟鳳瀟;內平動分度凸輪機構精度影響因素分析與實驗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6年
10 周斌;一種新型高速分度凸輪機構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508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xiegongchenglunwen/145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