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救國:20世紀30、40代中國知識界的空權觀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08:25
本文關鍵詞:航空救國:20世紀30、40代中國知識界的空權觀探究
【摘要】: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知識界生成的空權觀超越了近代早期狹義的空防論,從而具有了現(xiàn)代的內涵。該時期知識界話語中的空權內涵具有作為權利屬性的領空權和作為權力屬性的制空權的雙重屬性。而且,在他們看來,強大空權的獲取之于我國具有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戰(zhàn)略價值。在此認知基礎上,他們提出了從組織建設、人才建設、物質建設和思想建設等四個主要層面把中國建設成為強大空權的構想。需要指出的是,知識界雖把空權視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和國運興衰的重要因子,但并未否認海權、陸權的存在價值,他們更多持有的是空軍優(yōu)勢下的三位一體的建軍思想。
【作者單位】: 贛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關鍵詞】: 空權 抗戰(zhàn) 國防 知識界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37ZS030)
【分類號】:E274
【正文快照】: “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進入存亡絕續(xù)的危急年代。在抗戰(zhàn)建國之大時代,有著學術濟世情懷的中國知識界紛紛以自己的智識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探索抗戰(zhàn)建國、救亡圖存之道的歷史使命;趯Φ诙问澜绱髴(zhàn),尤其是中國抗戰(zhàn)經歷的現(xiàn)實經驗和教訓的總結,他們把建設大空軍國家視為,
本文編號:7302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7302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