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1940-1944)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21:09
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企圖三個月滅亡中國,但隨著戰(zhàn)爭的深入,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夢化為泡影,遂轉(zhuǎn)變戰(zhàn)略,采取“以華制華,以華滅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策略。在此情形下,汪精衛(wèi)1938年在河內(nèi)發(fā)表“艷電”聲明,投入日本懷抱,接受日本所謂和平方略。到1940年3月,以汪精衛(wèi)為首的偽國民政府宣布“還都”南京,為了宣傳其統(tǒng)治政策、擺脫“漢奸”身份、美化日本侵略,汪偽政府創(chuàng)辦不少報紙、雜志,著名“漢奸頭目”蘇成德創(chuàng)辦的《新東方》就是其中之一。《新東方》在“中日親善”的主旨下宣傳所謂“和平主義”,譴責抗日,其實質(zhì)是美化、洗白汪偽政府,充當日本文化侵略工具。第一部分介紹了《新東方》的概況。七七事變后,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中國文化事業(yè)遭到巨大破壞,汪精衛(wèi)集團投靠日本,成立偽政府幫助日本統(tǒng)治“淪陷區(qū)”,《新東方》就是為了迎合汪偽政府、適應(yīng)日本統(tǒng)治需要而創(chuàng)刊的。從1940年3月30日由著名“漢奸頭目”蘇成德創(chuàng)刊到1944年12月?,一共10卷37期,雖然前期經(jīng)營困難,但在汪偽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渡過了難關(guān)并且獲得了相當不錯的銷量與銷路。以“和平”、“反共”為主旋律的《新東方》,在“淪陷區(qū)”還是有一定...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起與意義
二、學術(shù)前史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一、《新東方》概況
(一) 創(chuàng)辦的時代背景
(二) 《新東方》的總體概貌
二、《新東方》中的政治面面觀
(一) 國際局勢剖析
(二) 國內(nèi)局勢分析
三、《新東方》中的經(jīng)濟狀況
(一) 中國經(jīng)濟與世界經(jīng)濟
(二) 汪偽經(jīng)濟與日本“扶持”
四、《新東方》中的文化塑造
(一) 利用“名人效應(yīng)”,鞏固統(tǒng)治基礎(chǔ)
(二) 推崇日本文化,“淡化”中日矛盾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戰(zhàn)時期的國民黨政權(quán)——1937-1945年民國政治史研究述評[J]. 羅敏.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15(02)
[2]試析國民黨抗戰(zhàn)時期的持久戰(zhàn)略[J]. 尹艷輝,欒雪飛.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3)
[3]南京偽政權(quán)的政治文化:以成立與紀念慶典為中心[J]. 王楠. 民國研究. 2012(01)
[4]從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處理中共問題的政策思路看國共磨擦[J]. 同書琴. 中共黨史研究. 2011(10)
[5]論抗日戰(zhàn)爭時期美國對華政策[J]. 王巧榮.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6]華北地區(qū)最后一份漢奸報紙——《華北新報》研究[J]. 程曼麗.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4(03)
[7]“九·一八”事變前后南京政府的對日政策[J]. 翟金忠. 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1)
[8]日本華中“毒化”和汪偽政權(quán)[J]. 陳正卿.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9(01)
[9]汪偽政權(quán)與“大亞洲主義”[J]. 裴京漢. 民國檔案. 1998(03)
[10]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是如何對待“統(tǒng)一”的[J]. 顧真. 黨史研究與教學. 1996(03)
博士論文
[1]精神抵抗:東北淪陷區(qū)報紙文學副刊的政治身份與文化身份[D]. 蔣蕾.吉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東北淪陷區(qū)《盛京時報》副刊《神皋雜俎》研究[D]. 劉小語.遼寧大學 2016
[2]華北淪陷區(qū)《婦女雜志》期刊研究[D]. 肖楠.江西師范大學 2014
[3]華北淪陷區(qū)《中國文藝》期刊研究[D]. 毛宇飛.江西師范大學 2014
[4]上海淪陷時期《萬象》雜志對新文學作家言說空間的重建[D]. 杜莎.陜西師范大學 2013
[5]東北淪陷時期《青年文化》雜志文學場域研究[D]. 張娜.沈陽師范大學 2012
[6]黑龍江淪陷時期報紙文藝副刊研究綜述[D]. 卞策.哈爾濱師范大學 2009
[7]《文友》(1943-1945)研究[D]. 魏霄.華東師范大學 2008
[8]對上海淪陷區(qū)一份綜合性文學雜志的歷史考察—《風雨談》研究[D]. 唐倩.華東師范大學 2008
[9]《古今》研究[D]. 肖進.華東師范大學 2008
[10]從《雜志》看上海淪陷時期的文學[D]. 杜國亮.廈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38545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起與意義
二、學術(shù)前史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一、《新東方》概況
(一) 創(chuàng)辦的時代背景
(二) 《新東方》的總體概貌
二、《新東方》中的政治面面觀
(一) 國際局勢剖析
(二) 國內(nèi)局勢分析
三、《新東方》中的經(jīng)濟狀況
(一) 中國經(jīng)濟與世界經(jīng)濟
(二) 汪偽經(jīng)濟與日本“扶持”
四、《新東方》中的文化塑造
(一) 利用“名人效應(yīng)”,鞏固統(tǒng)治基礎(chǔ)
(二) 推崇日本文化,“淡化”中日矛盾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戰(zhàn)時期的國民黨政權(quán)——1937-1945年民國政治史研究述評[J]. 羅敏.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15(02)
[2]試析國民黨抗戰(zhàn)時期的持久戰(zhàn)略[J]. 尹艷輝,欒雪飛.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3)
[3]南京偽政權(quán)的政治文化:以成立與紀念慶典為中心[J]. 王楠. 民國研究. 2012(01)
[4]從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處理中共問題的政策思路看國共磨擦[J]. 同書琴. 中共黨史研究. 2011(10)
[5]論抗日戰(zhàn)爭時期美國對華政策[J]. 王巧榮.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6]華北地區(qū)最后一份漢奸報紙——《華北新報》研究[J]. 程曼麗.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4(03)
[7]“九·一八”事變前后南京政府的對日政策[J]. 翟金忠. 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1)
[8]日本華中“毒化”和汪偽政權(quán)[J]. 陳正卿. 抗日戰(zhàn)爭研究. 1999(01)
[9]汪偽政權(quán)與“大亞洲主義”[J]. 裴京漢. 民國檔案. 1998(03)
[10]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是如何對待“統(tǒng)一”的[J]. 顧真. 黨史研究與教學. 1996(03)
博士論文
[1]精神抵抗:東北淪陷區(qū)報紙文學副刊的政治身份與文化身份[D]. 蔣蕾.吉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東北淪陷區(qū)《盛京時報》副刊《神皋雜俎》研究[D]. 劉小語.遼寧大學 2016
[2]華北淪陷區(qū)《婦女雜志》期刊研究[D]. 肖楠.江西師范大學 2014
[3]華北淪陷區(qū)《中國文藝》期刊研究[D]. 毛宇飛.江西師范大學 2014
[4]上海淪陷時期《萬象》雜志對新文學作家言說空間的重建[D]. 杜莎.陜西師范大學 2013
[5]東北淪陷時期《青年文化》雜志文學場域研究[D]. 張娜.沈陽師范大學 2012
[6]黑龍江淪陷時期報紙文藝副刊研究綜述[D]. 卞策.哈爾濱師范大學 2009
[7]《文友》(1943-1945)研究[D]. 魏霄.華東師范大學 2008
[8]對上海淪陷區(qū)一份綜合性文學雜志的歷史考察—《風雨談》研究[D]. 唐倩.華東師范大學 2008
[9]《古今》研究[D]. 肖進.華東師范大學 2008
[10]從《雜志》看上海淪陷時期的文學[D]. 杜國亮.廈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385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38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