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變更與盈余管理——基于PSM和DID方法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 CEO變更 盈余管理 傾向得分匹配法 雙重差分法 出處:《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文章以2011-2015年我國滬深兩市A股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為樣本,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和雙重差分法,對比分析發(fā)生和未發(fā)生CEO變更公司的盈余管理差異,探討CEO變更對盈余管理的"凈效應"。結(jié)果表明,發(fā)生CEO變更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顯著高于未發(fā)生CEO變更的公司。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當CEO與董事長同時變更、CEO繼任者為外部繼任者或公司股權性質(zhì)為非國有時,CEO變更導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高;董事會會議次數(shù)與股權制衡度對CEO變更導致的盈余管理有一定抑制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A-share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ies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in China from 2011-2015 as the sample, adopts the tendency score matching method and the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The differenc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between companies with and without CEO changes is analyzed, and the "net effect" of CEO change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with CEO chang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ny without the change of CEO. Further study found that when CEO and the chairman of the company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CEO successor is the external successor or the ownership of the company is non-state-owned,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degree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CEO is higher; The number of board meetings and the degree of equity balance can restrain earnings management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CEO.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YJA630020) 中南大學教師研究基金項目
【分類號】:F271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盈余管理是公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關于盈余管理的定義,Schipper(1989)認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為獲取個人利益而對所披露的財務信息進行操縱,有目的地干預對外財務報告的過程[1]。美國會計學家斯考特(Scott)在其《財務會計理論》(FinancialAccounting Theory)一書中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一宇;李延喜;薛光;;公司治理差異下管理者變更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基于股東和董事會視角[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15年09期
2 林永堅;王志強;李茂良;;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3年01期
3 邵敏;包群;;出口企業(yè)轉(zhuǎn)型對中國勞動力就業(yè)與工資的影響:基于傾向評分匹配估計的經(jīng)驗分析[J];世界經(jīng)濟;2011年06期
4 呂懷立;李婉麗;;股權制衡的公司治理績效模型研究[J];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5 劉星;安靈;;大股東控制、政府控制層級與公司價值創(chuàng)造[J];會計研究;2010年01期
6 王躍堂;朱林;陳世敏;;董事會獨立性、股權制衡與財務信息質(zhì)量[J];會計研究;2008年01期
7 杜興強;王麗華;;高層管理當局薪酬與上市公司業(yè)績的相關性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7年01期
8 陳信元;夏立軍;;審計任期與審計質(zhì)量: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會計研究;2006年01期
9 李新春,蘇曉華;總經(jīng)理繼任:西方的理論和我國的實踐[J];管理世界;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內(nèi)部控制、非效率投資與企業(yè)價值[J];會計之友;2017年04期
2 葉陳剛;徐偉;馮銀波;;會計準則模式、會計專業(yè)能力與盈余管理行為[J];中國審計評論;2017年01期
3 顧曉安;王盈輝;;高管薪酬激勵方式、管理層權力與內(nèi)部控制有效性的相互關系研究——我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17年01期
4 張宜霞;石大鵬;;行業(yè)壟斷、薪酬管制與高管貨幣性薪酬——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7年01期
5 金玉娜;柏曉峰;;公司治理、內(nèi)部控制對盈余管理影響的研究[J];金融理論探索;2016年06期
6 張學功;劉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業(yè)績敏感性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6年33期
7 李香梅;張志紅;;控制權私有收益、投資與負債融資治理效應——基于不同產(chǎn)權安排的實證研究[J];中國資產(chǎn)評估;2016年11期
8 王凱;武立東;許金花;;專業(yè)背景獨立董事對上市公司大股東掏空行為的監(jiān)督功能[J];經(jīng)濟管理;2016年11期
9 梁權熙;蔣艷平;;董事會治理、代理沖突與股價崩盤風險[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10 陳昊;趙春明;;性別工資不平等:演化路徑與反事實證據(jù)[J];南開經(jīng)濟研究;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永堅;王志強;李茂良;;高管變更與盈余管理——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3年01期
2 姜付秀;朱冰;唐凝;;CEO和CFO任期交錯是否可以降低盈余管理?[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3 李延喜;陳克兢;姚宏;劉伶;;基于地區(qū)差異視角的外部治理環(huán)境與盈余管理關系研究——兼論公司治理的替代保護作用[J];南開管理評論;2012年04期
4 陳德球;雷光勇;肖童姝;;CEO任期、終極產(chǎn)權與會計盈余質(zhì)量[J];經(jīng)濟科學;2011年02期
5 李增福;鄭友環(huán);連玉君;;股權再融資、盈余管理與上市公司業(yè)績滑坡——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1年02期
6 李增福;董志強;連玉君;;應計項目盈余管理還是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基于我國2007年所得稅改革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7 朱星文;廖義剛;謝盛紋;;高級管理人員變更、股權特征與盈余管理——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南開管理評論;2010年02期
8 呂懷立;李婉麗;;控股股東自利行為選擇與上市公司股權制衡關系研究——基于股權結(jié)構的內(nèi)外生雙重屬性[J];管理評論;2010年03期
9 佟巖;陳莎莎;;生命周期視角下的股權制衡與企業(yè)價值[J];南開管理評論;2010年01期
10 杜興強;周澤將;;高管變更、繼任來源與盈余管理[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芳;;大股東與盈余管理程度的實證研究[J];財政監(jiān)督;2007年06期
2 吳聯(lián)生;王亞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計模型與經(jīng)驗證據(jù):一個綜述[J];經(jīng)濟研究;2007年08期
3 孫亮;劉春;;盈余管理程度的決定因素:公司治理抑或經(jīng)營績效[J];財經(jīng)科學;2007年11期
4 孫亮;劉春;;什么決定了盈余管理程度的差異:公司治理還是經(jīng)營績效?——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中國會計評論;2008年01期
5 孫亮;劉春;;公司治理對盈余管理程度的制約作用——以所有權性質(zhì)為背景的經(jīng)驗分析[J];金融評論;2010年03期
6 何雨;;真實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計模型與經(jīng)驗證據(jù)研究綜述[J];商業(yè)時代;2011年23期
7 胡倩倩;;CEO任期與盈余管理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新會計;2014年06期
8 宋金玲;薄祥鵬;;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J];商業(yè)時代;2008年02期
9 黃文伴;李延喜;;管理者薪酬契約與企業(yè)盈余管理程度關系[J];科研管理;2011年06期
10 王志強;劉星;;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與其后期市場表現(xiàn)的實證分析[J];經(jīng)濟管理;2003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潘玲;王德武;;遼寧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實證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2 倉勇濤;儲一昀;;分析師盈余預測之約束力研究——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大志;基于所有權視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動機與制約因素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紀彤;上市公司股權結(jié)構對真實盈余管理影響實證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2 牟燕;終極產(chǎn)權、盈余管理對審計意見的影響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5年
3 張戈;經(jīng)濟周期、行業(yè)景氣度對我國上市公司真實盈余管理程度的影響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王元嵐;CEO和CFO任期交錯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馬曉菲;股權激勵對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6 黃穎;我國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7 劉佳;基于真實交易盈余管理的資本市場反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焦飛飛;盈余持續(xù)性視角下盈余管理程度與股價的相關性研究[D];華僑大學;2016年
9 袁媛;CEO來源、最終控制人與盈余管理[D];揚州大學;2016年
10 鄒禮生;盈余數(shù)字分布與盈余管理程度[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647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xmjj/146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