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中國迎來開放的審計
[Abstract]:Just a few years ago, I visited the head of a grass-roots audit bureau in Hubei Province. He said: "when conducting the review of the democratic conduct of the organization, some people in other units said, what are your audit agencies doing? we don't know the problems we find out every year." At that time, the results of the audit were closed to the public. At that tim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Audit Office or the local audit institutions was vague, and the audit work seemed to be very mysterious. Just a few years later,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
【分類號】:F239.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做好審計工作報告 促進經濟健康、協調、持續(xù)發(fā)展[J];前線;2005年07期
2 ;基層審計人員的困惑與正確引導[J];陜西審計;1999年S1期
3 高翔;;對新“八不準”千萬不能“把不準”[J];中國審計;2009年01期
4 李偉 ,施家芳;透視審計結果公告制度[J];陜西審計;2004年06期
5 ;昆明市政府環(huán)保審計辦法[J];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報;2009年03期
6 蘇天;"審計風暴"凸顯體制難題 ——訪國家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局局長石愛中[J];民主;2004年08期
7 崔振龍;;審計工作報告制度是我國審計制度的靈魂[J];中國審計;2007年13期
8 戚劍武,楊高翔;通報、公布審計結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審計與財務;2000年04期
9 季海春;地方審計機關審計結果公開的制約因素及其對策[J];審計月刊;2005年02期
10 常琪;;質量提升審計成效——來自山東審計“管理質量年”的報道[J];中國審計;2005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賢埠;;現行審計體制的缺陷與改進探討[A];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2 羅小偉;;論國家審制計體制的選擇[A];湖南省審計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潘青;;淺議本級預算執(zhí)行審計[A];審計論文選編[C];1996年
4 ;群眾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知情權[A];紀念《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頒布10周年征文專輯[C];2003年
5 祝遵宏;;審計監(jiān)督發(fā)展的多維觀察[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張得慶;;建設我省審計機關辦公決策服務系統的設想[A];審計論文選編[C];1996年
7 許彥琪;;知情權與小額賠償[A];2003年度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獲獎優(yōu)秀理論文章調研成果選編論文集[C];2004年
8 陶萍;呂曉平;周曉靜;;審計證據質量控制及審計取證風險的防范[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陶萍;陳志堅;呂曉平;;審計證據控制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何翠鳳;;論突發(fā)事件信息公開的真實性原則及其例外[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月金 實習生 路濤;審計已透明 問責應加強[N];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
2 記者 何平;中央新增投資未發(fā)現重大違規(guī)問題[N];光明日報;2009年
3 ;劉家義:尚未發(fā)現4萬億投資使用有重大違法違規(guī)問題[N];中國電力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劉靜 通訊員 許志寶;要充分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作用[N];中國審計報;2009年
5 記者 楊帆 通訊員 馮茂;自治區(qū)五部門要求建立完善審計整改制度[N];內蒙古日報(漢);2009年
6 見習記者 張馨聞 編輯 衡道慶;審計署公布54部門審計結果 擠占挪用現象突出[N];上海證券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許亦聞;審計署公布汶川地震社會捐贈款物審計結果[N];中國審計報;2010年
8 朱錦余;公開審計結果 增強政府審計有效性[N];財會信報;2006年
9 記者 金勇;上半年審計查出違規(guī)金額13.2億元[N];安徽日報;2006年
10 王克懷 曹國華;四川審計結果公開呈現新特點[N];中國審計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塵肇;中國國家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問題研究與機制設計[D];重慶大學;2009年
2 周云平;轉型期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王芳;政府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王淑梅;國家審計質量與效果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張龍;行政知情權的法理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馬學斌;國家審計制約與監(jiān)督權力運行:理論與實證[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7 朱春霞;論信息公開[D];復旦大學;2005年
8 紀建文;知情權論[D];山東大學;2005年
9 郭強華;廉政審計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6年
10 倪巍洲;績效審計機理與對策[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婧;我國地方政府審計結果公開執(zhí)行情況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李蕾;論中國國家審計體制變革的進程與方向[D];復旦大學;2009年
3 朱如意;中國國家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問題及成因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4 盧滟萍;我國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何永清;江西審計機關人力資源開發(fā)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吳遠;我國國家審計公告制度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06年
7 李立春;論審計制度的防治腐敗功能[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胡乃潑;中國審計結果公告的傳播作用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雷沙;國家審計公告制度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10 劉勇;審計信息化系統的研究與實踐[D];四川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232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sjlw/242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