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視角下蜀繡產業(yè)發(fā)展對策研究
本文選題:蜀繡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參考:《絲綢》2015年04期
【摘要】:通過追溯蜀繡起源、興衰與復蘇的發(fā)展歷程,從生產規(guī)模、產品結構、人才隊伍、原材料供應、技術創(chuàng)新、市場認知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蜀繡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在借鑒蘇繡、湘繡發(fā)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融合川蜀特色及"大成都"區(qū)域視角,針對性地提出了未來蜀繡產業(yè)發(fā)展的對策建議,其中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突破傳統(tǒng)經營模式、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特色基地、實施名牌戰(zhàn)略、加大政府財稅扶持力度等方面,以期為傳統(tǒng)蜀繡產業(yè)的振興和發(fā)展做出貢獻。
[Abstract]:By tracing back to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hu embroidery's origin, rise and fall and recove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hu embroider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scale, product structure, talent team, raw material suppl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rket cognition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uzhou embroidery and Hunan embroidery development,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and Shu and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of "Great Chengdu",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embroidery industry,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nd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hu embroidery industry, it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establishes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builds the characteristic base, implements the famous brand strategy, strengthens the government finance and tax support and so on.
【作者單位】: 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四川省絲綢協(xié)會;四川省絲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蜀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金】:四川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2013ZR0058) 成都市科技局軟科學項目(13RKYB015ZF-041)
【分類號】:F426.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唐利群;;湘繡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限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7期
2 舒蕓蕓;;蜀繡歸來 一針一線繡出千年的傳奇[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3年08期
3 朱華;;蜀繡文化探討[J];四川絲綢;2008年04期
4 張序貴;朱利容;楊渝坪;廖雪梅;;蜀繡原生態(tài)產業(yè)鏈的打造[J];絲綢;2009年10期
5 王雪梅;譚丹;;新媒介下蜀繡“關系傳播”探析——以蜀繡作為國禮承載關系為例[J];絲綢;2014年01期
6 王磊;;蜀繡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營銷策略探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年22期
7 唐凱江;;成都蜀繡銷售渠道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商貿;201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黎軍民;;景德鎮(zhèn)禮品陶瓷營銷模式創(chuàng)新分析[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12年05期
2 曾鳳杰;喬洪;;蜀繡技藝應用于茶葉包裝中的探索[J];美與時代(上);2015年02期
3 張序貴;朱利容;楊渝坪;廖雪梅;;蜀繡原生態(tài)產業(yè)鏈的打造[J];絲綢;2009年10期
4 韓先英;;山西刺繡業(yè)的歷史、現(xiàn)狀和未來[J];絲綢;2011年08期
5 喬熠;喬洪;張序貴;;蜀繡傳統(tǒng)技藝的特性研究[J];絲綢;2015年01期
6 王磊;;蜀繡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營銷策略探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年22期
7 李凡;;以“大師工作室”為平臺探索蜀繡人才培養(yǎng)模式[J];職業(yè)時空;2012年02期
8 吳文軒;;繪畫和刺繡的交融——蜀繡的文化特色與價值研究[J];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寅寅;口述史與傳統(tǒng)手工藝[D];西南大學;2012年
2 陳俊潔;纖維基材視覺藝術品的材料選擇及功能分析[D];西南大學;2014年
3 袁元;蜀繡、蜀錦旅游紀念品設計創(chuàng)新探索[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4 賈建林;中國刺繡品國際營銷戰(zhàn)略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文馨;;整合營銷傳播本土化的成功運用——以蒙牛營銷為例[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8年03期
2 江佳英;嚴淇;;璀璨蜀繡——經緯之間的藝術[J];中國博物館;2010年01期
3 孫先知;蜀繡[J];四川絲綢;2000年04期
4 朱華;;蜀繡文化探討[J];四川絲綢;2008年04期
5 童敏;;重慶蜀繡發(fā)展現(xiàn)狀解析及對策[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年04期
6 孟德芝;蜀繡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上海工藝美術;2004年04期
7 陳先紅;;論新媒介即關系[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8 陳春全;;飛針走線話蜀繡[J];中國纖檢;2008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郭雁;孫曉崗;;談海南黎族潤方言婦女服飾的推動和發(fā)展[J];數(shù)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3年06期
2 衛(wèi)小溪;;錦繡文章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J];世界遺產;2014年04期
3 王子嵐;徐陽;;蘇格蘭格子 從民族遺產到全球暢銷品[J];世界遺產;2014年04期
4 夏雪;;論窘境中的南京云錦的傳承與發(fā)展[J];金田;2013年08期
5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毅;手工文化的傳承[D];天津美術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19040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0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