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區(qū)域和國際合作提升中國教育發(fā)展水平
本文關鍵詞:以區(qū)域和國際合作提升中國教育發(fā)展水平 出處:《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1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合作 區(qū)域教育 教育發(fā)展水平 經(jīng)濟全球化 長江經(jīng)濟帶 博洛尼亞進程 一體化發(fā)展 區(qū)域經(jīng)濟 長江三角洲區(qū)域 三角區(qū)域
【摘要】:正一、區(qū)域和國際教育合作不僅重要和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區(qū)域和國際教育合作是國際社會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特別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以及世界貿(mào)易組織《服務貿(mào)易總協(xié)定》的簽定,有力地促進了各國教育的交流合作。早在1988年,歐洲各國便意識到教育合作的重要性,各大學校長和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簽署了《大學憲章》,為未來跨國界的知識交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2年,
【作者單位】: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長江教育研究院;
【分類號】:G649.2
【正文快照】: 一、區(qū)域和國際教育合作不僅重要和必要, 而且十分迫切 區(qū)域和國際教育合作是國際社會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特別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以及世界貿(mào)易組織《服務貿(mào)易總協(xié)定》的簽定,有力地促進了各國教育的交流合作。早在1988年,歐洲各國便意識到教育合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北京首家“信息化教育合作!闭浇遗芠J];中國電化教育;2002年11期
2 ;巴黎南11大學校長訪問我校并簽署教育合作協(xié)議[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9期
3 劉莉;;歐盟教育合作機制及感想[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唐曉萍;;國際教育合作機制的理論探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陳文娟;李濤;;中俄教育合作情況淺析[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7年11期
6 ;中國與蘇格蘭書寫教育合作新篇章[J];出國與就業(yè);2008年07期
7 韋文武;;中新教育合作及幾點思考[J];創(chuàng)新;2010年04期
8 黎巧萍;;廣西與越南的教育合作與交流[J];東南亞縱橫;2010年12期
9 徐海燕;;上海合作組織的十年教育合作[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10 周鵬;;馬刊高度贊揚中馬教育合作[J];世界教育信息;1997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Young Sun Lee;;東北亞教育合作與大學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角色(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對策與發(fā)展”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第一部分 中非教育合作與交流的發(fā)展歷程[A];中國與非洲國家教育合作與交流[C];2005年
3 張春鉞;;創(chuàng)建教育合作學的理論體系[A];首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第二部分 中非教育合作與交流的主要成果[A];中國與非洲國家教育合作與交流[C];2005年
5 ;第三部分 中非教育合作與交流的展望[A];中國與非洲國家教育合作與交流[C];2005年
6 朱紅;;新時期家校教育合作的研究與實踐[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成果集[C];2006年
7 ;出版說明[A];中國與非洲國家教育合作與交流[C];2005年
8 查強;;“全球-國家-地方”多維范式詮釋加中教育合作:對政策及策略制定的意義(英文)[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塞道藏·阿皮蒂;沈曉雷;;中非教育合作政策:非洲對中非教育合作有何期待?[A];中國非洲研究評論(2012)[C];2013年
10 ;前言[A];中國與非洲國家教育合作與交流[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深化兩省區(qū)科技教育合作[N];南方日報;2013年
2 記者 呂惠鈞;東南亞教育合作緣何青睞云南高校[N];昆明日報;2013年
3 記者 賴競超 實習生 梁欣瑩;共同推進可持續(xù) 發(fā)展與教育合作[N];南方日報;2013年
4 記者 沈朝暉 通訊員 陸靈剛;甬港教育合作交流會舉行[N];寧波日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韓雪 衣春翔;我省深化對俄教育合作[N];黑龍江日報;2014年
6 記者 楊桂青;中希簽訂教育合作議定書[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中俄教育合作分委會舉行第七次會議[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8 高海濤;中俄教育合作分委會舉行第八次會議[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記者 胡貴青;英國康沃教育代表團到玉訪問[N];玉溪日報;2009年
10 記者 趙寶玉 通訊員 劉旭東;安塞縣與新城區(qū)啟動教育合作交流[N];陜西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沈俊強;中國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合作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趙芳芳;館校美術教育合作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何鵬;中國與非洲教育合作與交流淺析[D];外交學院;2009年
3 葉星;論國際教育合作與其對增強我國軟實力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路偉;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中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合作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5 方統(tǒng)偉;高校信息素質(zhì)教育合作模式探析[D];南昌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370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3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