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業(yè)碳匯經濟價值評估及實現機制探討
本文選題:西藏 切入點:林業(yè)碳匯 出處:《中國藏學》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化以及我國碳市場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碳匯在清除溫室氣體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關注,并已成為碳市場的交易產品之一。文章基于不同的碳匯價格,對西藏林業(yè)碳匯的經濟價值進行了核算,從市場和政府兩方面,探討了西藏林業(yè)碳匯經濟價值實現的市場交易機制和政府補貼機制。認為市場方面應盡快開發(fā)林業(yè)碳匯項目,并鼓勵自愿認購林業(yè)碳匯,尋求跨區(qū)域的交易;政府方面除提高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貼標準外,還應開展林業(yè)碳匯專項補貼,并建立區(qū)域間的合作關系,拓展補貼資金來源。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arbon market in China, the role of carbon sinks in the removal of greenhouse gases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trading products of the carbon market. In this paper, the economic value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ibet is calculated, and the market trading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subsidy mechanism for realiz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forestry carbon sinks in Tibet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market and government. It is considered that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s should be develop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market. In addition to raising the subsidy standard of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develop special subsidies for forestry carbon sinks, and establish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relations to expand the source of subsidy funds.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循環(huán)經濟研究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
【分類號】:F127.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許明瑞;;關于三體相互作用的典型模型分析[J];時代教育;2017年04期
2 張勇;黃時中;;類氬體系基態(tài)能量的相對論修正[J];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2015年03期
3 張勇;黃時中;;氬原子基態(tài)波函數和能量的解析計算[J];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2015年01期
4 張勇;黃時中;;鉀原子和類鉀離子基態(tài)波函數和能量的解析計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5 謝柏東;黃時中;;堿金屬原子多極極化率的解析計算及其應用[J];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2013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寶鑫;;淺談基于碳匯理論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A];2008北京奧運園林綠化的理論與實踐[C];2009年
2 謝淑娟;匡耀求;黃寧生;;我國發(fā)展碳匯農業(yè)的若干對策研究[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ǘC];2010年
3 董克庫;米曉琴;李英;李忠有;;淺談設立寧夏六盤山地區(qū)碳匯功能區(qū)的重要性[A];寧夏林學會第二屆林業(yè)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11年
4 張家來;袁傳武;孫亮;鄭蘭英;林冬榮;張華;涂文海;;碳匯林的計量與監(jiān)測研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10 林業(yè)與氣候變化論文集[C];2009年
5 郭忠升;;碳匯林、植被承載力與森林可持續(xù)經營[A];2010中國科協年會第五分會場全球氣候變化與碳匯林業(yè)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6 李麗嬌;;國內外碳匯交易機制對我國省域林業(yè)碳匯補償機制構建的啟示[A];山地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西南片區(qū)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于海良;楊莉;趙金華;寧葉茂;;重視河北草原碳匯價值 推進低碳經濟發(fā)展[A];2010畜牧業(yè)與低碳經濟科技論文集[C];2010年
8 孟靜靜;劉靜宇;黃少鵬;;土壤碳匯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復[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9 王天津;;時代需要創(chuàng)立西藏區(qū)域碳匯功能區(qū)[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王天津;;加快發(fā)展北京市林業(yè)碳匯促進城鄉(xiāng)一體化[A];城鄉(xiāng)一體化與首都“十二五”發(fā)展——2012首都論壇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內蒙古自治區(qū)農牧廳廳長 郭健;開發(fā)草原碳匯功能 轉變牧區(qū)發(fā)展方式[N];農民日報;2010年
2 記者 張瑛;我區(qū)開啟對賀蘭山自然保護區(qū)森林碳匯功能研究[N];寧夏日報;2011年
3 記者 路平;廣州將建國內首個林業(yè)碳匯交易平臺[N];廣東科技報;2008年
4 記者 劉娜微;林業(yè)血防工程碳匯功能明顯[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5 李云平;我國加強發(fā)揮草原碳匯功能[N];人民政協報;2009年
6 記者 高琳;致公黨中央培育草原碳匯功能應對氣候變化[N];中國氣象報;2010年
7 記者 陳曉晨;將森林生態(tài)服務轉化為碳匯收益[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8 通訊員 蔣三乃 陳敘圖;碳匯造林技術規(guī)定與檢查驗收辦法實施[N];中國綠色時報;2010年
9 趙雁屏;我省碳匯林面積已近4萬畝[N];山西日報;2010年
10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王天津;西藏可試點碳匯功能區(qū)[N];中國經濟導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崔玉姝;碳匯林項目融資主體行為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李穎;農業(yè)碳匯功能及其補償機制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年
3 陳英;林業(yè)碳匯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陳偉;基于碳中和的中國林業(yè)碳匯交易市場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年
5 李建華;碳匯林的交易機制、監(jiān)測及成本價格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書紅;小區(qū)域林地碳匯價值評價[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常帆;基于遙感技術的麥田生態(tài)系統碳匯模型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孫艷芳;河南省碳源碳匯時空變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4 寧可;農戶和國有林場碳匯供給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5年
5 李娟;湖南會同縣杉木人工林管理碳匯的核算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5年
6 胡越;林業(yè)碳匯減排量生產者權利的實現[D];浙江農林大學;2015年
7 周敏;論構建我國的藍色碳匯交易法律制度[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8 吳作省;馬尾松碳匯效率評價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
9 王正淑;基于碳匯的縣南溝流域退耕生態(tài)林補償標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2016年
10 林海鵬;浙江省樂清市碳匯林實證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400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4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