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本文關鍵詞: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大給我國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為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國逐漸由計劃經(jīng)濟轉為市場經(jīng)濟。但是由于我國特殊的制度環(huán)境、市場經(jīng)濟不完善,僅僅靠市場的資源配置是不能促進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此時,通過政府宏觀調控對資源配置進行合理的分配,更能將政府與市場的職能做到充分結合。會計師事務所通過發(fā)表審計意見合理保證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錯誤、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進而提高財務報告的可信度,幫助投資者實現(xiàn)更為優(yōu)質的決策。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起步晚、發(fā)展緩慢,加之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相繼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威脅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健康發(fā)展。為了提升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優(yōu)勢,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事務所做大、做強。在有關政府政策和監(jiān)管機構的主導下,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掀起了一股合并浪潮。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并后,直接導致事務所規(guī)模的擴張、數(shù)量減少、審計集中度增加。另一方面,合并后出現(xiàn)的內部整合、審計風險等一系列問題也阻礙著事務所的發(fā)展。繼“中天勤”倒塌之后,政府主導下的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的審計存在的問題開始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焦點。本文以我國政府主導合并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存在的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的特點,對合并后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與思考,力圖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fā)展提供綿薄之力。本文以政府主導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存在審計的問題、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相關的建議為主線,就政府主導合并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進行分析。本文結合審計的業(yè)務流程分析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業(yè)務流程包括業(yè)務承接過程、計劃審計工作過程、實施審計程序、發(fā)表審計意見,針對各業(yè)務流程存在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原因分析,從政府和會計師事務所兩個主體分析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政府主導 會計師事務所合并 審計 審計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39.4;F233
【目錄】: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1 引言12-20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義13-14
- 1.2 文獻綜述14-18
- 1.2.1 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動機及效果研究14-16
- 1.2.2 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16-17
- 1.2.3 政府作用對審計市場的影響研究17-18
- 1.2.4 文獻評述18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8
- 1.4 研究內容與框架18-20
- 2.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理論概述20-29
- 2.1 政府主導下合并浪潮的現(xiàn)狀和特點20-23
- 2.1.1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歷次合并浪潮20-22
- 2.1.2 政府主導下會計師事務所歷次合并浪潮特點22-23
- 2.2 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特點23-26
- 2.2.1 審計對象多樣化23
- 2.2.2 審計市場集中化23-24
- 2.2.3 審計業(yè)務區(qū)域化24
- 2.2.4 審計人員規(guī)范化24
- 2.2.5 審計程序流程化24-26
- 2.3 理論基礎26-29
- 2.3.1 信息不對稱理論26
- 2.3.2 市場失靈理論26-27
- 2.3.3 規(guī)模經(jīng)濟理論27-29
- 3.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的問題29-39
- 3.1 業(yè)務承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29-31
- 3.1.1 未審慎承接新審計客戶30-31
- 3.1.2 未審慎保持審計客戶31
- 3.2 計劃審計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31-33
- 3.2.1 對新增的客戶未執(zhí)行有效的質量控制程序32
- 3.2.2 審計計劃不合理32-33
- 3.3 實施審計程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33-37
- 3.3.1 制度不完善導致的審計難度增加33-34
- 3.3.2 審計技術相對落后34-36
- 3.3.3 審計項目監(jiān)督與指導不嚴格36
- 3.3.4 審計人員接受審計客戶的禮品與款待36-37
- 3.4 發(fā)表審計意見的存在的問題37-39
- 3.4.1 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控制程序重形式輕實質37-38
- 3.4.2 會計師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38-39
- 4.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問題原因分析39-48
- 4.1 政府的作用未合理發(fā)揮39-44
- 4.1.1 未建立健全與會計、審計相關的準則體系39-40
- 4.1.2 未建立健全與審計市場相關的法律體系40-42
- 4.1.3 缺乏對政策執(zhí)行情況的指導和監(jiān)督42
- 4.1.4 審計客戶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42-43
- 4.1.5 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監(jiān)管模式的固有局限性43-44
- 4.2 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44-48
- 4.2.1 政府主導下的合并目的不合理44
- 4.2.2 合并后未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44-45
- 4.2.3 以盈利為目的選擇審計客戶45-46
- 4.2.4 缺乏有效的質量控制程序46-47
- 4.2.5 未遵守應有的職業(yè)道德47-48
- 5.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的問題的對策48-55
- 5.1 從監(jiān)管方角度48-51
- 5.1.1 加強會計、審計準則的可操作性48-49
- 5.1.2 明確健全法律體系,使會計師事務所承擔與其風險相匹配的法律責任49
- 5.1.3 強化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jiān)督和指導49-50
- 5.1.4 確保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50
- 5.1.5 合理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多元化發(fā)展50-51
- 5.2 從會計師事務所角度51-55
- 5.2.1 根據(jù)自身發(fā)展需要,合理選擇合并對象51
- 5.2.2 有效進行合并后的資源整合51-52
- 5.2.3 審慎選擇被審計單位52-53
- 5.2.4 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控制程序53
- 5.2.5 提高審計人員準入門檻,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53-55
- 結束語55-56
- 參考文獻56-60
- 后記60-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春;會計師事務所上規(guī)模后需注意的三個問題[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年06期
2 李家才;會計師事務所應積極開展中小企業(yè)財務診斷業(yè)務[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年07期
3 鐘注;全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情況一覽表[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年07期
4 周艷;談談會計師事務所分所的法律地位問題[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年08期
5 程鳳朝;會計師事務所要注重防范三種風險[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年09期
6 ;浙江省處罰違法違規(gu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年09期
7 鐘注;2001年批準注冊的注冊會計師名單[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1年12期
8 楊育謀;會計師事務所遭遇誠信危機[J];管理與財富;2001年09期
9 王麗娟;會計師事務所──跨省設立分所注冊管理有新規(guī)定[J];會計之友;2001年09期
10 宋耀川;對會計師事務所聯(lián)合的思考[J];山西財稅;200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仁昱;伊鳴;;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戰(zhàn)略選擇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2 肖艷;;我國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方向和戰(zhàn)略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福勝;鐘衛(wèi);郭滕達;;會計師事務所營銷策略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4 王棣華;;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對策[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5 林鐘高;方德梅;;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戰(zhàn)略問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6 董中超;屈福昌;;本土中型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戰(zhàn)略分析——以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于守華;翁珍妍;;董事會特征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基于2005-2007年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代俊;;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的機遇和挑戰(zhàn)——基于2002-2009年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前百家信息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裘瑩;;淺析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事務所差距及改進辦法[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蘇;;論實現(xiàn)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戰(zhàn)略[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于海濤;不要輕易更換事務所[N];證券日報;2003年
2 記者 于海濤;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須規(guī)范[N];證券日報;2003年
3 李 博;企業(yè)須謹慎選擇會計師事務所[N];證券日報;2005年
4 于芳;會計師事務所參與造假的深層剖析[N];財會信報;2005年
5 趙梅;會計師事務所“輪作”審計的設想[N];財會信報;2005年
6 陶靜;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三種風險[N];財會信報;2005年
7 張越文;會計師事務所的發(fā)展戰(zhàn)略[N];財會信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孫郁瑤 趙偉凱;會計師事務所到底應該由誰委托?[N];財會信報;2005年
9 何麗梅 郭蘭英;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fā)展策略[N];財會信報;2005年
10 陳燈國;治理會計師事務所管理體制[N];財會信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杏芬;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決策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李瑞霖;臺灣會計師事務所服務品質缺口實證分析[D];暨南大學;2006年
3 呂志明;會計師事務所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張俊民;會計師事務所誠信監(jiān)管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5 萬俊杰;會計師事務所品牌生成機理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年
6 孫鵬;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與審計談判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沈維揚;產(chǎn)業(yè)環(huán)境、內部資源、戰(zhàn)略聯(lián)盟與組織績效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8 熊建益;關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9 王艷艷;政府管制、所有權安排與會計師事務所選擇[D];廈門大學;2007年
10 董秀琴;會計師事務所行業(yè)專長與審計市場績效的經(jīng)驗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志鵬;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l(fā)展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9年
2 邵曉寧;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9年
3 張運玲;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芳;論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文化的建設[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吉明珠;我國對會計師事務所監(jiān)管的現(xiàn)狀與趨勢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崔文文;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7 龐燕;基于地域視角的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l(fā)展影響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8 程艷艷;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l(fā)展的風險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1年
9 李麗;黑龍江省會計師事務所核心競爭力提升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10 阮響華;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544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55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