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控制股東對企業(yè)內部控制缺陷影響的研究——基于2009—2013年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經驗數(shù)據(jù)
本文關鍵詞:終極控制股東對企業(yè)內部控制缺陷影響的研究——基于2009—2013年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經驗數(shù)據(jù)
【摘要】:設計良好并且有效運行的內部控制是確保企業(yè)完成生產經營目標的重要基礎,本文以2009—2013年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為基礎,實證檢驗了終極控制股東對內部控制缺陷的影響。研究表明:終極控制股東的控制權、現(xiàn)金流權與內部控制缺陷顯著負相關;控制權和現(xiàn)金流權的兩權分離度與內部控制缺陷正相關;金字塔層級與內部控制缺陷顯著正相關。終極控制股東為非國有時兩權分離度與內部控制缺陷正相關但不顯著,終極控制股東為國有時,兩權分離度與內部控制缺陷顯著正相關。但終極控制股東的性質并不會導致控制權、現(xiàn)金流權和金字塔層級對內部控制缺陷的影響發(fā)生大的變化。這表明提高內部控制質量需要考慮終極控制股東帶來的影響。
【作者單位】: 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中國財政雜志社;
【關鍵詞】: 終極控制股東 金字塔層級 內部控制缺陷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15BGL065)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項目批準號:11CGLZ06)的資助
【分類號】:F406.7;F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安然、世通、默克制藥和法國的威望迪等大公司接二連三爆出會計丑聞,這使得人們認識到內部控制缺陷方面的問題。為此,美國國會于2002年出臺了《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OX法案),這部法案強調了提高內部控制質量的必要性,其中302條款規(gu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鄧德強;;金字塔結構與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來自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2 呂長江;肖成民;;民營上市公司所有權安排與掏空行為——基于陽光集團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3 儲成兵;;金字塔股權結構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基于上市公司的經驗數(shù)據(jù)[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4 郭軍;趙息;;董事會治理、高管權力與內部控制缺陷[J];軟科學;201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殊昱;;民營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掏空行為探析——基于東盛科技的案例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2年02期
2 金必簡;李常青;魏志華;;家族控制權特征與信息披露質量的實證研究——來自深交所家族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財會通訊;2012年03期
3 胡志磊;周思維;;上市公司真實盈余管理的動機——基于實證會計理論“三大假設”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2年06期
4 紀映紅;;終極控制人對上市公司績效影響分析[J];財會通訊;2012年11期
5 陸建軍;倪亞梨;;談民營上市公司的金字塔股權結構及其風險問題[J];財會月刊;2008年02期
6 董君;李若山;;現(xiàn)金股利支付與投資者利益保護[J];財會月刊;2008年05期
7 王浪慶;;民營上市公司最終控制人的掏空行為研究——基于中捷案例的分析[J];財會月刊;2009年07期
8 鄢波;杜勇;;大股東異質性對上市公司虧損逆轉性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1年19期
9 王正軍;孟令維;劉正;;家族上市公司終極控制權、現(xiàn)金流權分離與盈余管理——直接上市與間接上市公司的比較研究[J];財會月刊;2012年05期
10 張興亮;歐理平;;金字塔結構與會計盈余可靠性——來自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0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育紅;;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有效性——基于中國滬市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財經科學;2011年02期
2 張繼袖;陸宇建;;控股股東、政府補助與盈余質量[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4期
3 方紅星;孫,
本文編號:5499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54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