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會計論文 >

金融工具減值模型最新成果——IASB與FASB減值模型的差異與趨同

發(fā)布時間:2018-12-15 15:18
【摘要】:"三分類"減值模型是IASB和FASB于2012年共同提出的金融資產減值模型,然而該模型在美國國內卻備受爭議,壓力之下,FASB于2012年7月開始制定自己的減值模型。本文通過對IASB和FASB的減值模型進行差異分析、差異可能導致的結果分析以及趨同展望,以期幫助企業(yè)及投資者加深對金融工具減值模型最新研究進展的認識。
[Abstract]:The "three categories" impairment model is a financial asset impairment model put forward by IASB and FASB in 2012. However, the model is controversial in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pressure, FASB began to develop its own impairment model in July 20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pairment models of IASB and FASB, the results that may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prospect of convergence, in order to help enterprises and investor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impairment model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作者單位】: 浙江財經學院會計學院;
【分類號】:F2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鄭偉;;預期損失模型缺陷與會計監(jiān)管獨立性問題研究——基于對IASB《金融工具:攤余成本和減值》征求意見稿的分析[J];會計研究;2010年05期

2 劉星;杜勇;;預期損失模型分析及其對我國銀行業(yè)的影響[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丹;;貸款減值新計提方式預期損失模型探討——基于《金融工具:攤余成本和減值(征求意見稿)》[J];財會通訊;2011年22期

2 李琳;;會計穩(wěn)健性真的過時了嗎?——兼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最新進展[J];財會通訊;2011年34期

3 楊煥云;;IASB對金融工具減值預期損失模型的完善[J];財會月刊;2011年23期

4 龔玉姣;馬廣奇;;引入預期損失模型對我國銀行資產計量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1年32期

5 王葒;韋彩霞;;對IASB/FASB貸款減值確認模型的探討[J];財會月刊;2012年05期

6 任玉龍;;改進銀行貸款減值準備核算:基于預期損失模型[J];財會月刊;2012年14期

7 姚明德;;時間比例法在預期損失模型中的應用[J];財務與會計;2012年05期

8 韋彩霞;;金融資產減值模型的最新發(fā)展——對IASB和FASB的比較與趨同[J];當代經濟;2012年11期

9 易傳和;曹坤;;基于順周期性的信用風險預期損失模型和已發(fā)生損失模型的對比分析[J];系統工程;2012年02期

10 章琳;;金融工具減值模型之演變——從預期損失模型到三組別法[J];財會月刊;2012年2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庭清;非活躍市場環(huán)境下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諾;銀行業(yè)上市公司公允價值的價值相關性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安菁菁;商業(yè)銀行財務風險防范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3 張穎;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慕麗平;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5 孫水昌;我國金融工具準則持續(xù)全面國際趨同探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6 李進博;金融資產減值損失模型制定演進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年

7 曹坤;基于公允價值計量的貸款減值模型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王婷;金融工具減值模型改革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D];山東財經大學;2012年

9 山麗;對金融資產預期減值模型的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蓋地;鄭偉;;財務會計:由理想到現實──兼論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可靠性[J];財經科學;2006年06期

2 楊寶華;謝楠;;金融工具攤余成本和減值準則變化對中國銀行業(yè)的影響[J];金融會計;2010年04期

3 李潔慧;;金融資產減值損失處理模式的比較與思考[J];新會計;2010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海林;國際會計準則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續(xù))[J];會計研究;1996年01期

2 葛家澍,陳箭深;略論金融工具創(chuàng)新及其對財務會計的影響[J];會計研究;1995年08期

3 吳水澎;牟韶紅;;公允價值計量對金融行業(yè)的影響——基于2007-2008年財務報表數據和案例的分析[J];財會通訊;2010年36期

4 黨紅;;疑是湖中別有天[J];首席財務官;2009年12期

5 朱琪;;我國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與IAS39的對比[J];財會月刊;2007年14期

6 劉英;;論金融工具的后續(xù)確認與計量[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1年03期

7 王振林;“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研討意見綜述[J];商業(yè)會計;1994年09期

8 張芹;;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實務探討[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8年09期

9 鐘子英;;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金融工具準則中的應用評析[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10 李桂萍;;金融危機背景下金融資產減值準則問題研究[J];特區(qū)經濟;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曉軍;;金融資產計價與減值研究[A];北方省市自治區(qū)會計學會第二十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金若;桑士俊;;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會計準則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洪東升;;學習新準則 應對新挑戰(zhàn)[A];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4 楊克泉;袁美琴;;會計公允價值標準的運用對我國保險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A];中國企業(yè)持續(xù)成長問題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yè)管理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楊輝;于長春;;從IASB和FASB金融工具準則分歧與求同之路透視IFRS的趨同趨勢[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陸秀芬;;淺析證券化資產的終止確認標準[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韋恩·R.蘭茲曼;劉強安;;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相關且可靠嗎?——來自資本市場研究的證據[A];當代會計評論(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周紅;;歐美會計從國際協調向國際趨同過渡及其對中國的啟示[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楊寶華;;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保險公司利潤的影響及管理對策——以中國內地三家上市保險公司為例[A];金融危機:監(jiān)管與發(fā)展——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9[C];2009年

10 李曉霞;;新舊準則中金融資產減值的差異比較[A];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世燕 張勝保;“表內”“表外”轉 數據大不同[N];中國財經報;2006年

2 程瑞華;已計提金融資產減值準備不得轉回[N];金融時報;2005年

3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yè)會計準則——金融工具列報》簡析[N];財會信報;2008年

4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yè)會計準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簡析(一)[N];財會信報;2007年

5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yè)會計準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簡析(三)[N];財會信報;2007年

6 秦文嬌邋郭鵬;《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第1號》解讀(中)[N];中國稅務報;2008年

7 劉磊;金融工具會計與稅務處理的差異(一)[N];中國稅務報;2008年

8 肖倩;解讀公允價值變動損益[N];中國財經報;2008年

9 白羽;對所有企業(yè)都有重大影響的準則[N];中國房地產報;2006年

10 劉平 梁廷奎;金融資產與短期投資在新舊準則中的差異[N];財會信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制定之演進[D];廈門大學;2007年

2 李日昱;金融工具確認計量及其應用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3 王玨;我國金融工具會計計量模式選擇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4 張曉杰;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資策略及財務風險防范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5 宋德亮;商業(yè)銀行會計與信息披露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2002年

6 李翔;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論[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4年

7 胡庭清;非活躍市場環(huán)境下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8 徐莉莎;新企業(yè)會計準則實施效果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蘇莉;改進公允價值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陳靜;企業(yè)年金會計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翔;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余春香;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國際比較[D];廈門大學;2008年

3 黃曉(韋華);銀行業(yè)運用公允價值的若干問題探討[D];廈門大學;2009年

4 吳茜;公允價值在金融工具中的運用:進展與啟示[D];廈門大學;2009年

5 趙娜;公允價值在金融工具會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6 韓曉敏;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變革及與國際準則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7 石旭暉;公允價值理論及其在我國的應用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8 徐曉慶;公允價值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的運用狀況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9 杜驥;公允價值的應用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段建琴;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價值相關性研究[D];中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808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kuaiji/23808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3c7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