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飛馬投資可交換債券違約案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22:23
  2018年9月27日和28日,飛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因其未能如期償付先前發(fā)行的兩支可交換債券的應付本息及相關回售款項而發(fā)生違約,這也是國內首例發(fā)生實質性違約的可交換債券,這兩支可交債分別是“16飛投01”和“16飛投02”?山粨Q債券的優(yōu)勢眾多,深受債券市場主體的喜愛,對于投資者來說,因換股條款的設置,有一定的保障,可以選擇到期拿回本息,亦可通過換股實現(xiàn)較高收益。對于發(fā)行主體則用途非常廣泛,可交債能夠幫助發(fā)行人實現(xiàn)使用較低成本來融得資金,亦可達到平穩(wěn)減持的效果,即不會因大量減持而影響公司股價。因此,在2013年第一支私募可交債成功發(fā)行之后,可交債就開始頻繁地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野里,近幾年可交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及迅速的發(fā)展,尤其是私募可交債,深受債券市場參與主體的喜愛,發(fā)展態(tài)勢迅猛。作為債券的一種,雖然可交債優(yōu)勢眾多且深受歡迎,但其也存在著違約的風險,并且自飛馬投資可交債違約起可交債的風險就已經(jīng)開始顯露。可交換債券作為一種新興債券在我國起步較晚,發(fā)展的歷程尚短,還不是很成熟,雖然作為一種新型的債券滿足了發(fā)行人多樣化的需求又為投資者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投資工具,但其條款復雜,與普通債券有很大不同,加...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研究背景與意義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義
    0.2 文獻綜述
        0.2.1 國內文獻綜述
        0.2.2 國外文獻綜述
    0.3 研究方法與結構
        0.3.1 研究方法
        0.3.2 論文結構
    0.4 文章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0.4.1 創(chuàng)新
        0.4.2 不足
1.案例介紹
    1.1 發(fā)行主體及標的公司簡介
        1.1.1 飛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1.1.2 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1.2 飛馬投資控股可交換債券違約事件回顧
        1.2.1 債券發(fā)行情況
        1.2.2 債券違約情況
        1.2.3 應對措施
2.案例分析
    2.1 可交換債券簡介及條款設置
        2.1.1 可交換債券簡介
        2.1.2 與可轉債異同
        2.1.3 可交換債券的優(yōu)缺點
        2.1.4 私募可交換債券核心條款解析
    2.2 宏觀環(huán)境分析
        2.2.1 監(jiān)管體制不完善
        2.2.2 評級滯后
        2.2.3 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不足
    2.3 公司層面
        2.3.1 飛馬國際頻繁并購行為
        2.3.2 飛馬國際業(yè)績下滑
        2.3.3 飛馬投資頻繁進行股權質押
    2.4 財務因素
        2.4.1 償債能力分析
        2.4.2 盈利能力分析
        2.4.3 現(xiàn)金流能力
    2.5 Z-Score模型分析
        2.5.1 Z-Score模型主要指標及計算方法
        2.5.2 飛馬投資Z-Score模型分析
        2.5.3 飛馬國際Z-score模型分析
    2.6 案例小結
3.案例啟示與建議
    3.1 對于監(jiān)管層面的建議
        3.1.1 完善監(jiān)管
        3.1.2 健全債券市場違約預警機制
        3.1.3 及時完善和更新信用評級機制
    3.2 對債券發(fā)行人的建議
        3.2.1 合理調整公司擴張并購戰(zhàn)略
        3.2.2 加強公司的財務管理
    3.3 對投資者的建議
        3.3.1 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3.3.2 對新興債券不能掉以輕心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債券市場信用違約的特征、風險與應對措施[J]. 劉再杰,李艷.  新金融. 2016(10)
[2]中國債券市場信用違約風險的成因分析[J]. 任婉馨.  清華金融評論. 2016(10)
[3]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防范[J]. 張志軍,陳詣輝,陳秉正.  中國金融. 2016(19)
[4]“11超日債”違約事件的三大影響[J]. 周大勝.  中國經(jīng)濟周刊. 2014(09)
[5]我國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管理的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J]. 陳秀梅.  宏觀經(jīng)濟研究. 2012(02)
[6]公司聲譽、財務信息與債務違約風險估計[J]. 耿得科,張旭昆.  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 2011(05)
[7]管理者過度自信、企業(yè)擴張與財務困境[J]. 姜付秀,張敏,陸正飛,陳才東.  經(jīng)濟研究. 2009(01)
[8]企業(yè)財務困境形成過程研究[J]. 李秉成.  當代財經(jīng). 2004(01)

博士論文
[1]企業(yè)債券信用風險有關問題研究[D]. 黃超.武漢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東北特鋼債券違約案例研究[D]. 梁學棟.北京交通大學 2017
[2]信用風險模型在我國信用債市場的適用性研究[D]. 鄭佳銘.復旦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361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1361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c7d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