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與步驟選擇
本文關鍵詞: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與步驟選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養(yǎng)老金的支付壓力也隨之逐年遞增,延遲退休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熱點話題。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在推進社會事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方面提出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2014年12月2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中,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作了關于統(tǒng)籌推進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保障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制定實施。2015年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針對就業(yè)和社會保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指出,我國延遲退休方案2017年提出并在方案推出至少五年以后實施。現階段中科院、清華大學等給出了自己的延退方案,這些方案大多基于精算原理在對人均壽命進行預期的基礎上測算領取養(yǎng)老金的年齡,從社會整體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長期可持續(xù)性角度出發(fā)的研究較少。本文基于此建立了相應的模型,綜合分析后給出了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和步驟選擇方案。本文以研究漸進式延遲退休為邏輯中心,重點關注三個問題:第一,在社會整體養(yǎng)老金長期可持續(xù)性的基礎上,對最優(yōu)退休年齡進行優(yōu)化設定;第二,社會整體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收支模型的構建;第三,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與步驟選擇的實證研究。圍繞上述幾個問題,本文主要分為四大部分:首先,指出了本文的選題背景以及研究意義,對國內外退休年齡和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結構。然后對我國退休年齡制度以及養(yǎng)老保險基金制度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梳理,在此基礎上分析我國退休制度和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延遲退休年齡的意義。其次,對我國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xù)性進行了研究,指出了可持續(xù)性存在的隱患,并對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資金籌集與支出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了法定退休年齡對我國養(yǎng)老金長期可持續(xù)性的影響。基于此分析了延遲退休年齡的必然性,在綜合分析專家學者的研究以及養(yǎng)老保險基金長期可持續(xù)性的基礎上對退休年齡進行了優(yōu)化設定。再次,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建立了社會整體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收入支出模型。在社會整體養(yǎng)老保險基金長期可持續(xù)性的前提下,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進行了測算。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步驟選擇模型,然后利用《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4》等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步驟選擇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基于本文的實證分析,提出了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設計,并在退休制度、提前退休、差異性退休等方面給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 步驟選擇 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xù)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49.2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引言11-22
-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1-14
- 1.1.1 選題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14
- 1.2 文獻綜述14-19
- 1.2.1 國外文獻綜述14-15
- 1.2.2 國內文獻綜述15-18
- 1.2.3 總體評價18-19
-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19-21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結構19-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1.4 創(chuàng)新之處與不足21-22
- 1.4.1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21
- 1.4.2 本文的不足之處21-22
- 第2章 我國退休年齡制度與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政策的歷史沿革及現狀22-36
- 2.1 基本概念界定22-24
- 2.1.1 法定退休年齡與最優(yōu)退休年齡22-23
- 2.1.2 漸進式延遲退休23
- 2.1.3 可持續(xù)性養(yǎng)老保險制度23-24
- 2.2 我國退休年齡制度與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政策的歷史沿革24-28
- 2.2.1 我國退休制度的基本體系24-26
- 2.2.2 我國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政策的發(fā)展歷程26-28
- 2.3 我國退休制度的現狀及延遲退休年齡的意義28-31
- 2.3.1 退休制度的現狀28-29
- 2.3.2 延遲退休年齡的意義29-31
- 2.4 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31-35
- 2.4.1 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現狀31-32
- 2.4.2 養(yǎng)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32-35
- 小結35-36
- 第3章 基于養(yǎng)老保險制度可持續(xù)性退休年齡的優(yōu)化設定36-44
- 3.1 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xù)性分析36-40
- 3.1.1 中國養(yǎng)老保險基金可持續(xù)性存在的隱患36-38
- 3.1.2 中國養(yǎng)老金籌資和支出分析38-39
- 3.1.3 退休年齡對養(yǎng)老金可持續(xù)性的影響39-40
- 3.2 退休年齡的優(yōu)化設定40-43
- 3.2.1 延遲退休年齡的必然性分析40-42
- 3.2.2 最優(yōu)退休年齡42-43
- 小結43-44
- 第4章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與步驟選擇44-56
- 4.1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相關因素分析44-45
- 4.1.1 人口結構44
- 4.1.2 工資增長率44-45
- 4.1.3 養(yǎng)老金繳費率45
- 4.1.4 其他相關因素45
- 4.2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與步驟選擇45-54
- 4.2.1 模型假設及符號說明46-47
- 4.2.2 社會整體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收入支出模型的構建47-51
- 4.2.3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時機選擇的測算51-53
- 4.2.4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步驟選擇模型的構建53-54
- 4.3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步驟選擇的實證分析54-55
- 小結55-56
- 第5章 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方案設計與政策建議56-58
- 5.1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設計56-57
- 5.2 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政策建議57
- 5.2.1 規(guī)范退休制度,,遏制提前退休57
- 5.2.2 實行差異性的退休年齡政策57
- 小結57-58
- 結論58-59
- 參考文獻59-6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62-63
- 致謝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范風琴;;左學金研究員:延遲退休勢在必行[J];社會觀察;2012年07期
2 張文勇;;延遲退休怎樣更合理[J];人力資源;2012年07期
3 青嵐;;延遲退休年齡與國家能力成長[J];時代金融;2012年22期
4 毛海洋;;延遲退休 誰在說[J];中國衛(wèi)生人才;2012年11期
5 應宜遜;;“延遲退休年齡”要從實際國情出發(fā)[J];浙江經濟;2012年16期
6 雷輝;朱洪興;;我國延遲退休的效應分析[J];棗莊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7 孫明燕;劉煒琳;;對延遲退休的抉擇分析以及政策建議——基于對保定市的調查[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年14期
8 盛帥;張亦凡;;延遲退休年齡必要性分析與對策建議[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年04期
9 蔡秀麗;;關于延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討論[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年05期
10 郭穎川;;關于延遲退休的看法與建議[J];經營管理者;2013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婷婷;韋樟清;;養(yǎng)老金制度參數分析與延遲退休對策探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老年醫(yī)學與康復學術大會資料匯編[C];2012年
2 趙耀輝;;老齡化、退休與健康[A];2014年春季CMRC中國經濟觀察(總第37期)[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康勁;“延遲退休”引出三大敏感話題[N];工人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朱國豐;延遲退休為企業(yè)留住人才[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8年
3 記者 李棟 陸建鑾 楊進;廣州暫不考慮延遲退休年齡[N];廣州日報;2010年
4 記者 羅源源;“延遲退休”傳言激起千層浪[N];昆明日報;2010年
5 傅淞巍;慎提延遲退休[N];遼寧日報;2010年
6 張傳發(fā);贊成“柔性延遲退休”的“四大理由”[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7 潘晟;“延遲退休”治不了“養(yǎng)老”的病[N];上海金融報;2011年
8 吳學安;延遲退休不可操之過急[N];工人日報;2010年
9 吳聞;實行彈性延遲退休年齡,可揚長避短[N];檢察日報;2012年
10 對話人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功成 本報編輯 苗苗;延遲退休是必然嗎?[N];人民日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綦莎;我國延遲退休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謝長安;延遲退休對養(yǎng)老金收支與就業(yè)的影響[D];南京財經大學;2013年
3 劉楠楠;中國延遲退休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4 厲彥青;我國延遲退休的勞動力市場效應分析[D];山東大學;2014年
5 張曉天;延遲退休年齡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年
6 崔楠;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制度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7 于海艷;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年齡問題的探討[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8 于晨;區(qū)分受教育程度的延遲退休年齡對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9 涂琛;論延遲退休年齡的效應及政策取向[D];江西財經大學;2013年
10 劉淑芳;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時機與步驟選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88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