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論視角的金亞科技審計失敗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30 00:28
獨立第三方審計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通過對企業(yè)的財務報告進行鑒證,為企業(yè)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提供合理保證。然而,從國外的安然事件和世通事件到國內的康美藥業(yè)和康得新等財務丑聞中,相關事務所均難以幸免,沒有起到相應的監(jiān)督和鑒證作用。連續(xù)不斷的審計失敗使得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獨立第三方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對整個審計行業(yè)的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影響?v然近年來證監(jiān)會不斷加大對審計失敗的查處,但是仍然有很多事務所以身試法,讓我們不禁深思:為什么外部審計失敗屢禁不止?是哪些因素導致了事務所審計失敗?從資本市場參與者的關系來看,上市公司與事務所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博弈關系,這種關系由雙方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為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產(chǎn)生,最終決定上市公司選擇財務造假還是披露真實的財務信息,事務所在執(zhí)行審計業(yè)務過程中選擇盡職盡責還是妥協(xié)讓步。本文從博弈論視角出發(fā),構建上市公司和事務所之間的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從審計博弈角度分析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并以立信審計金亞科技失敗為具體案例,分析金亞科技及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在此次審計失敗事件中的博弈策略。研究發(fā)現(xiàn):第一,外部監(jiān)管力度是影響審計主體之間博弈關系和博弈結果的重要因素,監(jiān)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關于事務所審計失敗的相關研究
1.3.2 關于博弈論視角的審計研究
1.3.3 文獻評述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審計失敗
2.2 理論基礎
2.2.1 理性經(jīng)濟人假說
2.2.2 委托代理理論
2.2.3 博弈論
第三章 金亞科技審計失敗案例簡介
3.1 金亞科技簡介
3.2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簡介
3.3 金亞科技財務造假事件概況
第四章 審計博弈模型構建及分析
4.1 構建博弈模型
4.1.1 基本假設及參數(shù)設置
4.1.2 博弈主體的期望效用
4.2 審計博弈分析
4.2.1 博弈過程
4.2.2 博弈支付
4.3 上市公司與事務所的最優(yōu)策略分析
4.3.1 事務所的最優(yōu)策略及分析
4.3.2 上市公司的最優(yōu)策略及分析
4.4 對博弈模型的多期分析
4.5 對博弈模型的拓展分析
4.5.1 上市公司管理層與股東的利益沖突
4.5.2 注冊會計師與事務所的利益沖突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金亞科技與立信的審計博弈分析
5.1 金亞科技的策略和行為分析
5.1.1 金亞科技對自身的策略分析
5.1.2 金亞科技對立信策略選擇的分析
5.1.3 金亞科技對監(jiān)管部門檢查概率的分析
5.1.4 金亞科技實施財務造假的手段分析
5.2 立信的策略和行為分析
5.2.1 立信對金亞科技的策略分析
5.2.2 立信對自身的策略分析
5.2.3 立信對監(jiān)管部門檢查概率的分析
5.2.4 立信具體違規(guī)審計行為分析
5.3 立信審計金亞科技失敗的原因分析
5.3.1 金亞科技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5.3.2 立信審計任期過長導致獨立性喪失
5.3.3 外部監(jiān)管概率和懲處力度的不足
5.3.4 立信審計金亞科技的原因總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防范審計失敗的建議和對策探討
6.1 針對上市公司層面的建議
6.1.1 健全公司治理體系
6.1.2 健全公司內部控制體系
6.2 針對事務所層面的建議
6.2.1 嘗試引入事務所強制輪換制度
6.2.2 嘗試建立審計中介制度
6.2.3 完善事務所審計業(yè)務質量控制制度
6.3 針對監(jiān)管部門層面的建議
6.3.1 推廣和應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降低監(jiān)管部門檢查成本
6.3.2 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不足
7.1 研究結論
7.2 本文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導師評閱表
本文編號:3998118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關于事務所審計失敗的相關研究
1.3.2 關于博弈論視角的審計研究
1.3.3 文獻評述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審計失敗
2.2 理論基礎
2.2.1 理性經(jīng)濟人假說
2.2.2 委托代理理論
2.2.3 博弈論
第三章 金亞科技審計失敗案例簡介
3.1 金亞科技簡介
3.2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簡介
3.3 金亞科技財務造假事件概況
第四章 審計博弈模型構建及分析
4.1 構建博弈模型
4.1.1 基本假設及參數(shù)設置
4.1.2 博弈主體的期望效用
4.2 審計博弈分析
4.2.1 博弈過程
4.2.2 博弈支付
4.3 上市公司與事務所的最優(yōu)策略分析
4.3.1 事務所的最優(yōu)策略及分析
4.3.2 上市公司的最優(yōu)策略及分析
4.4 對博弈模型的多期分析
4.5 對博弈模型的拓展分析
4.5.1 上市公司管理層與股東的利益沖突
4.5.2 注冊會計師與事務所的利益沖突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金亞科技與立信的審計博弈分析
5.1 金亞科技的策略和行為分析
5.1.1 金亞科技對自身的策略分析
5.1.2 金亞科技對立信策略選擇的分析
5.1.3 金亞科技對監(jiān)管部門檢查概率的分析
5.1.4 金亞科技實施財務造假的手段分析
5.2 立信的策略和行為分析
5.2.1 立信對金亞科技的策略分析
5.2.2 立信對自身的策略分析
5.2.3 立信對監(jiān)管部門檢查概率的分析
5.2.4 立信具體違規(guī)審計行為分析
5.3 立信審計金亞科技失敗的原因分析
5.3.1 金亞科技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5.3.2 立信審計任期過長導致獨立性喪失
5.3.3 外部監(jiān)管概率和懲處力度的不足
5.3.4 立信審計金亞科技的原因總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防范審計失敗的建議和對策探討
6.1 針對上市公司層面的建議
6.1.1 健全公司治理體系
6.1.2 健全公司內部控制體系
6.2 針對事務所層面的建議
6.2.1 嘗試引入事務所強制輪換制度
6.2.2 嘗試建立審計中介制度
6.2.3 完善事務所審計業(yè)務質量控制制度
6.3 針對監(jiān)管部門層面的建議
6.3.1 推廣和應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降低監(jiān)管部門檢查成本
6.3.2 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不足
7.1 研究結論
7.2 本文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導師評閱表
本文編號:39981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998118.html
上一篇:醫(yī)藥廣告中表情符號類型對廣告態(tài)度的影響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