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生命間性:基于依賴性解釋的生命教育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09:42
從生存論視角看,依賴性是生命無法回避的本體論規(guī)定,它構(gòu)成了自我生命與他者生命的連接點。正是依賴性使生命在與自我相容的同時與他者建構(gòu)了區(qū)隔,這一區(qū)隔深層標示即為生命間性。生命間性成就的關(guān)鍵在于兒童能否形成自覺意識,但兒童作為未成年人,僅憑自己形成生命間性框架是困難的。因此,別于他者的管理者和教師作為兒童生命間性成就的引導(dǎo)者就成為一種自然之必然。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xué). 2019,(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生命與生命間性:依賴性解釋
二、教育管理者:兒童生命間性的間接獲得
三、教師:兒童生命間性的直接成就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底線生命倫理證成的可能性:生命間性論[J]. 操奇.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4(04)
本文編號:3372545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科學(xué). 2019,(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生命與生命間性:依賴性解釋
二、教育管理者:兒童生命間性的間接獲得
三、教師:兒童生命間性的直接成就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底線生命倫理證成的可能性:生命間性論[J]. 操奇.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4(04)
本文編號:33725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3372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