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外教育信息化評價的政策比較發(fā)展趨勢與啟示(7)
發(fā)布時間:2016-09-28 14:20
本文關鍵詞:對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投資智能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國內(nèi)外教育信息化評價的政策比較發(fā)展趨勢與啟示(7)
人氣指數(shù):點 發(fā)布時間:2015-11-19 10:58 來源: 作者:張晨婧仔 王瑛 汪曉東
(三)頂層設計,研制針對不同評價對象、辦學層次、構成要素的統(tǒng)_評價標準,配備評價指南和案例,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和完善評價標準
無論是美國ISTE針對"學生一教師一管理者一教練一計算機科學教師"的系列評價標準,還是韓國的針對"幼兒園一小學一中學一教育管理一大學一終身教育一職業(yè)教育一學術研究"的評價方案,都是基于頂層設計的系統(tǒng)工程。相比之下,我國現(xiàn)存的評價指標雖豐富卻不夠系統(tǒng)。因此,迫切需要我們?nèi)ゼ毣c豐富評價標準,規(guī)范、整頓現(xiàn)有的評價指標體系,出臺系統(tǒng)性、分層次、分對象、針對不同構成要素的相互配套銜接的評價標準。為不同級別的評價人員提供指引以及自我評價的方向。
為了提升標準的可操作性,還需要提供相應的視頻案例資源包[84]。正如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制定,經(jīng)歷了"廣泛征集意見一召開專家會議一發(fā)布征求意見稿一參與各種會議征求意見一發(fā)布國家教育技術計劃"[85]這個漫長的過程,我國教育信息化評價標準的制定,也必須經(jīng)過一個長期的、嚴謹?shù)倪^程。在基于調研的基礎上,由專家團隊研制更加完善、統(tǒng)一、系統(tǒng)、有邏輯的評價標準,不斷跟進評價實踐,保持動態(tài)修訂。
(四)滲透新型評價技術,開發(fā)各類評價服務支持系統(tǒng),分析年度診斷報告和教育大數(shù)據(jù)
美國2010年的國家教育技術計劃《改變美國教育:學習以科技為動力》的關注重點就是信息技術在學習、評估系統(tǒng)中的有效應用[86]。韓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fā)部為各省級教育辦公室開發(fā)了自我評價系統(tǒng),完成了"準備自評報告一區(qū)域自我評價一提交自
評報告"的智能評價服務,打通責任組織、自評委員會和教育研究服務所之間的溝通壁壘,提供新技術和服務系統(tǒng)的滲透支持,提高了評價的效率。
世界各國的年度評價報告和階段性評價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分析啟示我們,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評價數(shù)據(jù)對評價工作的實施效果有很好的參考作用,能為評價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改進意見。為此,加強硬軟件建設,提升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信息素養(yǎng)、技術整合以及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加強科技服務力量,是提高教育信息化評價效益的路徑之一。
【參考文獻】
[I][2][84]焦建利,賈義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宏觀政策與戰(zhàn)略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01:25-32.
[3]張豪鋒,孔凡士.教育信息化評價[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11.
[4][29]李思寰.高校教育信息化評價方法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02:127-129.
[5][10]netp2010[EB/OL].[2013-12-12].
[6]ourictineducationjoumey[EB/OL].[2014-12-12].
[7]《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EB/OL].[2014-03-12].
[8]趙曉聲,盧燕,袁新瑞.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信息化評價--教育視野與需求導向[J].電化教育研究,2014,06:51-57.
[9][43][80]張育桂,佘燕云.2010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0,04:47-50.
[II]楊奮.教育信息化評價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12]焦寶聰,柳少軍,陳蘭平.對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投資智能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4,07:12-16.
[13]蔣篤運,張豪鋒,王萍等編著.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問題研究(第1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4]鄭秀敏,朱德全.美國基礎教育教師教學評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路徑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2,04:115-120.
[15][30][34]周平紅,楊宗凱,張屹,陳蓓蕾.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綜合評價研究----來自"中國高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的調研[J].電化教育研究,2011,11:5-10.
[16][31]王有遠,艾小偉.基于灰色理論的教育信息化綜合評價及系統(tǒng)實現(xiàn)[J].開放教育研究,2008,03:85-88.
[17]《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EB/OL].[2014-12-12].?nid=9.
[18]王珠珠,劉雍潛,黃榮懷,趙國棟,李龍.《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狀況的調查研究》報告(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5,10:25-32.
[19]張屹,范福蘭,楊宗凱,周平紅.我國中學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測評與預測[J].電化教育研究,2012,07:5-10.
[20]趙克進.上海市基礎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1]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EB/OL].[2014-12-12].
[22]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同志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的報告[EB/OL].[2014-10-22].
[23]蒲善榮.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動態(tài)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01:36-40.
[24]王瑛,賈義敏,張晨婧仔,王文惠,焦建利.教育信息化管理實踐中的領導力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02:13-24.
[25]教育部發(fā)布《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EB/OL][201412-12].
[26]劉鵬圖,謝幼如.高校教育技術工程的績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01:18-21.
[27]郭偉剛,李亞娟,岑健林,朱珍,戎海武.學校教育信息化績效評價模型的設計和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0,04:36-40.
[28]楊曉宏,賈巍.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應用效益評估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10:52-57+65.
[32][33][34]楊同偉.基于AHP和灰色關聯(lián)分析的高校信息化水平綜合評價方法[J].中國高等教育,2006,03:46-48.
[35]焦寶聰,趙意煥,董黎明.基于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的教育信息化績效評價模型[J].電化教育研究,2007,04:38-41+61.
[36][42]丁婧.功能層面的教育信息化評價標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之011.
[37]祝智庭.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國電化教育,2011,01:20-25.
[38]肖玉敏.學校教育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初探----中小學校長的視角[J].中國電化教育,2009,02:25-29.
[39]桑新民,劉永貴,梁林梅,李逢慶,鄭旭東,謝陽斌,楊滿福,徐秡.教育信息化新階段的戰(zhàn)略思考與頂層設計研究論綱----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機遇和挑戰(zhàn)[J].電化教育研究,2011,03:5-13.
[40][54][63][79][85]朱莎.美國、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41]美國教育部發(fā)布國家教育技術計劃2010.[EB/OL].[2013-04-15].
[44]masterplan[EB/OL].[2013-04-15].
[45]崔英玉,孫啟林,陶瑩.韓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06:48-54.
[46]MinistryofEducation&HumanResourceDevelopment.(2011).Adaptingeducationtotheinformationage:Awhitepaper.Korea.
[47]楊勇.韓國教育信息化概覽[J].世界教育信息,2012,07:23-26.
[48]王榮,曾海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ICT促進教育發(fā)展相關項目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02:108-120.
[49]guidetomessureingictineducation[DB/OL].[2013-09-14].
[50]JonathanAnderson.(2010).ICTTransformingEducation--ARegionalGuide.UNESCOBangkok.
常州前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中國期刊庫(),是一個專門從事期刊推廣、論文發(fā)表的網(wǎng)站。
本站提供如何發(fā)表論文,尋求論文發(fā)表代理,快速發(fā)表論文,發(fā)表論文格式指導等解決方案:省級論文發(fā)表/國家級論文發(fā)表/核心期刊論文發(fā)表/醫(yī)學論文發(fā)表/職稱論文發(fā)表。
投稿郵箱:zgqkk365@126.com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聯(lián)系電話:18015016272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論文發(fā)表,期刊發(fā)表_中國期刊庫專業(yè)期刊論文發(fā)表網(wǎng)站無關。論文發(fā)表,,期刊發(fā)表_中國期刊庫專業(yè)期刊論文發(fā)表網(wǎng)站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文關鍵詞:對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投資智能管理與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55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2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