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祖輩教養(yǎng)知識獲取途徑的調查及思考——以吉林省汪清縣第三幼兒園為例
本文關鍵詞:幼兒祖輩教養(yǎng)知識獲取途徑的調查及思考——以吉林省汪清縣第三幼兒園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幼兒 祖輩教養(yǎng) 知識獲取途徑 調查 分析 建議
【摘要】:我國近年祖輩教養(yǎng)現(xiàn)象較為普遍,專家學者對此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論上,實證方面較少。本文在本幼兒園幼兒祖輩教養(yǎng)知識獲取途徑調查的基礎上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并向祖輩家長、幼兒園及社會相關團體提出了一些建議。
【作者單位】: 汪清縣第三幼兒園;
【基金】:吉林省學前教育研究“十二五”重點課題《家園合作提升祖輩教養(yǎng)能力的行動研究》(編號:JLXQZD03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616
【正文快照】: 近年來我國幼兒祖輩教養(yǎng)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我們時常看到接送孩子上學的是祖輩家長。雖然這種現(xiàn)象已很普遍,但是國內有關方面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實證研究不多。鑒于此,筆者通過對祖輩教養(yǎng)知識獲取途徑的調查,提出了一些對祖輩家長、幼兒園及相關社會機構的建議。一、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強;;農村留守幼兒生存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6期
2 陳華;周建社;謝洪勝;;家庭教育視角下體育活動的分類[J];安徽體育科技;2010年01期
3 厲育綱;關于我國家庭教育學科體系構建與發(fā)展的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王靜波;;淺析新時期幼兒家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顧葉;;家庭功能缺失與農村“留守兒童”早期社會化探討[J];成才之路;2012年02期
6 劉業(yè)文;;早期教育不等于超前教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8期
7 齊建輝;王麗紅;楊麗華;李榮;李冬媛;;家庭教育目標存在的問題及調適[J];成功(教育);2008年07期
8 李連英;;農村家庭教育中家長素質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年05期
9 張洪華;;和而不同 和合而生——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合作的生態(tài)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10 劉黎紅;;青島市流動人口家庭教育問題及訴求研究——對27戶家庭深度訪談的分析[J];東方論壇;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柳;沙崗村兒童撫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肖建國;“問題大學生”的成因及教育轉化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衛(wèi)華;論祖孫關系在幼兒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2 黃祥祥;;論隔代教育與兒童心理的發(fā)展[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4期
3 盧樂珍;隔代教育的利與弊(一) 隔代教育——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J];家庭教育;2004年10期
4 沈輝香,戚務念;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迫切需要父母的關心[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0期
5 方芳;;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社會學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6 江川;對隔代撫養(yǎng)的思考[J];老年人;2005年04期
7 趙梅,鄧世英,鄭日昌,周霞;從祖父母到代理雙親:當代西方關于祖父母角色的研究綜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4期
8 何奕敏;加強對農村“留守幼兒”的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萬翼;農村初中“隔代監(jiān)護”學生的不良人格特征及教育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3期
10 鄧長明 ,陳光虎 ,石淑華;隔代帶養(yǎng)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對比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張淑會;將衛(wèi)生健康知識納入學前和中小學教育體系[N];河北日報;2011年
,本文編號:11768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17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