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定位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17:17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在多樣化、大眾化的道路上闊步邁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高職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尤其從1999年開始,高等學校的大規(guī)模擴招更是給高職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使得高職教育的發(fā)展從此進入了歷史快車道。無論是從高職院校的數量、在校生和畢業(yè)生規(guī)模,還是教學質量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 然而,事物的發(fā)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繁榮的背后往往也暗藏著危機。高職教育也不例外,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日益暴露在我們面前:政府角色缺位與越位并存,財政支持待遇不公,招生錄取制度滯后,生存與發(fā)展環(huán)境艱難;社會總體評價不高,學生、家長偏見嚴重,報到率、就業(yè)率連創(chuàng)新低;有些高職院校自身辦學導向不明,重復建設、特色個性全無、學科質量低下,升格改名之風日甚,去職業(yè)化現象嚴重;用人單位認同程度較低,競爭環(huán)境惡化,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重重……總之,矛盾錯綜復雜,我們面對的絕不是一條坦途大道。今天,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目標已成現實,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發(fā)展關系日益密切,然而高職教育要想在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還有很長的路要...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現狀綜述
(三)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我國高職教育現狀及定位命題的提出
(一) 高職教育的內涵及相關概念界定
(二) 我國高職教育現狀:繁榮背后的危機
(三) 我國高職教育定位命題的導出
二、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依據及原則
(一) 高職教育定位的相關概念
(二) 高職教育定位的理論依據
(三) 高職教育定位的現實依據
(四) 高職教育定位的原則
三、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歷史誤區(qū)及原因分析
(一) 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歷史回顧
(二) 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歷史誤區(qū)
(三) 我國高職教育定位誤區(qū)之原因分析
四、我國高職教育綜合定位構想
(一) 宏觀定位:高職教育的社會回應
(二) 中觀定位: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重新審視
(三) 微觀定位:高職教育的個性回歸
五、實現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策略
(一) 高職教育定位與市場調節(jié)機制
(二) 高職教育定位與政府宏觀調控
結語
參考文獻
本人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一覽表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制度分析[J]. 黃偉軍,陸克芬,唐仕軍. 高教論壇. 2005(06)
[2]關于高職學院辦學定位的思考[J]. 李蓋虎.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5(04)
[3]試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定位問題[J]. 江榮歸. 武漢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02)
[4]從院校分工看我國高職院校的定位與特色[J]. 吳雪萍,董星濤.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5(16)
[5]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定位的幾個問題[J]. 吳巖. 教育研究. 2005(05)
[6]高等學校定位問題辨析[J]. 解飛厚.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3)
[7]技術教育——高職教育新定位[J]. 李春紅.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5(03)
[8]歐美高等職業(yè)教育定位——比較的視角[J]. 鄧耀彩. 高教探索. 2005(02)
[9]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瓶頸”與突破對策[J]. 年大琦.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05(01)
[10]高等職業(yè)教育必須明確的三個定位[J]. 侯玉印.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本文編號:3643178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現狀綜述
(三)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我國高職教育現狀及定位命題的提出
(一) 高職教育的內涵及相關概念界定
(二) 我國高職教育現狀:繁榮背后的危機
(三) 我國高職教育定位命題的導出
二、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依據及原則
(一) 高職教育定位的相關概念
(二) 高職教育定位的理論依據
(三) 高職教育定位的現實依據
(四) 高職教育定位的原則
三、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歷史誤區(qū)及原因分析
(一) 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歷史回顧
(二) 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歷史誤區(qū)
(三) 我國高職教育定位誤區(qū)之原因分析
四、我國高職教育綜合定位構想
(一) 宏觀定位:高職教育的社會回應
(二) 中觀定位: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重新審視
(三) 微觀定位:高職教育的個性回歸
五、實現我國高職教育定位的策略
(一) 高職教育定位與市場調節(jié)機制
(二) 高職教育定位與政府宏觀調控
結語
參考文獻
本人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一覽表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制度分析[J]. 黃偉軍,陸克芬,唐仕軍. 高教論壇. 2005(06)
[2]關于高職學院辦學定位的思考[J]. 李蓋虎.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5(04)
[3]試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定位問題[J]. 江榮歸. 武漢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02)
[4]從院校分工看我國高職院校的定位與特色[J]. 吳雪萍,董星濤.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5(16)
[5]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定位的幾個問題[J]. 吳巖. 教育研究. 2005(05)
[6]高等學校定位問題辨析[J]. 解飛厚.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3)
[7]技術教育——高職教育新定位[J]. 李春紅.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5(03)
[8]歐美高等職業(yè)教育定位——比較的視角[J]. 鄧耀彩. 高教探索. 2005(02)
[9]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瓶頸”與突破對策[J]. 年大琦.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05(01)
[10]高等職業(yè)教育必須明確的三個定位[J]. 侯玉印.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本文編號:36431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6431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