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機制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4 22:13
伴著改革的春風,高等職業(yè)教育在我國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目前的“接天荷葉無窮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為提高我國社會的生產技術水平培養(yǎng)了大批的應用型人才。各高職院校為適應高職教育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及先進科學技術進課堂的需要,引進了大批青年教師(本文界定為40歲以下),使得青年教師在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青年教師已經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和生力軍;由于青年教師接受新鮮事物快,適應新技術的能力強,青年教師的質量也將決定著高職院校未來的發(fā)展。美國哈佛大學的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在缺乏激勵的環(huán)境中,教師的潛力只發(fā)揮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適宜的激勵環(huán)境中,同樣的教師卻能發(fā)揮其潛力的80%--90%。由此可見,沒有達到激勵效果的分配制度對學校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在此背景下,深度挖掘高職青年教師的潛力,充分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一代德才兼?zhèn)涞那嗄杲處?打造一批優(yōu)秀的年輕人才,成就一支團結向上、開拓進取的青年團隊是每一位高職院校領導人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而要建設這支人才團隊的關鍵就是要實施有效的人才培養(yǎng)激勵機制。因此,高職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研究具...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課題的研究意義
1.2 研究的主要內容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論研究法
1.3.2 實證分析法
1.3.3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3.4 文獻搜集
1.4 解決的關鍵問題
1.5 論文的特色和創(chuàng)新點
2 概念界定和激勵理論評述
2.1 相關概念
2.1.1 動機和需要
2.1.2 激勵的概念
2.2 早期的動機理論
2.2.1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2.2.2 X理論和Y理論
2.2.3 赫茨伯格的激勵—保健理論
2.3 當代動機理論
2.3.1 麥克利蘭的三種需要理論
2.3.2 目標設置理論
2.3.3 強化理論
2.3.4 公平理論
2.3.5 期望理論
3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特征及現(xiàn)狀分析
3.1 高職青年教師的特點與現(xiàn)狀
3.2 高職青年教師的職業(yè)特點
3.3 高職青年教師的個性特點
3.4 高職青年教師的需要特征
3.5 高職青年教師激勵的必要性
4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4.1 XX職業(yè)技術學院情況分析
4.1.1 XX職業(yè)技術學院基本情況
4.1.2 XX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隊伍現(xiàn)狀分析
4.2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現(xiàn)狀
4.2.1 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現(xiàn)狀分析
4.2.2 學院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的不足
5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機制優(yōu)化對策
5.1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的原則
5.1.1 人本原則
5.1.2 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協(xié)調統(tǒng)一的原則
5.1.3 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5.1.4 激勵效益化原則
5.1.5 把個人目標引導向組織目標的原則
5.1.6 尊師重教原則
5.1.7 正負激勵共用原則
5.1.8 行政服務學術原則
5.2 優(yōu)化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的對策
5.2.1 物質激勵
5.2.2 精神激勵
5.2.3 復合激勵
6 結語
6.1 結論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6.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職學院藝術類青年教師情感激勵研究[J]. 何玲,施成,李淑蕓. 中外企業(yè)家. 2009(18)
[2]淺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激勵機制[J]. 楊光輝. 經濟師. 2009(08)
[3]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激勵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 閻銳. 中國經貿導刊. 2009(14)
[4]高職院校教師勞動特點與激勵機制構建研究[J]. 于清漣,孫汀蘭,唐文秀. 教育與經濟. 2009(02)
[5]高職教師“職業(yè)高原”現(xiàn)象的自我突破[J]. 何霞.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9(11)
[6]淺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措施[J]. 王奇峰. 職業(yè)技術. 2009(03)
[7]關于企業(yè)非物質激勵措施的思考[J]. 胡娟. 中國集體經濟. 2009(07)
[8]高職“雙師素質”教師的素質特征及管理激勵研究[J]. 易蘭華. 成人教育. 2009(02)
[9]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探討企業(yè)管理[J]. 任菊,蔡光君.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 2009(02)
[10]淺析激勵機制在高職院校教師管理中的運用[J]. 王愛芳,秦軍. 成人教育. 2009(01)
碩士論文
[1]EA學院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徐威威.西北大學 2009
[2]高職“雙師型”教師激勵機制的研究[D]. 張金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9
[3]中國非營利組織職員激勵機制研究[D]. 孫越.西南交通大學 2008
[4]高校教師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 王曉輝.青島大學 2008
[5]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張瑤.青島大學 2008
[6]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王浩浪.電子科技大學 2008
[7]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張潔.蘭州大學 2008
[8]高職教師激勵機制對策研究[D]. 溫立軍.西南大學 2008
[9]高校R&D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機制設計[D]. 何先剛.西南大學 2008
[10]關于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指導及其激勵研究[D]. 王建虹.華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43280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課題的研究意義
1.2 研究的主要內容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論研究法
1.3.2 實證分析法
1.3.3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3.4 文獻搜集
1.4 解決的關鍵問題
1.5 論文的特色和創(chuàng)新點
2 概念界定和激勵理論評述
2.1 相關概念
2.1.1 動機和需要
2.1.2 激勵的概念
2.2 早期的動機理論
2.2.1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2.2.2 X理論和Y理論
2.2.3 赫茨伯格的激勵—保健理論
2.3 當代動機理論
2.3.1 麥克利蘭的三種需要理論
2.3.2 目標設置理論
2.3.3 強化理論
2.3.4 公平理論
2.3.5 期望理論
3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特征及現(xiàn)狀分析
3.1 高職青年教師的特點與現(xiàn)狀
3.2 高職青年教師的職業(yè)特點
3.3 高職青年教師的個性特點
3.4 高職青年教師的需要特征
3.5 高職青年教師激勵的必要性
4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4.1 XX職業(yè)技術學院情況分析
4.1.1 XX職業(yè)技術學院基本情況
4.1.2 XX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隊伍現(xiàn)狀分析
4.2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現(xiàn)狀
4.2.1 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現(xiàn)狀分析
4.2.2 學院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的不足
5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機制優(yōu)化對策
5.1 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的原則
5.1.1 人本原則
5.1.2 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協(xié)調統(tǒng)一的原則
5.1.3 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5.1.4 激勵效益化原則
5.1.5 把個人目標引導向組織目標的原則
5.1.6 尊師重教原則
5.1.7 正負激勵共用原則
5.1.8 行政服務學術原則
5.2 優(yōu)化XX職業(yè)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的對策
5.2.1 物質激勵
5.2.2 精神激勵
5.2.3 復合激勵
6 結語
6.1 結論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6.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職學院藝術類青年教師情感激勵研究[J]. 何玲,施成,李淑蕓. 中外企業(yè)家. 2009(18)
[2]淺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激勵機制[J]. 楊光輝. 經濟師. 2009(08)
[3]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激勵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 閻銳. 中國經貿導刊. 2009(14)
[4]高職院校教師勞動特點與激勵機制構建研究[J]. 于清漣,孫汀蘭,唐文秀. 教育與經濟. 2009(02)
[5]高職教師“職業(yè)高原”現(xiàn)象的自我突破[J]. 何霞.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09(11)
[6]淺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措施[J]. 王奇峰. 職業(yè)技術. 2009(03)
[7]關于企業(yè)非物質激勵措施的思考[J]. 胡娟. 中國集體經濟. 2009(07)
[8]高職“雙師素質”教師的素質特征及管理激勵研究[J]. 易蘭華. 成人教育. 2009(02)
[9]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探討企業(yè)管理[J]. 任菊,蔡光君.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 2009(02)
[10]淺析激勵機制在高職院校教師管理中的運用[J]. 王愛芳,秦軍. 成人教育. 2009(01)
碩士論文
[1]EA學院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徐威威.西北大學 2009
[2]高職“雙師型”教師激勵機制的研究[D]. 張金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9
[3]中國非營利組織職員激勵機制研究[D]. 孫越.西南交通大學 2008
[4]高校教師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 王曉輝.青島大學 2008
[5]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張瑤.青島大學 2008
[6]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王浩浪.電子科技大學 2008
[7]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 張潔.蘭州大學 2008
[8]高職教師激勵機制對策研究[D]. 溫立軍.西南大學 2008
[9]高校R&D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機制設計[D]. 何先剛.西南大學 2008
[10]關于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指導及其激勵研究[D]. 王建虹.華東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432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432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