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職業(yè)能力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的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2 12:36
以職業(yè)能力為導向,依托國家級校外工程實踐教育基地以及兩個省級實驗實訓中心建設,以"教學—實踐—就業(yè)零距離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應用能力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著重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jié)合,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目的,從而設計出針對學生個性的教學方案,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輸入為學生能力的輸出。
【文章來源】:科技經(jīng)濟導刊. 2020,28(32)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模塊化課程教學基本框架
四是實行理論教學為指導,實踐教學為關鍵的教學方式,教學安排要既系統(tǒng)又靈活。打算采取“前期趨同,后期分化,大類培養(yǎng)”的新教學模式,相對的增大實踐教學方面的比例,為國家和地方培養(yǎng)符合的應用型人才,通信工程類的應用型人才既通曉通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有與團隊合作完成通信項目的能力,在學生畢業(yè)之后強調(diào)的是學生自身能力的實踐性和知識的系統(tǒng)性,學會把理論知識轉(zhuǎn)換成實際能力。圖2 工程化實踐教學體系
工程化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工程應用的道路建筑材料模塊化教學設計[J]. 孫瑜,廖劍,黃崇偉. 物流科技. 2020(08)
[2]基于模塊化的教學設計輔助平臺的構建和開發(fā)[J]. 楊艷. 科技與創(chuàng)新. 2020(15)
[3]基于模塊化實踐教學設計的人力資源管理職業(yè)技能開發(fā)[J]. 楊敏杰. 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上旬刊). 2020(08)
[4]“階梯式-模塊化”PLC實驗教學平臺研究與探索[J]. 宋珂,羅婕,孔祥發(fā).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2020(07)
[5]基于區(qū)域發(fā)展導向的土力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 楊曉松,楊保存,黎亮,李宏偉,王榮. 建材與裝飾. 2020(20)
[6]新工科背景下“數(shù)據(jù)結(jié)構”金課教學模式研究[J]. 何施茗,李峰,陳曦,王進. 計算機時代. 2020(07)
[7]“互聯(lián)網(wǎng)”下混合教學模式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實踐[J]. 楊柯金,夏敏.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0(04)
[8]基于模塊化的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J]. 殷復鵬,鄧曉紅,張雷.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20(06)
[9]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實行模塊式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 胡文武,王敬紅. 當代體育科技. 2020(13)
本文編號:3046005
【文章來源】:科技經(jīng)濟導刊. 2020,28(32)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模塊化課程教學基本框架
四是實行理論教學為指導,實踐教學為關鍵的教學方式,教學安排要既系統(tǒng)又靈活。打算采取“前期趨同,后期分化,大類培養(yǎng)”的新教學模式,相對的增大實踐教學方面的比例,為國家和地方培養(yǎng)符合的應用型人才,通信工程類的應用型人才既通曉通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有與團隊合作完成通信項目的能力,在學生畢業(yè)之后強調(diào)的是學生自身能力的實踐性和知識的系統(tǒng)性,學會把理論知識轉(zhuǎn)換成實際能力。圖2 工程化實踐教學體系
工程化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面向工程應用的道路建筑材料模塊化教學設計[J]. 孫瑜,廖劍,黃崇偉. 物流科技. 2020(08)
[2]基于模塊化的教學設計輔助平臺的構建和開發(fā)[J]. 楊艷. 科技與創(chuàng)新. 2020(15)
[3]基于模塊化實踐教學設計的人力資源管理職業(yè)技能開發(fā)[J]. 楊敏杰. 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上旬刊). 2020(08)
[4]“階梯式-模塊化”PLC實驗教學平臺研究與探索[J]. 宋珂,羅婕,孔祥發(fā).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2020(07)
[5]基于區(qū)域發(fā)展導向的土力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 楊曉松,楊保存,黎亮,李宏偉,王榮. 建材與裝飾. 2020(20)
[6]新工科背景下“數(shù)據(jù)結(jié)構”金課教學模式研究[J]. 何施茗,李峰,陳曦,王進. 計算機時代. 2020(07)
[7]“互聯(lián)網(wǎng)”下混合教學模式在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實踐[J]. 楊柯金,夏敏.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0(04)
[8]基于模塊化的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J]. 殷復鵬,鄧曉紅,張雷.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20(06)
[9]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實行模塊式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 胡文武,王敬紅. 當代體育科技. 2020(13)
本文編號:30460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46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