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職業(yè)教育模式下民族學生的管理研究——以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校為個案
發(fā)布時間:2021-02-04 05:17
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6月推出了"藏區(qū)9+3免費職業(yè)教育計劃",該計劃主要是為今后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跨越式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的勞動者。本文以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校為個案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變革學校內部的管理制度、優(yōu)化組織結構等更為有效、更適合于民族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職業(yè)教育管理的新策略。
【文章來源】: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25(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緣起
2“9+3”模式下民族學生管理的實證研究
2.1 四川省實施“9+3”職業(yè)教育模式后所呈現(xiàn)的優(yōu)勢
2.1.1 民族學生受教育的權利得以體現(xiàn)
2.1.2“9+3”模式的經(jīng)費、就業(yè)保障
2.1.3 專業(yè)課程設置有針對性
2.2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诿褡鍖W生管理的特色措施
2.2.1 構建民族學生管理組織結構
2.2.2 制定管理措施, 落實責任到人
2.3 該管理措施實施后出現(xiàn)的系列問題
2.3.1 文化傳統(tǒng)局限性的影響與職業(yè)教育間的矛盾
2.3.2 民族學生的飲酒文化沖突
2.3.3 民族學生儀表、行為習慣與學校管理制度的分歧
3 服務于民族學生發(fā)展的學校管理改革
3.1 完善管理組織結構
3.2 健全管理制度
3.3 變革管理策略
3.3.1 實行差異化管理
3.3.2 實行“同齡幫扶”
3.4 培養(yǎng)民族學生成就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認同感的建構——內地西藏班的個案研究[J]. 朱志勇.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4)
[2]關于西南民族心理研究的構想[J]. 張進輔. 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3)
[3]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類學借鑒[J]. 孫東方,常永才.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本文編號:3017792
【文章來源】: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25(0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緣起
2“9+3”模式下民族學生管理的實證研究
2.1 四川省實施“9+3”職業(yè)教育模式后所呈現(xiàn)的優(yōu)勢
2.1.1 民族學生受教育的權利得以體現(xiàn)
2.1.2“9+3”模式的經(jīng)費、就業(yè)保障
2.1.3 專業(yè)課程設置有針對性
2.2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學;诿褡鍖W生管理的特色措施
2.2.1 構建民族學生管理組織結構
2.2.2 制定管理措施, 落實責任到人
2.3 該管理措施實施后出現(xiàn)的系列問題
2.3.1 文化傳統(tǒng)局限性的影響與職業(yè)教育間的矛盾
2.3.2 民族學生的飲酒文化沖突
2.3.3 民族學生儀表、行為習慣與學校管理制度的分歧
3 服務于民族學生發(fā)展的學校管理改革
3.1 完善管理組織結構
3.2 健全管理制度
3.3 變革管理策略
3.3.1 實行差異化管理
3.3.2 實行“同齡幫扶”
3.4 培養(yǎng)民族學生成就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認同感的建構——內地西藏班的個案研究[J]. 朱志勇.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4)
[2]關于西南民族心理研究的構想[J]. 張進輔. 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3)
[3]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類學借鑒[J]. 孫東方,常永才.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本文編號:30177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177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