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wǎng)絡視角下的中職校長校內(nèi)外社會資本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社會網(wǎng)絡視角下的中職校長校內(nèi)外社會資本比較研究 出處:《職教論壇》2017年1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職校長 社會網(wǎng)絡 社會資本 比較研究
【摘要】:采取社會網(wǎng)絡視角,以校長校內(nèi)、校外重要的5個聯(lián)系人為考察對象,以校長與聯(lián)系人的點特征(性別、學歷、所屬部門和職務)、邊特征(關系親密程度)和資源特征(提供的智力、信息、經(jīng)濟、情感支持)為分析維度,以河南省32名中職校長為樣本,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整體上,校長校內(nèi)外重要聯(lián)系人都以男性、本科學歷、資源掌控部門和領導為主,其中他們在性別、學歷、所屬部門方面差異不顯著,但在職務方面校外聯(lián)系人更顯著是單位領導;整體上,校長與其校內(nèi)外重要聯(lián)系人都比較親密,但是校長與校內(nèi)節(jié)點更顯著親密;在資源類型上,校長在校內(nèi)、校外獲得的資源顯著不同,校內(nèi)傾向于智力支持與信息支持,校外傾向于智力、經(jīng)濟、信息與情感的多元支持。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the author takes five important contacts in and out of school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ncipal and the contact person (gender, academic background, department and position). Edge features (degree of intimacy) and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providing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economy, emotional support) as the analysis dimension, with 32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rincipals in Henan as a sample, empirical analysis found: overall. The important contac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incipal school are male, undergraduate degree, resource control department and leader, among them,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education, and the department to which they belong. But in the field of post, the contact person outside school is the leader of the unit. On the whole, the principal and his important contac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are close, but the principal and the school node are more intimate; In terms of resource types, the principal in the school, the resources obtained outside the schoo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school tends to intelligence support and information support, outside the school tend to intelligence, economy, information and emotional support.
【作者單位】: 河南機電職業(yè)學院;
【基金】:2015年度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河南職業(yè)教育品牌示范校校長社會網(wǎng)絡研究”(編號:152400410496),主持人:杜根長
【分類號】:G717.1
【正文快照】: 社會資本對于中職校長具有重要意義:任命體制下的中職校長,只有得到主管領導的身份認同,才可能被選拔任命。失去了身份認同,即使已經(jīng)被任命的校長,也制約著其職業(yè)發(fā)展的深度與廣度。中職校長只有在校內(nèi)建立穩(wěn)定的政治同盟和強有力的非制度控制體系,自己和學校發(fā)展才能得到持續(xù)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雪雁;;社會資本測量研究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2年07期
2 張瑩;田漢族;;社會資本:校長成長研究的重要領域[J];浙江教育科學;2011年01期
3 陳健;;社會資本結(jié)構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7年11期
4 童宏保;從人力資本到社會資本:教育經(jīng)濟學研究的新視角[J];教育與經(jīng)濟;2003年04期
5 愛德華·格拉澤,羅建輝;社會資本的投資及其收益[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0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鄭艾林;社會資本形成及其變遷的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侯志軍;社會資本與大學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孔梓;孔子學院社會資本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馬亭亭;公共價值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王曉征;農(nóng)村社區(qū)建設和發(fā)展中的資源整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4 劉泓;社會資本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師科研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5 張俊哲;農(nóng)村環(huán)境治理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孫士杰;學校社會資本生成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欽曉;大學社會資本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白春陽;現(xiàn)代社會信任問題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連棣;;淺談中職校師資隊伍建設[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世博新秀 歌舞青春——記第六屆上海市中職校學生干部聯(lián)誼會[J];當代學生;2010年17期
3 崔志鈺;;目標轉(zhuǎn)向:中職校就業(yè)安置的現(xiàn)實要求[J];江蘇教育;2013年24期
4 杜紅;關于中職校實施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0年08期
5 張格宇,戴穎,楊曉敏;中職校實施學分制的難點及對策[J];職教通訊;2002年03期
6 湯承林;淺談農(nóng)業(yè)中職校的發(fā)展思路[J];現(xiàn)代技能開發(fā);2003年11期
7 肖本華;產(chǎn)權制度改革是中職校走出困境的關鍵[J];職教論壇;2004年06期
8 李廣哲;;引導中職校學生學好《森林計測》的嘗試[J];職業(yè)技術;2006年12期
9 羅桂榮;;淺談中職創(chuàng)業(yè)教育目標定位與措施[J];科技資訊;2006年36期
10 羅桂榮;;淺談中職創(chuàng)業(yè)教育目標定位與措施[J];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黃曼華;;信息素質(zhì)教育與中職校圖書館[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黃天明;;中職校實施“雙證”畢業(yè)制度的幾點思考[A];2009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趙茜;;系列化教育與中職學生具有正確處理問題能力的研究[A];中國職教學會德育教育工作委員會德育教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興軍;北京70所中職校面臨無生可招[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2 記者 吳鐸思;福州中職校報到率最低僅一成[N];工人日報;2005年
3 通訊員 安京京 記者 賈曉燕;今年中職校都可提前招生[N];北京日報;2011年
4 記者 賈曉燕;中職校打“就業(yè)牌”吸引生源[N];北京日報;2009年
5 記者 計琳;上海中職校越來越受學生青睞[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記者 龍超凡;福建禁止中職校收取“推薦費”[N];中國教育報;2012年
7 汪偉;37所中職校入圍國家級[N];天津日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賈曉燕 通訊員 費秋林;生源不足 11所中職校今年停招[N];北京日報;2010年
9 蘇暢才;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yè)學校[N];銅仁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朱海華 潘園園;中職學校招生:渴望陽光[N];福建日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丁小苜;我國中職校學生學習態(tài)度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孫寶琴;中職校學困生學業(yè)困難歸因分析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壽曉燕;中職校法制教育困境、成因及對策初探[D];復旦大學;2008年
4 蔣琳;角色理論視野下的中職校長行為探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周立偉;基于平衡計分卡理論的中職校教師績效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6 賈星銳;中職校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建設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873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38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