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會知識與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本文關鍵詞:默會知識與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更多相關文章: 默會知識 課堂教學 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
【摘要】:默會知識作為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以培養(yǎng)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的研究生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闡述默會知識內涵、特征及默會知識視域下研究生課堂教學特征,分析默會知識視域下課堂教學有利于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深刻理解默會知識視域下的課堂教學對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默會知識 課堂教學 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
【基金】:黑龍江省研究生教學改革課題“研究生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編號:JGXM-HLJ-2012068)成果之一
【分類號】:G643
【正文快照】: 一、默會知識視域下研究生課堂教學概述(一)默會知識的內涵默會知識也稱緘默知識、隱性知識。波蘭尼首先提出人類有兩種知識:一種是可用書面文字或地圖、數學公式來表述的,這是知識的一種形式,稱為顯性知識;還有一種是不能系統(tǒng)表述的知識,稱為默會知識[1]。此后,默會知識的研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健;;默會知識[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10期
2 王帥;;默會知識理論及其教育意蘊[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董仁忠;;關于職業(yè)院校默會知識若干問題的探討[J];高教探索;2006年04期
4 尚元東;;默會知識與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19期
5 賀斌;;默會知識研究:概述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5期
6 哈羅德·格里門;劉立萍;;默會知識與社會科學理論[J];思想與文化;2005年00期
7 王莉芬;;默會知識視域下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教書育人;2008年15期
8 方文敏,方運本,魏華飛;淺析知識經濟時代默會知識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9 簡世德;從默會知識看大學教學改革[J];現代教育科學;2005年07期
10 董仁忠;;職業(yè)院校默會知識的分類與傳播[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際;劉立萍;蔡雨陽;;默會知識:一種耗散結構的考察[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2 梁啟華;楊鴻章;;基于本體論的企業(yè)默會知識管理系統(tǒng)結構[A];第十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郁振華;;默會知識和學術傳統(tǒng)[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4 納日碧力戈;;發(fā)展、保持和恢復——基于生命活動的辯證觀[A];邊疆發(fā)展中國論壇文集(2010)·發(fā)展理念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修義 郁振華;默會知識: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哲學話題[N];文匯報;2000年
2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柳延延;制度與默會知識[N];解放日報;2012年
3 浙江義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副院長 賈少華;創(chuàng)業(yè)能力不是教出來的[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宿遷市教育局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葛井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探究[N];江蘇教育報;2009年
5 中國國機重工集團 王海林;企業(yè)文化助推“默會知識”創(chuàng)造[N];經濟日報;2012年
6 浙江義烏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賈少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能力應從實踐中獲取[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 張榮華;兒童科學教育:從“啟蒙”到“啟智”[N];光明日報;2012年
8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薛瀾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 梁正;依靠自主創(chuàng)新提升核心競爭力[N];人民日報;2005年
9 早報記者 陳伊萍 儲靜偉 實習生 鄭林 劉劍;老師傅貢獻了“上海制造”新時代研發(fā)應瞄準世界[N];東方早報;2014年
10 戴\戎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提供;修煉心性,莫讓機會擦肩而過[N];健康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燕;默會知識的教育價值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于米;工人默會知識測量及其價值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尚元東;默會知識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倪虹;科學教師默會知識發(fā)展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秦曉燕;論高校默會知識管理[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6 張璐;默會知識、學術智力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費秀芬;試析波蘭尼默會知識論的教育教學意蘊[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琛琛;默會知識論下的敘述論初探[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9 林恢;描寫思維藝術探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10 劉娜;大學生學生干部實踐智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657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86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