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理論視域下的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3 22:11
本文關鍵詞:對話理論視域下的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對話理論在教育世界中的影響力量越來越強,對話理論逐漸被廣大教育者在教育領域中自覺應用。對話教育理論凸顯師生之間的主體間性,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話語權,改變著教學文本的單向傳遞方式,重視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對話教育理論及其精神對我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進行了重構。對話是教育世界的存在方式,對話是師生之間教育世界、生活世界、精神世界的連接方式。對話理論在教育實踐中的廣泛運用,影響了幼兒教師的教育信念、教學機智、語言藝術,對廣大幼兒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話理論視域下的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可以遵循以下三條策略:形成合理的教育信念,加強對話教育理論學習,形成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學生觀、教學觀;開展基于對話的教學反思,注重教師與教師間、教師與學生間對話過程的反思;加強基于對話的語言訓練,加強教學語言的邏輯訓練、情感訓練和表達訓練。
【關鍵詞】:對話理論 對話教育 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1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1. 緒論7-15
- 1.1 研究的緣起7
-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7-9
- 1.2.1 研究的目的7-8
- 1.2.2 本研究的意義8-9
- 1.3 研究的方法與手段9
- 1.4 國內外相關問題研究綜述9-12
- 1.5 相關概念界定12-15
- 1.5.1 對話及對話理論12
- 1.5.2 對話教育及對話教育理論12-13
- 1.5.3 對話教學13
- 1.5.4 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13-15
- 2. 對話理論對傳統(tǒng)教育的重構15-20
- 2.1 教育主體的重構15-17
- 2.1.1 人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15-16
- 2.1.2 教師與學生作為對話主體的存在16-17
- 2.2 教學話語權的重構17-18
- 2.2.1 學生是教學話語權存在的前提17
- 2.2.2 師生共同分享教學話語權17-18
- 2.3 文本傳遞方式的重構18-20
- 2.3.1 對話教育打破了文本的單向傳遞18-19
- 2.3.2 對話教育中文本意義從預設走向生成19
- 2.3.3 教育目標一致性的重構19-20
- 3. 對話教育——對話世界的教育存在方式20-25
- 3.1 對話教育,生活世界的交往本質21-22
- 3.1.1 對話教育是生活世界中的意義生成21-22
- 3.1.2 對話教育是主體間的信息交流22
- 3.2 對話教育,,教育世界的溝通方式22-23
- 3.2.1 對話教育是一種古老的教育敘事方式22-23
- 3.2.2 對話教育是教育主體間的溝通方式23
- 3.3 對話教育,介入兒童世界的教育實踐智慧23-25
- 4. 對話教育理論對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產(chǎn)生的影響25-30
- 4.1 對話教育影響幼兒教師的教育信念25-26
- 4.1.1 對話教育影響幼兒教師的教師觀25-26
- 4.1.2 對話教育影響幼兒教師的學生觀26
- 4.1.3 對話教育影響幼兒教師的教學觀26
- 4.2 影響幼兒教師的教學機智26-28
- 4.2.1 對話是學會教學的基礎27
- 4.2.2 對話有助于形成教育智慧27-28
- 4.2.3 對話有助于提高教學技能28
- 4.3 影響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28-30
- 4.3.1 對話教學需要一定的語言藝術28-29
- 4.3.2 對話教學影響教師教學言語直觀29
- 4.3.3 對話教學影響教師教學語言的靈活性、深刻性和感染力29-30
- 5. 對話教育理論對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出的要求30-35
- 5.1 形成正確的兒童觀30-32
- 5.1.1 每個兒童都能成才30-31
- 5.1.2 兒童是教學的參與者、合作者31
- 5.1.3 兒童的經(jīng)驗與需要是對話的基礎31-32
- 5.2 掌握扎實的對話技巧32-33
- 5.2.1 營造對話的教學氛圍32-33
- 5.2.2 掌握對話的教學機智33
- 5.3 形成教育對話的語言藝術33-35
- 5.3.1 對話教育的引導藝術33-34
- 5.3.2 對話教育的直觀藝術34-35
- 6. 對話視域下的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策略35-40
- 6.1 形成合理的教育信念35-36
- 6.2 開展基于對話的教學反思36-37
- 6.3 加強基于對話的語言訓練37-40
- 7. 結論40-41
- 參考文獻41-43
- 致謝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啟泉;概念重建與我國課程創(chuàng)新——與《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2 呂吉;教師信念: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王鑒;;論教育與生活世界的關系[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苗小軍;楊芳;;教育對話與對話教育辨[J];江蘇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5 劉德林;“教育即對話”質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08期
6 蔡春,扈中平;從“獨白”到“對話”——論教育交往中的對話[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蒲蕊;師生交往在學校教育中的深層意義[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8 王海燕;主體間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論的一種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吳全華;現(xiàn)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與重建[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10 吳崇強;;教師語言的基本訓練[J];教學與管理;1993年06期
本文關鍵詞:對話理論視域下的幼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45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3045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