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好教師”素質結構研究 ——基于家長視角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2-09 04:10
家長是幼兒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家庭教育是學前教育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對幼兒園教師的滿意程度直接關系著家園合作中教師和家長溝通的質量和成效。為了解在園幼兒家長眼中的“好教師”為何,本研究選擇學歷層次不同的12位在園幼兒家長為研究對象,通過深度訪談法收集數(shù)據(jù),基于扎根理論分析策略,運用Nvivo11 Plus質性分析軟件,試圖具體、深入地呈現(xiàn)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師”的素質結構特征。研究發(fā)現(xiàn),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師”應具備的素質主要由資格匹配、角色理念契合、能力勝任與關懷特性四個方面構成。資格匹配主要包括教師的個人外在資質匹配(如性別、年齡、學歷和容貌)與個人內(nèi)在特質匹配(如陽光、愛笑、開朗、積極);角色理念契合主要指教師所扮演的引導者、支持者和護航者角色;能力勝任主要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溝通反饋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知等;關懷特性則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對幼兒的關懷態(tài)度(如親和力、尊重、寬容、公平)和關懷行為(如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兩方面。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師”的素質期待因為學歷層次、性別、幼兒園性質等存在如下差異:其一,資質匹配方面,高學歷層次家長對教師的學歷...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0-1具體研究邏輯框架
本文提出并重新界定了四個概念與范疇,對“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質”做出初步理論概括,F(xiàn)將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及建議分別敘明如下:、研究結論本研究以深度訪談的方式,獲得 12 位在園幼兒家長眼中“好教師”素質料,通過扎根理論資料分析方式,整理出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師”的資質匹配、角色理念契合、能力勝任和關懷特性等四個概念與范疇,匹配主要包括幼兒園教師的個人外在資質匹配(如性別、年齡、學歷和容人內(nèi)在特質匹配(如陽光、愛笑、開朗、積極);角色理念契合主要包為幼兒園教師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支持者和護航者;能力勝任于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的教育能力(如引導能力、教學能力、情緒控制能解決能力)、與家長的溝通反饋能力及自我的效能感知等;關懷特性則兒園教師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對幼兒表現(xiàn)出的關懷態(tài)度(如親和力、尊重公平)和關懷行為(如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如圖 2-1 為本研究的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師”素質結構圖:
本文編號:3025026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0-1具體研究邏輯框架
本文提出并重新界定了四個概念與范疇,對“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質”做出初步理論概括,F(xiàn)將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及建議分別敘明如下:、研究結論本研究以深度訪談的方式,獲得 12 位在園幼兒家長眼中“好教師”素質料,通過扎根理論資料分析方式,整理出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師”的資質匹配、角色理念契合、能力勝任和關懷特性等四個概念與范疇,匹配主要包括幼兒園教師的個人外在資質匹配(如性別、年齡、學歷和容人內(nèi)在特質匹配(如陽光、愛笑、開朗、積極);角色理念契合主要包為幼兒園教師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支持者和護航者;能力勝任于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的教育能力(如引導能力、教學能力、情緒控制能解決能力)、與家長的溝通反饋能力及自我的效能感知等;關懷特性則兒園教師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對幼兒表現(xiàn)出的關懷態(tài)度(如親和力、尊重公平)和關懷行為(如愛心、責任心、耐心、細心)。如圖 2-1 為本研究的家長視角下幼兒園“好教師”素質結構圖:
本文編號:30250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30250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