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物而教”——生態(tài)化情境性早期教育觀之科學要義
本文關鍵詞: “遇物而教” 嬰幼兒 早期教育 出處:《當代教育科學》2012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遇物而教"——生態(tài)化情境性早期教育觀在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目標、原則、內容、方法等方面體現(xiàn)了早期教育的科學要義,既有深刻而豐富的心理學依據(jù),也得到了中外教育家的廣泛論證,對指導當今嬰幼兒素質教育的科學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The ecological situational view of early education embodies the scientific essentials of early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objectives, principles, contents, methods and so on, and has profound and rich psychological basis. It has also been widely demonstrat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or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山東女子學院;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戚萬學;活動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論構想[J];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張文新;陳光輝;;發(fā)展情境論——一種新的發(fā)展系統(tǒng)理論[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龔兵;;近代大學課程世俗化及其影響[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徐玖年;王兆華;;論《學記》的教學評價思想及現(xiàn)代意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4 時松;;蒙臺梭利教育法引入我國初期的特點分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5 王雅克;;從《白鹿洞書院揭示》看朱熹的教育理念[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 李久東;劉宏偉;胡靈佳;;醫(yī)學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年04期
7 李俊;考試制度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龔怡祖;從“李白現(xiàn)象”看教育創(chuàng)新之路[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2期
9 龔放;;試論現(xiàn)代大學的社會責任[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2期
10 魏軍蘭;論書院的教學特點及對研究生培養(yǎng)的借鑒意義[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楊燕起;;韓愈教育思想論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汪灝;;《師說》的語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傅海倫;;戴震的數(shù)學教育評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康長運;;中國近代幼小銜接理論和實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5)——中國基礎教育史研究(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讀教育等)[C];2009年
6 朱宗順;;中國近代學前教育體制的現(xiàn)代化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5)——中國基礎教育史研究(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讀教育等)[C];2009年
7 徐嶸;;夸美紐斯和盧梭“適應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張麗;;論近代英國自然主義科學教育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徐輝;;基督教在西方教育發(fā)展中的歷史作用——兼論宗教與教育的關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林建華;論朱熹教育思想體系的生成與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姝瓊;青少年未來取向與學業(yè)、情緒適應關系的追蹤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新月;我國大學公民教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6 楊文海;壬戌學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劉來兵;什么是教育史[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偉;中醫(yī)護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張長城;中學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麗麗;先秦儒家和諧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巍;宋代童蒙階段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薛小雷;近代以來中國學前教育向外國學習的歷史與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錢蘇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問題論析[D];蘇州大學;2010年
4 戴軼;以“尊重”為價值取向的課堂文化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慧;蒙特梭利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麗;研究性學習在中職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孫政庭;高中學校開展自主性學生活動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楠;中職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姜浩;大學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構[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官文娟;明代建陽書坊的科考用書[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谷傳華,張文新;情境的心理學內涵探微[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賢磊;;成都市家長早期教育觀念的調查[J];當代學前教育;2011年02期
2 黃寶娥;論基礎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馮永剛;;責任意識:俄羅斯父母的早期教育觀[J];教育科學論壇;2006年05期
4 潘寧;淺論早期教育觀與未來的經濟[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5 孫艷;高東慧;;早期教育活動:評價、反思、啟示[J];新課程(教研);2011年04期
6 張松;周恩來早期教育觀淺析[J];漳州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馮永剛;;民主·自由·開放:俄羅斯家庭早期教育觀[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版);2007年01期
8 閉雄壯;;從“化民成俗”到“國民教育”——論張之洞的教育觀[J];河池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賀琳霞;;流動幼兒親子關系的思考[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8年11期
10 馮永剛;;俄羅斯父母的育兒觀[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許成人;;毛澤東的早期教育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本文編號:15217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152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