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時序
本文關鍵詞:論教育時序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 教育要素 教育時序 超常教育 速成教育
【摘要】:教育活動具有時序性,這是源于構成教育活動的教育要素的動態(tài)性和發(fā)展性。這些教育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學習者、教育資源。通過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教育要素所構成的教育活動現(xiàn)象中,都有著一定的時空定位及規(guī)律。筆者將教育過程中教育要素內部及要素之間的時空定位與規(guī)律總結為教育時序。同時,針對另一類教育亂象,,如神童教育、速成教育、超常教育等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這些教育亂象主張的教育模式出現(xiàn)了若干可觀的教育效果,在某種意義上也確實迎合了現(xiàn)今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需要,對市場經(jīng)濟帶來了一定刺激,但很多弊端也隨之而來,例如教育效果的不穩(wěn)定,教育效果與最初預期的偏離,甚至毫無教育效果等。其原因除了一些顯性的(如:教育目標過于功利、師資力量過于薄弱等)之外,還有一個隱性的原因,那就是違背了教育時序規(guī)律。 本文在借鑒其他研究者關于教育規(guī)律方面的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從“教育時序”的內涵及特點,教育過程中的“教育時序”體現(xiàn)、違背時序的教育現(xiàn)象剖析、教育時序的啟示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首先,筆者闡述了“教育時序”的內涵,即教育過程中教育要素內部及要素之間的時空定位和規(guī)律,同時揭示了教育時序的若干特點:即客觀性、內隱性、復雜性、長效性、彈性等。然后,從正面解讀了教育過程中主、客體教育要素所蘊含的時序規(guī)律。接著,從反面分析了違背時序規(guī)律的教育現(xiàn)象,如超常教育、速成教育和其他的躐等教育現(xiàn)象等。最后,綜合正、反兩方面的論述,由此得出教育時序對于教學活動的啟示:要堅持理論引導與法律約束相結合;營造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兼容的政策環(huán)境;統(tǒng)合主、客體教育要素的時序要求;堅持“三個協(xié)調”相結合的原則;把握好時序影響的連續(xù)性與一致性。我們既要認識和遵循存在于教育過程中的時序規(guī)律,也亟需杜絕違背教育時序規(guī)律的教育模式。只有科學合理地將教育時序融入到教育活動中,才能在實施教育活動時使得個體身體和心理協(xié)調發(fā)展、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發(fā)展、個體學習與社會化協(xié)調發(fā)展。
【關鍵詞】:教育 教育要素 教育時序 超常教育 速成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40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20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文獻綜述10-18
- 1.2.1 “教育”與“時序”10-11
- 1.2.2 教育過程中主體教育要素與時序11-14
- 1.2.3 教育過程中客體教育要素與時序14-18
- 1.3 研究意義18
- 1.4 研究思路18-19
- 1.5 研究方法19-20
- 1.5.1 文獻法19
- 1.5.2 個案研究法19-20
- 第2章 “教育時序”的內涵及特點20-24
- 2.1 “教育時序”的內涵20-22
- 2.2 “教育時序”的特點22-24
- 第3章 教育過程中的“教育時序”體現(xiàn)24-34
- 3.1 教育過程中主體教育要素的時序24-29
- 3.1.1 教師發(fā)展的時序24-26
- 3.1.2 學生發(fā)展的時序26-29
- 3.2 教育過程中客體教育要素的時序29-34
- 3.2.1 教材選擇的時序29-31
- 3.2.2 課程表安排的時序31-32
- 3.2.3 教學模式的時序體現(xiàn)32-34
- 第4章 違背時序的教育現(xiàn)象剖析34-44
- 4.1 超常教育34-37
- 4.1.1 超常教育今與昔34
- 4.1.2 超常教育發(fā)展的原因34-35
- 4.1.3 超常教育個案剖析35-37
- 4.2 速成教育37-40
- 4.2.1 速成教育及其表現(xiàn)37-38
- 4.2.2 速成教育行時的原因38
- 4.2.3 速成教育個案剖析38-40
- 4.3 躐等教育40-44
- 4.3.1 關于題海戰(zhàn)術40-42
- 4.3.2 關于奧賽培訓42-44
- 第5章 教育時序的啟示44-49
- 5.1 堅持理論引導與法律約束相結合44
- 5.2 營造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兼容的政策環(huán)境44-45
- 5.3 統(tǒng)合主、客體教育要素的時序要求45-46
- 5.4 堅持“三個協(xié)調”相結合的原則46-47
- 5.5 把握好時序影響的連續(xù)性與一致性47-49
- 結論49-51
- 參考文獻51-54
- 致謝54-55
-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5-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淑曼;《關于我國超常教育現(xiàn)狀問卷》的調查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1999年01期
2 徐漢泉;魏尚平;張爽;;對超常教育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0年10期
3 辛厚文;我國超常教育的性質、特點和作用[J];教育與現(xiàn)代化;1989年03期
4 吳良俅,徐斐爾,何麥秋;我校超常教育的初步嘗試[J];教育與現(xiàn)代化;1989年03期
5 孟現(xiàn)志;超常教育的文化創(chuàng)新策略[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6 姚本先;關于大學少年班超常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00年02期
7 賀淑曼;;迎接超常教育的春天[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1年12期
8 寧冠群,張維漢;在超常教育中加強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與現(xiàn)代化;1989年03期
9 朱曉梅;關于中學階段試行超常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1992年12期
10 李泓冰;;不想下課的孩子——體會超常教育[J];教師博覽;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陸玉萍;;超常兒童的超常教育之我見[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金芳;何必否認超常教育[N];中國改革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王慶環(huán);超常教育,出了什么問題?[N];光明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黃文;走近超常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實習生楊葉輝;準確把握“超常教育”[N];科技日報;2002年
5 劉軍;超常教育下的花樣年華[N];中國文化報;2010年
6 記者 周方;亞太地區(qū)超常教育研討會在京開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7 本報記者 陳廣琳;在普通班進行“超常教育”[N];深圳商報;2009年
8 宗和;超常教育不再適用于少數(shù)兒童[N];中國婦女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李玉蘭;超常教育要有平常心[N];光明日報;2008年
10 記者 胡殿芳;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強則國強[N];新鄉(xiāng)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琛;促進學生優(yōu)長發(fā)展教育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穎;中小學超常教育的實踐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瑛;超常兒童全面發(fā)展的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徐菁;多元智能理論下高一奧賽班化學教學設計及實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唐璇;中美天才教育的比較與啟示[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沈小祥;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資優(yōu)生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周玲娟;在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超常生的健康人格[D];蘇州大學;2011年
7 蘭繼軍;論國外特教對象的演變對我國特殊教育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8 向玲;時間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謝宜宸;澳大利亞天才教育政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10 鄧晨曦;3~5歲超常兒童創(chuàng)造性人格發(fā)展特點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665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6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