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對文化的適應與超越
本文關鍵詞:論教育對文化的適應與超越
【摘要】:教育與文化具有同質異形性。文化是母教育是子;文化是質教育是形;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教育對文化的依賴與適應表現(xiàn)在教育的知識內(nèi)容、組織形式、方法手段、管理制度以及價值觀念方面;教育對文化的促進與超越不僅表現(xiàn)為傳存文化,更表現(xiàn)為選擇、調(diào)控、整合、創(chuàng)生文化,推動和促進文化的進步與發(fā)展。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教育 文化 適應 超越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一、文化與教育的內(nèi)涵考察文化是一個使用非常廣泛而定義卻是紛繁含混的概念。據(jù)美國文化學家克魯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評述》(1952)中對包括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精神分析等許多學科在內(nèi)的人文領域加以綜合和歸納,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給“文化”下的定義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艷;;韓流背后的文化傳播[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 謝志輝;;“超越崇拜”教學設計[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0年01期
3 彭鋼;;名校的存在與超越[J];江蘇教育;2010年08期
4 楊逸凡;;比賽為的是超越自己[J];小演奏家;2010年02期
5 孟建立;;高一學生如何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J];華章;2010年02期
6 陸孟;;淺論大學新生適應校園環(huán)境[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7 劉妍妍;周偉;;“90后”學生適應大學生活的調(diào)查研究[J];科技資訊;2010年03期
8 王雨晨;董永紅;王菲;高煜波;;淺析文化與心靈溝通及心靈超越[J];才智;2010年02期
9 邊立紅;王鵬;;從翻譯適應選擇論視角解析林譯《黑奴吁天錄》[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10 王蕾;;論文化傳播視閾中的“尋根文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英;盛智龍;李克勤;楊春杰;;公眾需求與數(shù)字博物館的持續(xù)發(fā)展[A];數(shù)字博物館研究與實踐(2009)[C];2010年
2 金瑞國;;論數(shù)字博物館建設的十大要素[A];數(shù)字博物館研究與實踐(2009)[C];2010年
3 多里坤·阿布里克木;;達瓦孜運動長興不衰的原因初探[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王晶晶;;擇校:促進還是抑制教育公平?[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張文娟;;建立電視監(jiān)管與評測中的“電視生態(tài)批評”標準[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孔令順;;文化學視閾中的動畫片《孔子》[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張軍;;灤州影戲的傳播方式與途徑[A];2010年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中國古代文學部分)[C];2010年
8 李曉林;;城市公共服務標準化若干問題研究——以北京市東城區(qū)城市公共服務標準化示范區(qū)、推進節(jié)約型社會建設為例[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9 劉秀梅;孫璐婕;;面對三網(wǎng)融合:廣播電視如何發(fā)展的相關對策[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賈立進;;論檔案編研工作發(fā)展新趨勢[A];回顧與展望:2010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志峰;重慶紅巖文化產(chǎn)業(yè)集團掛牌成立[N];重慶日報;2011年
2 記者 李志峰;重慶紅巖文化產(chǎn)業(yè)集團掛牌成立[N];重慶日報;2011年
3 記者 王靖;省文化體制改革檢查組來漢檢查[N];漢中日報;2011年
4 馬玉山 特約記者 徐殿闖;幫扶一人創(chuàng)業(yè) 帶動多人就業(yè)[N];解放軍報;2011年
5 記者 胡彥殊;推動成都航空加快發(fā)展支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N];四川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董云平;浪漫冰雪與神奇動漫的絕妙組合[N];黑龍江日報;2011年
7 江法;中江網(wǎng)傳媒公司正式揭牌[N];江蘇法制報;2011年
8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皋永利;中醫(yī)文化傳播應先化育醫(yī)者之心[N];健康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成長;紀錄影像讓文化交流更有力[N];中國文化報;2011年
10 于秀成 馮小桐;長白山松花石研究會助推產(chǎn)業(yè)發(fā)展[N];吉林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姍姍;他者教育理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娜仁高娃;向“場”而生[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立;意義生產(chǎn)與社會行動[D];復旦大學;2010年
4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馮溪屏;勞動范疇在馬克思哲學中的核心地位[D];黑龍江大學;2009年
6 岳志強;“文化傳播”理論視角中的傳教士與美國華人社會(1848-1900)[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郭淑敏;展示與銷售[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8 陳松;誘導非人靈長類動物預致敏同種腎臟移植“適應”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方敏;文化傳播視野下的圖形用戶界面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張黎敏;《時事新報·學燈》:文化傳播與文學生長[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籽伸;當代中國影像文化構建中的數(shù)字媒體藝術[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2 刁穎;涂鴉壁畫對公共空間的視覺效應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董建華;現(xiàn)代夏季奧運會平面設計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4 周名赫;SNS網(wǎng)絡的音樂文化傳播[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5 陳羽;女性時尚雜志對當代女性消費文化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0年
6 王傳傳;中國視頻分享網(wǎng)站的媒介生態(tài)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孫斌;粉絲文化及其傳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8 矯雅楠;傳播學視角下的孔子學院教師培養(yǎng)[D];山東大學;2010年
9 朱茂;浙東地區(qū)人際傳播民俗探析[D];西北大學;2010年
10 陳曦;孔子文化節(jié)與儒家文化傳播[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556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5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