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農(nóng)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反思
[Abstract]:Migrant workers' families are relatively poor in terms of economic, time and energy investment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extreme ways of discipline, the relatively backward education of parents and other factors make it impossible for families to provide them with a good learning and growing environment. They also have psychological fragility, poor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 inferiority, isolation, capricious, extreme, and so on. An unhealthy psychology, such as indifferen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to exert the leading role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o guide parents to change their ideas and educational behaviors.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B84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海田伊;;少兒圖書館如何關注農(nóng)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8年01期
2 管以東;;影響農(nóng)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反思[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年02期
3 張華;謝云天;;8歲~13歲農(nóng)民工子女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8年02期
4 陳玉萍;;同在一片藍天下——關注農(nóng)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J];成才之路;2009年16期
5 張春華;劉東鴻;;農(nóng)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現(xiàn)狀初探[J];法治與社會;2009年11期
6 方立新;;讓孩子們“雙輸”的“探索”[J];教育;2006年11期
7 鞠維強;;農(nóng)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之破解[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21期
8 李明;;困難農(nóng)民工子女可申請助學金[J];農(nóng)村科學實驗;2007年09期
9 羅陽佳;;保障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權[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10 楊立紅;張亞麗;;關注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寧夏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狀況的調(diào)查[J];共產(chǎn)黨人;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莉;;努力造就我國高素質(zhì)勞動后備軍——論農(nóng)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A];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區(qū)科學發(fā)展理論研究[C];2010年
2 劉桂桂;聶獨席;;城市農(nóng)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的思考——以貴陽市為例[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檸;;論廣州市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基于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視角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張淑瓊;;試論當前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問題[A];“關注省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袁連生;付堯;李奇;;北京農(nóng)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袁連生;;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財政政策的理論、實踐與改革[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2007浙江就業(yè)報告 農(nóng)民工問題研究 農(nóng)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研究——以杭州為例[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農(nóng)民工問題研究”課題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8 孫宏艷;;農(nóng)民工子女的身份認同與權益保護[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9 何昭紅;石艷華;;多元社會型態(tài)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積極回應[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10 廖明英;;自我圖式與心理健康[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見習記者 程瑤;“孩子,城里的課桌屬于你!”[N];黑龍江日報;2010年
2 戚海燕;讓24萬農(nóng)民工子女上學無憂[N];北京日報;2004年
3 馮琳;取消借讀費農(nóng)民工子女緣何難露笑容[N];中國工商報;2004年
4 劉巍;關于農(nóng)民工子女就學的思考[N];黑龍江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尹曉華 實習生 宋姣;農(nóng)民工子女上學咋那么難[N];四川日報;2004年
6 劉萬永;幫助農(nóng)民工子女就是幫助我們自己[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彭世松;“農(nóng)民工子女進城入學”負重前行[N];湘聲報;2005年
8 記者 田玲翠;農(nóng)民工子女就讀不收雜費借讀費[N];文匯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黃璜 市行評代表 吳振發(fā);今年清退教育亂收費40萬元[N];廈門日報;2008年
10 ;我省54萬進城農(nóng)民工子女就學問題全部解決[N];新華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濤;農(nóng)民工子女心理健康與社會融入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2 趙翠蘭;精神追尋:農(nóng)民工子女的語言與自我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楊海;軍校新生心理彈性因素及心理訓練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4 陳小華;城市農(nóng)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郝若平;家校合作:親師互動對學生學習品質(zhì)與心理健康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甄志平;體育與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7 陳妙;臺灣地區(qū)大學生人格與心理健康現(xiàn)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祝志芬;中國義務教育福利制度的發(fā)展及其完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謝春風;我國教育行政決策的倫理困境與出路[D];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許志紅;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干預[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艷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新生心理健康與人格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朱佳;《中職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的編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齊原;信陽市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干預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0年
4 莫夏莉;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孟淑青;中專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周方芳;學優(yōu)生、學困生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光輝;“大五”人格與應對方式對企業(yè)員工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羅勝華;基層選調(diào)生心理健康和社會支持相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珍;某醫(yī)學院校殘疾學生生命質(zhì)量、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狀況評價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馮雷濤;高三學生學習適應性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153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1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