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鎮(zhèn)兩地教育科研對話
[Abstract]:From November 13 to 14, 2011, Tang Linchun, executiv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Shanghai Academy of Education, led 13 experts to visit Zhenjiang Educ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 Chen Guojun, deputy director of Zhenjiang Municipal Bureau of Education, attended the relevant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Zhenjiang education, Director Chen hoped that Shanghai experts would give "Shanghai School" guid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Zhenjiang education. The two institutes conducted in-depth and frank exchange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between the two cities, and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on th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of the two places in the future.
【分類號】:G5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和學新;全國“教育科研成果轉化”學術研討會在津召開[J];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2 和學新;試論當前素質教育科研的目標與任務[J];吉林教育科學;1998年02期
3 ;教育科研八訣──柳州市景行小學教育科研工作初探[J];廣西教育;1998年10期
4 劉捷;教育科研是學校發(fā)展的“第一生產力”[J];河北教育;1998年01期
5 劉鳳英;在教育科研中提高教師素質[J];教育導刊;1999年Z2期
6 齊桂蓮;教育科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助推力[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13期
7 趙喜生;;書畫情緣“五色筆” 聲名鵲起新《論壇》——2006年“《教育科研論壇》杯中國書畫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J];教育科研論壇;2007年02期
8 高飛;;“教育科研論壇”詩歌朗誦會舉行[J];教育科研論壇;2007年02期
9 潘國青;;對學校教育科研涵義的新認識[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7年Z4期
10 張世明;;有感于“要耐得住寂寞”[J];江蘇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靖;;讓教育科研成為支撐學校發(fā)展的堅強支柱[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2 黃志文;黃飛;;科研型教師的基本素質結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3 黃志清;唐旭杰;;創(chuàng)新教育下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的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4 朱靖;;讓教育科研成為支撐學校發(fā)展的堅強支柱[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5 龐錦艷;;實施科教興墾戰(zhàn)略 推動教改的發(fā)展——巨浪牧場教育發(fā)展初探[A];黑龍江省首屆青年科技工作者論壇黑龍江省農場管理學會分會場實施五大戰(zhàn)略推進三化進程構建和諧農場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7年
6 山西省長治市城區(qū)東街小學課題組;;“教師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德育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7 蘆世平;;引源頭活水 培教育新花[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8 劉向東;;搭建教育科研的平臺,助推教師隊伍建設[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王曉東;;動態(tài)分組傳輸技術(DPT)在天津教育科研寬帶城域網中的成功應用[A];第十八屆中國(天津)’2004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學習謀發(fā)展 科研促成長[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五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小學 陳惠芳 曹建芬;念好教育科研的“真經”[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周遠清;呼喚高水平的教育科研[N];人民日報;2003年
3 李玉山;教育科研不能作“秀”[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付石林;教育科研產業(yè):杭鋼非鋼產業(yè)發(fā)展的亮麗風景[N];中國企業(yè)報;2010年
5 楊楊;教育科研讓師生共同成長[N];北京日報;2002年
6 王克義;力促全國教育科研資源整合[N];人民政協(xié)報;2003年
7 蔣才華 劉串德;七星區(qū)教育科研碩果豐[N];桂林日報;2007年
8 通訊員 金培元;開展教育科研與課堂教學無縫對接[N];三峽日報;2007年
9 塘沽區(qū)第十五中學 潘懷林;如何促進教育科研的深入開展[N];天津教育報;2008年
10 吳景寅;教育科研要做到“三突出、三到位”[N];承德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璽丹;教育轉型期中學生物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黃迪皋;從外推走向內生[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宋建軍;普通高中校長境外教育交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聶勁松;中國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胡淑慧;遼金元文學構成的新主體[D];浙江大學;2005年
6 劉光余;教師教學效能的生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萬偉;亦續(xù)亦斷[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秋明;高職課程質量保證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孫海燕;數據網格副本管理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10 王其翔;黃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評估[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正;重慶南川市中學教育科研現狀調查與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進;中學教育科研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黃冰;廣西區(qū)大學英語教師科研現狀調查報告[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項春曉;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現狀和思考[D];蘇州大學;2007年
5 郭雨欣;幼兒文明禮貌行為的現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何秀瓊;福清市第三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丁亞晶;興安盟中小學教育科研管理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彭玉聰;昆明市城區(qū)中小學教育科研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曲文弘;新課程改革中學校發(fā)展問題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周翠萍;關于改進中小學教育科研現狀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650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6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