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大學生的怨恨滋生及其對人格發(fā)展的負面影響
[Abstract]:Weak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breed resentment, whic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but also to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weakness of the disadvantaged college students makes them feel hurt or frustration more easily, but when they experience the hurt or frustration, they can only endure in the inside and precipitate into resentment after they experience the hurt or frustration. This resentment, once bred, often leads to a split of its personality.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大學生弱勢群體的怨恨滋生及其教育干預研究”(項目編號:10YJC88007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848;G444
【參考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永;怨恨之維—郁達夫前期小說的一種解讀[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扶東,王書會;自我及其相關概念的心理學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王長樂;文化、人格及其教育學意義[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葛明貴;健全人格的內涵及其教育[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 史敏;卡夫卡小說的思想與藝術特色散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蘇國紅;虛擬自我與心理健康[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王友昌,王樹明;體育與中學生的社會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7 王登峰,崔紅;文化、語言、人格結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8 王登峰,崔紅;編制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論構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9 王麗萍;人格與政治:政治心理學領域核心關系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10 郭景萍;現代社會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俊潭;電視傳播與轉型期中國農民的意識現代化[D];復旦大學;2004年
2 趙伶俐;審美概念理解對審美感受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響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牛獻忠;人的建設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戴兆國;孟子德性倫理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黃富峰;論道德思維[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劉翠;人的生存本體論結構[D];黑龍江大學;2003年
9 周穎;閱讀之旅:從主體性到修辭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黃文前;自由意志——叔本華哲學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靜;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宋星;民警人格結構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3 王靜;安徽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1年
4 侯阿冰;云南大學生人格理想探索性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周紅陽;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閱讀[D];湘潭大學;2001年
6 曾友中;模擬市場經濟條件下官格的定位及培育[D];湘潭大學;2001年
7 張丹;市場文化的興起與國人現代人格走向[D];湘潭大學;2001年
8 蔡隆;網絡時代與中學生健康人格[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9 盧政;論文學創(chuàng)作的內驅力[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10 劉衛(wèi)華;反省與心理健康之關系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唐小林;欲望、沉淪與救贖——郁達夫倫理心態(tài)研究之一[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美紅;;論怨恨:一個現象學的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2 史玉軍;;如何看待“發(fā)泄墻”[J];大眾心理學;2004年07期
3 徐小瓊;;推倒嫉妒的柏林墻[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崔晨光;敢于說“不”[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2 ;擺脫壓抑學會宣泄[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3 蔡建;糾正孩子的嫉妒心理[N];河南科技報;2001年
4 一水;受挫后的心理對策[N];中國保險報;2001年
,本文編號:22365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3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