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實踐的課程理論研究——基于我國課程理論研究發(fā)展歷程的考察
本文選題:課程理論 切入點:課程實踐 出處:《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植入實踐的課程理論研究遵循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徑,以實踐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的教育生活為研究重點,通過實踐的方式方法,引導教師關注并重構(gòu)個體教育哲學。植入實踐的課程理論研究范式將理論研究的品性立足于實踐,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課程理論研究"模仿"、"思辨"、"依附"的特點,從而實現(xiàn)對實踐的引導和指導作用。
[Abstract]:The curriculum theory of implanting practice follows the bottom-up research path, takes the practice probl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teacher's educational life as the research focus, through the practice way and method. To guide teachers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reconstruct individua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e curriculum theoretical research paradigm based on practice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itation", "speculation" and "attachment" of curriculum theory research in Chin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actice of guidance and guidance.
【作者單位】: 山東臨沂大學費縣校區(qū);山東臨沂大學辦公室;
【分類號】:G42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溫榮;創(chuàng)建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過程觀[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2 段戴平,林長春;對化學教學模式研究20年的回顧與反思[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3 曾莉,覃義貴;課堂教學中的機會失衡與對策[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都榮勝;成人教學原則研究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5 陳秀玲;建立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過程觀——兼機制和特點分析[J];教育科學;2003年05期
6 王攀峰;生活認識論及其對現(xiàn)代教學論研究的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17期
7 楊啟亮;;考試競爭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追問[J];教育評論;2005年06期
8 王凱;楊小微;;反思我國教學研究中的簡單思維[J];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12期
9 夏英;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課程實施[J];遼寧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毛雪梅;校本課程實施中的教學因素分析[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曹一鳴;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重構(gòu)與超越[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李朝東;論教育啟蒙與公民人格建構(gòu)[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陳云奔;教學公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如密;教學美的價值及其創(chuàng)造[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建瓊;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董蓓菲;小學語文小班化合作學習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宇文;社本主義教育反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楊廣軍;高中物理教材設計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嫻;多元智力的實證研究與物理教學的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靜;化學雙語教學設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閆建敏;中小學課程資源及其對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玉靜;認識論視野中的教學評價變革[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4 孫龍存;成人元學習能力及其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5 賈隨軍;新數(shù)學課程實施中活動教學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段兆兵;論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教師專業(yè)成長[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旭;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馬金海;大學英語學生英語閱讀理解障礙及教學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牛玉琴;交際法在初中英語教師培養(yǎng)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劉丕勇;內(nèi)蒙古地區(qū)師范類蒙授英語專業(yè)教學模式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秉江;生活世界與生存主體[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2 徐繼存;試論教學理論應用[J];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3 石中英;;論教育實踐的邏輯[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康麗穎;;教育理論工作者回歸實踐的自識與反思[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羅儒國;反思教師的教學生活[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20期
6 吳德芳;;從為教學實踐“立法”到多元解釋——論后現(xiàn)代視野下的教學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1期
7 易森林;;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的前提性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8期
8 程天君;走出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脫離的困惑[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3期
9 朱志勇;教育研究方法論范式與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年01期
10 靖國平;論教育學的學科范式、知識樣式及其話語方式[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雪翠;教師:課程實踐的主體[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2期
2 張建飛;對開放教育法學專業(yè)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思考[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林春方;課程實踐中整機裝配的組織實施[J];職業(yè)教育研究;1998年10期
4 楊明全;參與式課程實踐:課堂情境中的課程變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5 劉電芝,陽澤;論新課程實踐的辯證觀[J];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6 高照艷;淺談成人中專微機課程實踐教學[J];成人教育;1997年Z2期
7 秦奕;;《班本課程的誕生》簡介[J];幼兒教育;2006年23期
8 朱瑛;對新課程實踐的反思之反思[J];教學與管理;2004年23期
9 周萍;走進童心的世界——《品德與生生活》課程實踐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2003年18期
10 劉云峰;淺議汽車修理課程實踐教學[J];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臧潤清;;“制冷裝置設計”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探討與實踐[A];制冷空調(diào)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diào)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桂忠;;高校公共體育《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程化探索[A];2007廣東省體育科學研究論文選[C];2007年
3 郝潤霞;李斌;;由混凝土結(jié)構(gòu)專業(yè)英語課引發(fā)對雙語教學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4 賴學江;;“建筑電氣”課程教學實踐探討[A];制冷空調(diào)學科教育教學研究——第五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diào)學科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6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潘耀謙;龍塔;劉志軍;;加強病理課程實踐——沿大病理軌跡拓寬動物病理學領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十三次學術討論會和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理生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8 廖學兵;張德寶;程治新;謝正喜;;火力控制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實踐與體會[A];第十六屆電工理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英;李春茂;;電工電子系列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探索[A];第一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劉昕;;反思我國體育課程研究所面臨的問題[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萬學俊 何明艷 平川區(qū)響泉小學;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指導新課程實踐[N];白銀日報;2010年
2 四川省資中縣第一中學 劉輝利;新課程實踐中的四個“第一”[N];中國體育報;2007年
3 姜美玲;教師:革新的課程實踐者[N];中國教育報;2004年
4 記者 程墨;湖北兩萬農(nóng)村教師免費高!俺潆姟盵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張佩穎;貝邇項目培養(yǎng)高校未來環(huán)境領導者[N];中國企業(yè)報;2010年
6 桑國棟;新課改呼喚研究型教師[N];張掖日報;2005年
7 許序修 王守瓊;培訓要突出教師主體地位[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楊有富 (作者為奮斗中學副校長);新課程實踐中學生成長評價應具有特色[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7年
9 深圳市桃源中學校長 李維典;用多維平臺撐起教師發(fā)展之路[N];中國教育報;2005年
10 李亞平;整合資源發(fā)揮新課程德育功能[N];中國教育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飛藝;小學語文課程組織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孫寬寧;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關懷[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薛國鳳;沖突與和諧[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趙炳輝;新課改視域下教師課程意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向永;信息技術課程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支奎;課堂中的意義建構(gòu)[D];西南大學;2009年
7 王海燕;地域文化與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9 廖輝;學校課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楊明全;論教師參與課程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樂韻;從課程理念到課程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趙書超;朱熹課程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任志楠;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園本課程研究發(fā)展的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賀佳穎;《品德與社會》課程實踐類作業(yè)設計優(yōu)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翔;檢視、理解與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宋時春;靜悄悄的革命:教師對課程的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邊瑞瑞;論高等學校課程的歷史發(fā)展軌跡及其動因[D];蘭州大學;2006年
8 劉艷偉;中學物理教師課程反思能力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釗;30年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觀念變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銳;高校外籍教師課程角色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733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7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