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課程的性別批判
本文關鍵詞:女性主義課程的性別批判
【摘要】:女性主義以獨特的性別視角,對課程領域進行了全面審視和批判。傳統(tǒng)課程結構中的父權制、科層制,主流課程文化中的男性霸權、男性話語與性別歧視,課程實踐中性別化教育模式、性別定勢,是女性主義分析和批判的主要對象。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女性主義 課程批判 性別視角
【基金】:201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機會分配的公平性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0XJY005)
【分類號】:G423
【正文快照】: 女性主義學者以女性獨特的視角對課程進行審視,重建課程概念,把課程理解為性別文本。學者們認為:“課程不僅充當著一種性別意識形態(tài)的角色,而且是用來證明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正當性并使其合法化的一種手段!盵1]從某種意義上說,課程就是社會性別的“復制者”。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單雪梅;喬伊斯·卡洛爾·歐茨小說世界中的女性群像[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張浩;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精神分析話語剖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2 齊浚;明清社會思潮與人情小說性愛觀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王俊;解讀高等教育的性別符碼[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王瑞芹;政治文明進程中的婦女參政[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5 王曉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李淑霞;王安憶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勝枝;社會轉型與女性雜志的變遷[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海鷹;從《作女》看張抗抗女性意識的蛻變[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周靖;荒原與迦南的誘惑[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騫;試論西方的“女性寫作”理論——兼論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女性寫作[D];吉林大學;2004年
4 陳海燕;美國和中國電影中的女性主義分析[D];安徽大學;2005年
5 張昊翔;三個“女性文本”和一種話語訴求[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黃湘芳;論克里斯蒂娃的女性詩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紅艷;奧尼爾后期劇作中女性自我的迷失與自我的追尋[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慧玲;女性消費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虹;試論新時期中國女性小說中的“反家庭”敘事[D];河南大學;2007年
10 吳真真;我國知名女主持人形象解讀[D];南昌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祝小丁;;馬克思主義對女性主義的理論影響[J];南方論刊;2006年11期
2 姚霖;;后現(xiàn)代女性主義視域下課程范式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3 劉曦;都基彥;;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女性主義思想內涵及其影響[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4 余錦;呂雪松;;女性主義關照下翻譯理論基本問題的闡釋[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董金平;;女性符碼與女性規(guī)訓[J];學術探索;2007年01期
6 陳艷華;;解讀虹影的女性主義寫作[J];嘉應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王會亭;劉曉林;;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學校教育摭談[J];韶關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陳雨亭;黃志成;;西方主要女性主義理論派別的教育思想概論[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10期
9 張?zhí)N艷;;作為人文教育的女性學[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年06期
10 梁m(潔;;西方社會性別研究與進程評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S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蔡家園;;作為女性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的阿毛[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阿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辜瑩瑩;;淺談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局限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羅利群;;民族教育研究的女性主義質性研究視角[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汪美瓊;;《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的女性主義解讀[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5 強乃社;;女性主義者關于人的思想[A];第八屆暨第七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胡琰;;“發(fā)出女性自己的聲音”——西方女性主義視角下的教學民主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趙媛媛;王子彥;;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述評[A];慶?茖W技術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扈海鸝;;馬克思文化理想與社會性別視角的當代解讀[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7年
9 秦美珠;;女性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探討及其意義[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李愛云;;女性話語·軀體寫作·雙性同體——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述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胡穎;一位女性主義者的力量與溫柔[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2 方小晏;女性主義者的慧黠[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3 子雨;向女性主義說“不”及其他[N];中華讀書報;2007年
4 北京科技大學 馬粹;環(huán)境生態(tài)如何成為了女性主義問題[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5 [美]克里斯蒂娜·霍夫·索莫斯 王平 編譯;誤入歧途的美國當代女性主義[N];社會科學報;2008年
6 王恬;希拉里與女性主義[N];人民日報;2008年
7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教授 王曉華;關懷女人就是關懷所有生命[N];社會科學報;2005年
8 張先砉;司法中的性別平等意識[N];江蘇法制報;2006年
9 胡志軍;詩意地展示女性之愛[N];文藝報;2008年
10 特約撰稿人 徐冰;走進主流藝術[N];河北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林小芳;當代臺灣女性參政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晨陽;從理想國到日常生活[D];復旦大學;2006年
3 林曉云;第二性的權力話語:論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形態(tài)及特征[D];復旦大學;2006年
4 劉建波;女性主義視角下先秦兩漢文學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楊秀芝;欲望書寫時代女性身體修辭[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都嵐嵐;后回潮時代的美國女性主義第三次浪潮[D];清華大學;2009年
7 敬少麗;女性主義視野下的教育機會均等[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齊鵬;女性主義如何干預藝術史[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9 呂穎;反思與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高惠蓉;美國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謝云;從女性主義角度探討臺灣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D];廈門大學;2007年
2 胡泊;邁克爾·坎寧安《末世之家》中的女性主義思想解讀[D];蘭州大學;2007年
3 陳應心;基于社會性別理論的中小學教科書性別偏見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防震;論女性主義對福柯主體觀的批評及其意義[D];山東大學;2009年
5 華莉;論安吉拉·卡特短篇小說中的哥特[D];蘇州大學;2008年
6 王玨;論女性主義視野中的公共領域[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華汀汀;女性主義和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8 徐夢真;柏拉圖女性思想解讀[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9 杜靜;女性主義視野下我國高等教育性別平等問題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8年
10 陳穎;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565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5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