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心理和諧狀況及干預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職生心理和諧狀況及干預研究
【摘要】:本研究隨機選取了保定一所中職院校和石家莊兩所中職院校,通過發(fā)放《國民心理和諧狀態(tài)問卷》進行普測,對回收的問卷數(shù)據(jù)利用SPSS19.0進行分析處理,得出結論:中職生心理和諧現(xiàn)狀顯著低于全國常模。在此基礎上,選取實驗組和對照組,通過對實驗組采取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進行干預,進而探究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生心理和諧狀況改善的有效性。被試:石家莊某中職院校選取實驗組被試27名,對照組被試27名方法: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前后測及對比分析。根據(jù)中科院心理和諧項目組關于心理和諧的定義以及其編制的《國民心理和諧狀態(tài)問卷》設計一整套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對實驗組進行為期八周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每周一次,每次90分鐘。團體輔導活動全部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后測,將前后測數(shù)據(jù)利用SPSS19.0進行分析。結果:1.客觀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測得分與常模相比存在顯著差異,而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得分并無顯著差異,符合同質性要求;實驗組前后測得分的t檢驗結果差異顯著,各個維度均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對照組前后測得分的t檢驗結果差異不顯著,各個維度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實驗組和對照組后測得分差異顯著,各個維度均發(fā)生顯著變化;同時,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后測之差t檢驗結果呈現(xiàn)顯著差異,表明經過團體輔導活動,團體成員心理和諧狀況得到顯著改善。2.主觀評價:團體成員普遍認為團體氣氛良好,經過團體輔導活動后,成員對自身的評價更加全面化,對團體輔導中人際交往和社會支持類活動感受最深,收獲最大。結論:1.中職生群體的心理和諧狀況與全國常模相比,存在顯著差異。2.通過團體輔導的干預手段對中職生進行干預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理和諧水平。
【關鍵詞】:心理和諧 中職生 團體心理輔導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4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獻綜述10-18
- 1.1 心理和諧綜述10-14
- 1.1.1 心理和諧的概念及結構劃分10-11
- 1.1.2 心理和諧的測量工具11-13
- 1.1.3 不同群體的心理和諧現(xiàn)狀13-14
- 1.2 團體心理輔導14-16
- 1.2.1 團體心理輔導的概念14-15
- 1.2.2 團體心理輔導的相關理論分析15-16
- 1.3 中職生心理狀況相關研究16-18
- 2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18-19
- 2.1 問題提出18
- 2.2 研究假設18-19
- 3 干預研究19-33
- 3.1 研究目的19
- 3.2 研究意義19
- 3.3 研究對象19-21
- 3.4 研究方法21-26
- 3.4.1 研究工具21-22
- 3.4.2 團體心理輔導方案22-26
- 3.4.3 研究程序26
- 3.5 研究結果26-33
- 3.5.1 客觀評價26-31
- 3.5.2 成員感想31-33
- 4 結果討論33-39
- 4.1 中職生心理和諧狀況33-34
- 4.2 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生心理和諧狀況整體干預有效34-37
- 4.2.1 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生心理和諧狀況整體干預有效性的分析. 33 4.2.2 同類研究的比較34-35
- 4.2.2 同類研究的比較35
- 4.2.3 團體干預有效的原因分析35-37
- 4.3 創(chuàng)新之處37
- 4.4 不足之處37-38
- 4.5 啟迪和意義38-39
- 5 結論39-40
- 參考文獻40-43
- 附錄一43-46
- 附錄二46-57
- 附錄三57-59
- 后記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亞琴;;心理和諧問題研究綜述[J];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06期
2 李麗娜;王聰哲;楊紹清;許春梅;李妲;張郢;朱小茼;;團體心理輔導促進大學新生人際關系的實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12期
3 吳九君;鄭日昌;;大學生心理和諧量表的編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5期
4 黃東生;;當前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5 辜美惜;邱龍虎;鄭雪;;我國心理和諧研究述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陳紅霞;潘鑫;陳林林;汪祚軍;;中職生自我接納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8期
7 宋娜;李紅;浦昆華;;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心理和諧現(xiàn)狀[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9期
8 李菲;顏菁;梁新巍;張玉柱;;醫(yī)務人員心理和諧的結構與測量[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9 李輝;白新杰;趙志良;;中國農民心理和諧的結構特征[J];心理研究;2011年05期
10 林崇德;;“心理和諧”是心理學研究中國化的催化劑[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靜;團體心理輔導在高職生生活適應中的作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何培宇;民營企業(yè)員工心理和諧狀況及和諧企業(y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朱佳;《中職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的編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興華;團體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信任的實證研究[D];湖北大學;2012年
5 姜海;人際模式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關系困擾改善的實驗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李菲;醫(yī)務人員的心理和諧及其在心理資本影響職業(yè)倦怠中的作用機制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007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0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