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識管理SECI模型的同課異構理據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06:37
教師的教學知識經驗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是至關重要的,但目前,教師知識存在嚴重的地域和個人差距,只有通過教師知識的交流共享來縮小這種差距。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新近出現(xiàn)的教師知識交流與共享模式,已經在許多地區(qū)和學校內部和之間試用起來,而且也有一些學者對其實踐和理論進行研究,但大部分相關文獻都是對同課異構具體活動的分析總結及其過程與定義的解釋,并沒有基于一個理論框架對其進行有依據的詳細分析,更沒有就如何提高同課異構活動效果提供建議。所以本研究基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試圖通過對同課異構過程和知識管理相關理論的對比分析,找出同課異構這種活動所屬的理論范疇,和影響其有效程度的因素,以期能解決同課異構活動現(xiàn)在無據可依、盲目應用的現(xiàn)狀,并希望對其進一步的完善提供理論和實踐上的建議。為此,本研究選用典型同課異構活動的全程視頻影像資料,對其進行詳盡的分析,將其全部內容轉化為文字信息,并通過質性研究的方法確定其是一種知識管理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基于SECI知識管理績效指標理論和影響因素理論,運用方差分析、卡方檢驗和回歸分析的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其進行進一步分析,以探究同課異構是否能有效地轉移、分享與創(chuàng)造教師知識,并發(fā)現(xiàn)影響其...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知識管理的SECI模型
2.1 群化
2.2 外化
2.3 融合
2.4 內化
2.5 知識轉化與創(chuàng)造螺旋
3.教育領域中的知識管理
3.1 教師知識管理
3.2 同課異構的概念界定及基本流程
3.3 SECI知識轉化與創(chuàng)造模型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4.SECI知識管理過程的績效指標及影響因素理論
4.1 SECI知識管理過程的績效指標
4.2 知識管理過程的影響因素
5.研究思路與方法
5.1 研究目的及意義
5.2 研究假設
5.3 研究思路
5.4 研究方法
6.同課異構教研模式:基于知識管理過程構成要素理論的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結果與分析
6.4 討論
7.同課異構:基于SECI知識管理績效指標理論和影響因素理論的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結果與分析
7.4 討論
7.5 結論
8.總討論
8.1 研究結果
8.2 研究展望
8.3 研究意義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新課程化學實施同課異構的幾點體會[J]. 陳灶陽. 新課程(中旬). 2013(08)
[2]基于SNS平臺的教師知識管理研究[J]. 梁倩妮.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2(03)
[3]同課異構,精彩紛呈[J]. 林正玲. 考試周刊. 2012(19)
[4]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zhàn)[J]. 龐麗娟,范明麗.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2(04)
[5]教師知識管理能力維度研究[J]. 易凌峰,吳艷梅.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0(24)
[6]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探微[J]. 郝麗. 教育與職業(yè). 2010(20)
[7]同課異構:一種有效的教育比較研究方式[J]. 陳瑞生.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 2010(01)
[8]同課異構的幾點反思[J]. 郭宏才.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9(07)
[9]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策略探究[J]. 傅鋼善,杜平. 中小學電教. 2009(Z2)
[10]高校教師知識管理的現(xiàn)狀與對策[J]. 許艷.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8(02)
碩士論文
[1]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個案研究[D]. 鄭玲.山西師范大學 2014
[2]基于高中化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的“同課異構”研究[D]. 張桂清.江西師范大學 2013
[3]開展“同課異構”,促進數學分層數學有效實施的研究[D]. 上官光毅.東北師范大學 2012
[4]“同課異構”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初探[D]. 劉湛梅.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88577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知識管理的SECI模型
2.1 群化
2.2 外化
2.3 融合
2.4 內化
2.5 知識轉化與創(chuàng)造螺旋
3.教育領域中的知識管理
3.1 教師知識管理
3.2 同課異構的概念界定及基本流程
3.3 SECI知識轉化與創(chuàng)造模型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4.SECI知識管理過程的績效指標及影響因素理論
4.1 SECI知識管理過程的績效指標
4.2 知識管理過程的影響因素
5.研究思路與方法
5.1 研究目的及意義
5.2 研究假設
5.3 研究思路
5.4 研究方法
6.同課異構教研模式:基于知識管理過程構成要素理論的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結果與分析
6.4 討論
7.同課異構:基于SECI知識管理績效指標理論和影響因素理論的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結果與分析
7.4 討論
7.5 結論
8.總討論
8.1 研究結果
8.2 研究展望
8.3 研究意義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新課程化學實施同課異構的幾點體會[J]. 陳灶陽. 新課程(中旬). 2013(08)
[2]基于SNS平臺的教師知識管理研究[J]. 梁倩妮.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2(03)
[3]同課異構,精彩紛呈[J]. 林正玲. 考試周刊. 2012(19)
[4]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zhàn)[J]. 龐麗娟,范明麗.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2(04)
[5]教師知識管理能力維度研究[J]. 易凌峰,吳艷梅.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0(24)
[6]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探微[J]. 郝麗. 教育與職業(yè). 2010(20)
[7]同課異構:一種有效的教育比較研究方式[J]. 陳瑞生.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 2010(01)
[8]同課異構的幾點反思[J]. 郭宏才.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9(07)
[9]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策略探究[J]. 傅鋼善,杜平. 中小學電教. 2009(Z2)
[10]高校教師知識管理的現(xiàn)狀與對策[J]. 許艷.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8(02)
碩士論文
[1]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個案研究[D]. 鄭玲.山西師范大學 2014
[2]基于高中化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的“同課異構”研究[D]. 張桂清.江西師范大學 2013
[3]開展“同課異構”,促進數學分層數學有效實施的研究[D]. 上官光毅.東北師范大學 2012
[4]“同課異構”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初探[D]. 劉湛梅.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885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98857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