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與教育學的劃界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21:55
百年來,教育哲學的發(fā)展是在與教育學的糾纏中躑躅前行的,二者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甚至有所重合。究其原因,這主要是由教育哲學出身的牽強和學科地位的尷尬所導致的。教育哲學要獨立發(fā)展,必須與教育學劃清界限。而以可能和可行兩個維度對教育哲學和教育學進行劃界,能夠厘清二者之間的領域范圍。教育哲學是探討教育何以可能的學問,教育學是探討教育何以可行的學問。只有把教育哲學的可能和教育學的可行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雙向互動、共贏發(fā)展。
【文章來源】:教育探索. 2018年06期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教育哲學是探討教育何以可能的學問
二、教育學是探討教育何以可行的學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哲學三題:對象、主題與地位[J]. 雷云.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2]從“學”到“術”:教育學理論的實踐轉向[J]. 龐守興.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2(09)
[3]教育學研究的價值重估——從指導實踐到解釋實踐[J]. 蘇啟敏. 教育學術月刊. 2008(09)
[4]哲學中的問題與問題中的哲學[J]. 陳先達.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2)
[5]20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者對教育哲學學科建設的探索[J]. 侯懷銀. 教育研究. 2005(01)
[6]教育學的學科反思與重建[J]. 項賢明. 教育研究. 2003(10)
[7]論現代教育哲學體系的改造與重構[J]. 王坤慶.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0(06)
本文編號:2950381
【文章來源】:教育探索. 2018年06期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教育哲學是探討教育何以可能的學問
二、教育學是探討教育何以可行的學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哲學三題:對象、主題與地位[J]. 雷云.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2]從“學”到“術”:教育學理論的實踐轉向[J]. 龐守興.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2(09)
[3]教育學研究的價值重估——從指導實踐到解釋實踐[J]. 蘇啟敏. 教育學術月刊. 2008(09)
[4]哲學中的問題與問題中的哲學[J]. 陳先達.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2)
[5]20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者對教育哲學學科建設的探索[J]. 侯懷銀. 教育研究. 2005(01)
[6]教育學的學科反思與重建[J]. 項賢明. 教育研究. 2003(10)
[7]論現代教育哲學體系的改造與重構[J]. 王坤慶.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0(06)
本文編號:29503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9503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