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學與大學銜接政策變革與特色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傅林;;從《2009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看奧巴馬時代的美國教育改革動向[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陳時見;赫棟峰;;美國高中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王璞;李玲玲;;技術準備計劃:美國銜接中學與中學后教育的策略[J];比較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劉清華;樊本富;;美國AP課程教育理念對我國大學自主招生的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5 石偉平;STW:世紀之交美國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策略的抉擇[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6期
6 侯威;;美國競爭力計劃——布什政府科研與教育發(fā)展新藍圖[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凡勇昆;鄔志輝;;美國基礎教育改革戰(zhàn)略新走向——“力爭上游”計劃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趙庶吏;農(nóng)村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的政府職能[J];北京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3 毛雁紅;;國外職業(yè)教育概述及其對我國職業(yè)教育的啟示[J];保山師專學報;2006年06期
4 石曉天;;英、美、澳三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產(chǎn)學合作教育政策分析及對我國的借鑒——從公共政策的角度[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06期
5 劉春生;周海燕;;論美國基于新職業(yè)主義的職業(yè)教育理念及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6 孫偉;農(nóng)業(yè)系統(tǒng)科技人才第二次開發(fā)策略[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5年10期
7 孫香玉;;關于金融類院校辦學特色的思考[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12期
8 王璞;李玲玲;;技術準備計劃:美國銜接中學與中學后教育的策略[J];比較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9 王州強;;高職《電力電子變換與控制技術》課程改革的新設想[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10 婁立志;劉芳;張金泉;;美國高中生選課指導中的政府行為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對技能型人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黃秋明;高職課程質(zhì)量保證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延平;職業(yè)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崔清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社會適應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榮艷紅;美國聯(lián)邦職業(yè)技術教育立法研究(1917-2007)[D];河北大學;2008年
6 張艷蓓;20世紀90年代美國面向就業(yè)的職業(yè)教育改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7 路寶利;美國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職業(yè)主義與民主主義之爭:“普杜之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史卉;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態(tài)度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大維;關于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法制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周小娟;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競爭登頂計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凌政通;運用情景模擬教學培養(yǎng)中職生實踐能力的研究和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馬寧;美國STW運動及其對我國職業(yè)教育的啟示[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麗杰;美國低收入家庭大學生資助機制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朱岸靜;廣西中職學校壯錦民間美術資源開發(fā)的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康夏飛;二戰(zhàn)以來美國公民教育演變與發(fā)展[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林木;美國高校合作教育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唐安奎;西部農(nóng)村初中職業(yè)教育及其課程設計初探——以富順為例[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10 黨繼農(nóng);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課“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章華;展望未來 面向大多數(shù)─—對美國職業(yè)教育的觀察與思考[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1995年04期
2 柴俊;;我國微積分教學改革方向的思考——兼論美國AP微積分計劃給我們的啟示[J];大學數(shù)學;2006年03期
3 張笑巖;;美國AP課程述評[J];基礎教育參考;2010年17期
4 任長松;;追求卓越:美國高中AP課程述評——兼談近年來美國高中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12期
5 王凌;從學校到工作——美國職業(yè)教育改革新舉措[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2期
6 陳娟;馮生堯;;專業(yè)分化的高中課程和高考科目:美國AP英語文學與寫作[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年04期
7 趙紅霞;張小芳;;美國高中AP課程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8 鐘啟泉;美國高中課程目標的界定——美國高中基礎學科解析(之一)[J];外國教育資料;2000年01期
9 周加仙,石偉平;20世紀美國中等職業(yè)教育模式的歷史演變[J];外國教育資料;2000年02期
10 石偉平;STW:世紀之交美國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策略的抉擇[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鄭艷;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整合模式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靜;美國高中職業(yè)群課程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耀明;美國中學的課程問題淺議[J];外國教育動態(tài);1986年06期
2 李天鐸;美國中學教學大綱規(guī)定使用佛羅里達州大學的教學用原子反應堆[J];管理科學文摘;1994年05期
3 王林虎;美國中學的辯論課[J];教書育人;2005年07期
4 王林虎;;走近美國中學的辯論課[J];山東教育(中學刊);2006年Z2期
5 皮皮;;美國中學推行素餐[J];小讀者;2006年04期
6 陳欣奕;;美國高中生開學六件事[J];黃金時代(學生族);2008年10期
7 ;向美國中學校園的惡勢力宣戰(zhàn)[J];Reading and Composition(Senior High)(English);2009年06期
8 黃全愈;;中國父親點評美國中學校規(guī)[J];內(nèi)蒙古教育;2012年01期
9 黃全愈;;中國父親點評美國中學校規(guī)[J];教師博覽;2012年05期
10 ;美國中學規(guī)定閱讀的十大經(jīng)典[J];考試(新英語);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楊孔熾;;文實中學——美國中學的先驅(qū)[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張婷姝;;1865~1929年美國現(xiàn)代中等教育體制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孫明;經(jīng)濟學入高中已經(jīng)姍姍來遲[N];中國商報;2013年
2 齊鷹飛;經(jīng)濟學教育應成為素質(zhì)教育一部分[N];中國改革報;2007年
3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余曉葵;美中學生睡眠不足引關注[N];光明日報;2013年
4 記者 吳偉農(nóng);美國中學的中文課[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5 明捷;健美少女服用類固醇有害[N];大眾科技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文禮;20世紀美國中學科學教育的發(fā)展與變革[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史蘭英;對美國中學英語公眾演講教育課的調(diào)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小玲;20世紀下半葉美國中學科學教育的改革歷程及啟示[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王珍珍;基于問題的學習在美國中學的實施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4 陳荷盈;美國中學實驗教學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康園園;美國中學綜合科學教師職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249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824911.html